這個茶葉小鎮,受到人們吹捧,這裡的茶是這樣製作出來的!

每到4月初,無論是體驗茶山生活還是買茶的商人,都蜂擁而至的聚集到我的老家——勐庫鎮,對普洱茶有所瞭解的人都知道,他們只為“冰島茶”而來。

這個茶葉小鎮,受到人們吹捧,這裡的茶是這樣製作出來的!

勐庫各山頭茶山海拔平均都應該在2000左右,放眼望去都是一座一座的大山,這樣的地理環境造就了這裡的茶,口感甘甜,香氣逼人。勐庫是普洱茶之鄉,是雲南普洱茶主產區之一,所以茶是小鎮乃至整個縣發展的經濟基礎,然而制約這裡經濟發展的就是交通,臨滄市至今都沒有一條通往外界的高速路,雖然已有在建造的高速公路,但通車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這個茶葉小鎮,受到人們吹捧,這裡的茶是這樣製作出來的!

這裡是勐庫鎮忙林村,一個靠近鄉鎮街道的村莊,村子人口密度小,全村一共70多戶人家,主要經濟收入來源是茶葉。茶葉也是扶貧項目之一,也是當地最重要的扶貧項目,現在村子百分之八九十的年輕人都在外地打工,因為他們都知道村裡的茶葉價格很低,採一天茶的收入還不如隨隨便便去找一個工作來的多,雖然村裡盛產茶葉,但遠遠不能保障一家人的生活。

這個茶葉小鎮,受到人們吹捧,這裡的茶是這樣製作出來的!

茶要能更好的走進人們的生活,那麼製茶工藝流程就必須讓消費者認識,下面是普洱茶生茶的製茶流程介紹:

普洱茶生茶的加工工藝步驟:攤涼—殺青—揉捻—曬乾—蒸壓—乾燥。此步驟為傳統手工加工步驟,現在有點規模的廠商都是機器加工。

攤涼—散失鮮葉中一部分水分。在走水過程中有一些香氣物質形成,部分大分子酯容性糖水解為小分子可容性糖。

這個茶葉小鎮,受到人們吹捧,這裡的茶是這樣製作出來的!

殺青—普洱生茶的加工原料是雲南大葉種曬青毛茶。曬青毛茶多采用鍋炒殺青,因大葉種含水量高,殺青時必須悶抖結合,使茶葉失水均勻,高溫快速鈍化酶活性,制止多酚氧化。蒸發一部分水分,利於揉捻成條。

這個茶葉小鎮,受到人們吹捧,這裡的茶是這樣製作出來的!

揉捻—破碎茶葉細胞,保證茶汁在沖泡時充分浸出。揉捻要根據原料老嫩靈活掌握,嫩葉輕揉,時短;老葉重揉,時長。掌握揉至基本成條為宜。

這個茶葉小鎮,受到人們吹捧,這裡的茶是這樣製作出來的!

曬乾—把揉捻好的茶葉在太陽光下自然曬乾,最大程度的保留了茶葉中的有機質和活性物質。而其曬乾的茶葉表面細胞孔隙最大,有利於在發酵過程中產生大量熱量。

這個茶葉小鎮,受到人們吹捧,這裡的茶是這樣製作出來的!

蒸壓—把曬乾的茶葉用蒸汽蒸溼,放在不同模具裡壓成形。

這個茶葉小鎮,受到人們吹捧,這裡的茶是這樣製作出來的!

乾燥—把含水量控制到能安全儲藏的含水量以下,一般普洱茶要求在含水量在10%以下。

這個茶葉小鎮,受到人們吹捧,這裡的茶是這樣製作出來的!

茶葉賣不上價格,其實最大的障礙就是現在的人們追求方式發生了變化,都去追求名山古樹、單株、手工炒制。想要帶動村裡人走上致富道路,唯一的辦法就是打開市場,尋找長期、固定的毛茶收購商,這樣才能讓村民收人穩定,更加用心的去管理茶園。

這個茶葉小鎮,受到人們吹捧,這裡的茶是這樣製作出來的!

很榮幸能參與字節跳動第四期的培訓,讓我在為尋找更多消費者的同時瞭解了今日頭條這麼好的平臺,這讓我增加了更多的信心。

#扶貧達人在行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