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熱口瘡不清熱解毒?為啥要用溫補劑理中湯?《傷寒論》這麼說2

火熱口瘡不清熱解毒?為啥要用溫補劑理中湯?《傷寒論》這麼說2

導讀:笑口常開研習社原創美文第252期

為了#健康科普大賽#說明上火口瘡應該以火熱論治,治以清熱解毒之法,為什麼後世要用理中湯呢?

上期文章先梳理了中醫文獻中醫《傷寒論》中的方劑治療口瘡共有19個,但以理中湯最為多。

接著,#慢病知識防治#從中醫古籍的角度解釋了中醫對於口瘡的定義,病因病機,通常以火熱論治,並治以清熱解毒,接著引出理中湯,以及方解。

建議沒有閱讀過上期文章的點擊《熱症為主口瘡,為何要用溫補方理中湯治?《傷寒論》這麼說(1)》閱讀,以增加內容連續性。

那麼,接下來,就應該說說為什麼要用理中湯從溫補角度治療火熱口瘡了吧,

沒錯,這就是今天笑口常開研習社原創美文第252期文章的內容。

火熱口瘡不清熱解毒?為啥要用溫補劑理中湯?《傷寒論》這麼說2

理中湯治療口瘡首推中醫滋陰派創始人——朱丹溪

漢代以後,理中湯出現以後,用以治療口瘡的,首推金元四大家之一、中醫滋陰派創始人朱丹溪。

朱丹溪在《丹溪心法·口齒》中提到,口瘡服涼藥不愈,以理中湯,或加附子或官桂主之;

《丹溪治法心要·口瘡》還提到:“中焦氣不足,虛火泛上無制,理中湯,甚者加附。”

《丹溪治法心要·口瘡第》中又提到:“或因憂思損中氣,不得睡臥勞倦者,理中湯加附子冷飲之;中焦土虛且不能食,相火衝上用理中湯者,甚者加附子”。

上面的三段引用,是中醫發展歷史上,在金元時期,是朱丹溪在理中丸出現在張仲景的《傷寒論》中以後,首次提到用理中湯或理中湯加附子治療口瘡的醫家。

火熱口瘡不清熱解毒?為啥要用溫補劑理中湯?《傷寒論》這麼說2

薛立齋對朱丹溪理中湯治口瘡的繼承和發展

接下來,我們就得談談在明代的傑出中醫學家薛立齋了,薛立齋,就是薛已,至於是薛已、薛巳,還是薛乙,中醫學界還有爭議,我們就暫且不管了。

明朝大醫家薛己在《口齒類要·口瘡》中提到“口瘡為上焦實熱,中焦虛寒,下焦陰火,各經傳變所致,當分別而治之。如發熱作渴飲冷,實證。手足逆冷,肚腹作痛,中氣虛寒也,用附子理中湯。”

薛己還在《立齋外科發揮》中提到兩則醫案“一男子口舌生瘡,服涼藥愈甚,治以理中湯而愈。”

另一個醫案是“一男子口舌生瘡,飲食不甘,勞而愈甚,以理中湯,治之頓愈。”

薛立齋的論述,不但將朱丹溪的理中湯進行了繼承與發揮,既肯定了理中湯治療虛寒性口瘡的觀點,同時以臨床實例加以佐證,實為後人可遵從的典範。

火熱口瘡不清熱解毒?為啥要用溫補劑理中湯?《傷寒論》這麼說2

口為為脾之竅——脾胃虛陽口瘡

到了明代嘉靖至萬曆年間,著名醫學、中醫歷史上命門動氣學說創始人家孫一奎,在他所著的醫書《赤水玄珠·口門》中提到:“生生子曰:口者,五臟六腑所貫通也,為脾之竅……故臟腑有偏盛之疾,則口有偏盛之症也……心熱口苦,或口舌生瘡者,黃連瀉心湯、涼膈散……有膀胱遺熱於小腸而口糜潰爛者……或有中氣不足致虛陽口瘡者,又當從理中湯加附子治之。”

在《孫文垣醫案》一書中,我們還發現一個有關口瘡的醫案,為勞傷氣血,又為涼藥所傷,導致脾胃虛寒虛陽上越,用附子理中湯冷服之而愈。再次提到理中湯治療口瘡的觀點與案例。

到這裡,好像是把為什麼用理中湯治療口瘡的道理說清楚了。

可是,我們知道既然口瘡為火熱之證,通常治療應以清熱解毒之寒涼藥診治,屬於中醫“熱者涼之,寒者溫之”的觀點應用,但為什麼火熱治口瘡要用溫補劑理中湯之熱劑治療呢,這就屬於中醫“以熱制熱”的應用範疇,屬於明天要解讀的內容。敬請期待。

本文參考文獻/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2019年第2期《中醫藥學報》於小伏等文章《論理中湯“以熱治熱”治口瘡》。

喜歡我的文章,請點贊, 收藏,轉發,不知道怎麼治療痛風、口腔潰瘍、口腔扁平苔蘚,加入今日頭條“笑口常開研習社”圈子,@中醫科院博士尋求答案,我會每天給大家帶來原創美文人文健康資訊,歡迎關注!

寫作是一種修行,度己度人

有緣人可以打賞

要想走得快,就一個人走;

要想走得遠,就一群人走;

認知改變命運,圈層決定命運。

歡迎加入今日頭條“笑口常開研習社”圈子。

獲取更多幹貨資訊。#哆咖醫生超能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