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記者百村行 | 竹山苗寨新鮮事 湘西黃牛“領”工資

本報記者 龍文玉

蹲點3天來,鳳凰縣麻衝鄉竹山村“半坡部落”每天早晨一曲曲延綿不斷的鳳凰“叭固”腔苗歌,從草叢中、溪流邊準時響起,似乎就是一曲曲催工號,敦促景區工作人員準點到崗。

4月22日上午9時許,住戶龍銀鳳引領記者沿石板路尋歌而下,至1組老竹寨井水邊的一彎稻田裡,一幅傳統農耕圖便映入眼簾:稻田邊聳立一垛已抽取過半的稻草堆,一老農在役用一頭湘西黃牛犁田,一老嫗在稻田裡鬆土。

一番攀談之後,記者與“鏡框耕田”的主人公聊談起來很是投機,他對記者更是無所隱瞞。

黃牛的主人叫吳國安,今年61歲,居住在4組,全家3口人,是建檔立卡戶,也是計生兩女結紮戶。 為了吳國安這一戶的穩定脫貧,駐村工作組和村支兩委可謂費盡了心機。

擔任村支書20多年、現任村紀檢委員的吳自表向記者吐露“真情”:經營竹山旅遊的鳳凰旅投公司欲在“半坡部落”景區給遊客還原農耕文化場景,以豐富鄉村旅遊內涵,要在村裡尋求一位支持者。為此,村裡針對1組沒有耕牛、4組只有1頭水牛的實際,首先想到的就是建檔立卡戶。當村幹部找到吳國安時,他便爽朗地答應了,且還表示要認真扮演好這一“農耕使者”。

吳國安原當過封匠,做事幹練,有諾必踐。為當好這一使者,他於2019年12月花11000多元從市場上專門買來一頭湘西黃牛。就這樣,連他本人和這頭黃牛都“奉獻”給了公司,負責給遊客展示傳統農耕文化。

採訪中,記者觀察到,滿意之情已寫在吳國安的臉上。他向記者介紹,我每月可領到工資2000元,牛每年有4000元。

這樣,農村千百年來傳統的農耕場景變成了旅遊產品,農民成了旅遊產業工人,在田裡耕作的那頭牛也“領”工資了。這一傳統農耕場景每天都在竹山上演。

面對一波波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一位有心的導遊曾留言,且每次帶團都在“戲問”遊客:你們看,那頭牛和他們當地的牛有什麼區別?弄得遊客都仔細地去看牛,卻看不出有什麼不同。經不起軟磨硬泡,這位導遊“和盤托出”:外觀上確實沒啥區別,與其他牛唯一的區別就是這頭牛是有工資的,年薪4000元。弄得遊客個個捧腹而笑。

牛“領”工資,著實新鮮。保護傳承傳統的農耕文化,是竹山鄉村旅遊的點睛之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