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文化】南阳河东“渠文化”

文/李建恒

2020年4月5日

2020年3月5日发布《寻觅竹园寺》,标志着河东文化团队的关注点已移向南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新店乡的北部。在走遍新店、发掘历史、深化研究的基础上唤醒了又一文化板块——“渠文化”。

【河东文化】南阳河东“渠文化”

南阳河东“渠文化”的主脉是:

召父贤圣、水利惠农;

千年渠首、瓜结长藤;

白桐干渠、效益河东;

粮仓菜篮、野色美景;

河渠交织、古今同梦;

土壤改良、生态文明。

按照全局统揽和重点突出的原则,2020年3月10日发布了《千年渠首大占头》,3月20日发布了《召信臣“墓祠庙像”综合考证》,3月25日发布了《“召信臣传”析疑》,3月28日发布了《官渠与白洮河》,4月1日发布了《白河铁河与丰山堰》。今天(4月5日)发布的《河东“渠文化”》,既是对前期内容的概括,又是有选择地予以补充。

【河东文化】南阳河东“渠文化”

一、召父贤圣、水利惠农

在《千年渠首大占头》《召信臣“墓祠庙像”综合考证》《“召信臣传”析疑》这三篇文章中,我们已对召信臣及其水利惠农事迹做了较为详尽的介绍。明代,刘漳在《改建召杜祠碑记》中,赞扬“找父杜母”(召信臣、杜诗)走遍南阳实地勘察,制定规划修渠筑坝,历时数年造就四万余顷良田。①他们“由桐柏,历泌阳,趋唐邓,涉淅川内乡,循郏汝而东”走访调查;“亦尝蹑双鸡之山,观西峡之口,临湍河之浒,沿白水之津”设计规划。②查看水脉之源流,地势之高下,“某水与某地相平,某地与某坑相宜,以开其用;某地可以作堰以通其流,某地可以作陂以收其水,以广其利。”③根据季节变化,或贮水,或灌溉;根据雨水多寡,或抗旱,或排涝;加强设施管理,清泥淤、护渠堰;防范争抢水源,建章程、立制度。“居数年而沃田四万余顷”。

二、历朝历代、探索不停

原标题为“千年渠首、瓜结长藤”,在此调整为“历朝历代、探索不停”。这是因为:在《千年渠首大占头》《官渠与白洮河》《白河铁河与丰山堰》三篇文章中,已对“长藤结瓜”灌溉模式、宛北“水龙头”等做了详细介绍。

千百年来,在“堰渠塘坝”建设中,经历了屡建屡毁、毁了又建的反复过程,催生了修堰筑坝中的技术革命。譬如,最早主要是以土围堰、挖土开渠或修建池塘;唐朝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建造的丰山堰,是淯水之上第一座用石材砌成的石堰;而今,钢筋混凝土广为使用,其牢固程度是前者无法比拟的。

古代在修筑石堰、石坝时,一开始采用“巨石垒砌”方式,但洪水来临,依旧坍塌。到了清朝,有两项技术得到应用,一是熬糯米汁杂石灰灌石缝技术,二是碎石围巨石筑坝技术。

——熬糯米汁杂石灰灌石缝技术。在南阳府城南的白河北岸有一段长达数里的河堤,是明万历初(万历元年是1573年)程逊(成逊)任南阳知县时修筑的,历时百余年无水患。清朝道光初(道光元年为1821年)重修河堤时,采用了“熬糯米汁杂石灰灌石缝”技术。这项技术在实践运用中并未奏效,每当水过,坍塌如故。

——碎石围巨石筑坝技术。道光八年(1828年),知县请布政使委员汪(佚名)来勘工。汪委员认为:“凡治河,必识水性,水势湍悍,遇者摧,当者坏,不可以力折也,水受坝激怒,势自倍力,不能冲坝,必啮[niè](啃咬)其址,址隳[huī](崩毁)而坝随之矣。是坝愈坚,坏愈速也。”

汪委员提出的技术措施是:在巨石周围用独山碎石堆积,中空而多窍,水从坝中行,没有太大阻力,水过后土留,土中挟有草子,之后草皮萌生,如同坝上被甲。在栗河修高家堰即用此法,经盛夏大水检验,此法的确有效,后在南阳推广应用。

【河东文化】南阳河东“渠文化”

三、白桐干渠、效益河东

大占头渠首有一石碑,刻立于2001年6月,可视作是白桐干渠效益河东的丰碑,碑文写道:

鸭河口灌区位于唐白河之间,效益南阳市宛城、新野、唐河、方城、社旗五县区,设计灌溉面积二百三十八万一千亩,是河南省最大的水库自流灌区。灌区水源鸭河口水库,始建于一九五八年。在水库兴建的同时,经统一勘测设计,于一九六四年提出灌区全面规划。一九六六年开始修建,三年基本完成支渠以上骨干渠道和大占头枢纽工程。一九六九年冬进行大规模田间工程配套,一九七零年开灌,九十年代末,灌区建设、改革、管理掀开新的篇章,续建配套暨节水改造工程于一九九八年由国家设计委、水利部立项。当年开工上马,同时被水利部确定为全国大型灌区综合改革试点。灌区运行三十多年来,为南阳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及灌区农民的富裕作出了重大贡献,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累计引水一百四十四忆立方米,增加社会效益四十三亿元,解决了四十六万人,十三万头大牲畜的饮水问题和地方病的发生。

【河东文化】南阳河东“渠文化”

四、粮仓菜篮、野色美景

白河东岸,环境优美。金代·元好问、王渥[wò],清朝张问陶等著名诗人均写下了美丽诗篇,那些妙笔生花的诗句,描绘出了河东的野色美景,譬如:岁华全在竹园头;野色自随人意远,夕阳应为鸟声留;野色开千亩等等。

白河东岸,物产丰富。以新店辖区为例,已建成多个蔬菜基地,在试点建设过程中,进行了土壤监测与改良,确保产品绿色、环保、健康、纯天然。在蔬菜供应方面,即使到了淡季,这里的沙窝萝卜、雌性萝卜、泡泡青、荠荠菜、上海青、日本绍菜等有机蔬菜,仍可丰富城乡居民的菜篮子。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新店苤蓝、宛北西瓜、河滩花生等在南阳久负盛名(参见知识链接)。

重温《召信臣传》我们发现:两千多年前的召信臣曾反对“反季种植”,认为这种做法对人体有害,而今,不仅有反季种植,更有“转基因”种植——后者更为可怕。

审视国际形势我们看到:疫情殃及粮食,虫害危及粮食,“迎战”需要储备粮食,“粮食安全”是大事要事。河东是粮仓,是菜园,关乎我们的米袋子、菜篮子。自2020年春节以来,河东文化团队投入大量精力来研究“渠文化”,其现实意义重大、历史意义深远。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迫使全国人民“闭门长思”,再度忆起“庚子遇双春、粮食贵如金”的古谚。待到拨云见日之时,“民以食为天”将会成为一个高度关注的主题;召信臣“去末归本”的古训会使我们再度重视农业;最高指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会在神州大地重放光芒。

【河东文化】南阳河东“渠文化”

【知识链接】

——新店苤蓝。新店种植苤蓝始于清代。史载,苤蓝于清初由陕西潼关传入,初种于张仲景墓地医圣祠附近(今南阳市东关一带)。继而扩及全县,广为种植。全县以白河沿岸为多,县北新店居首。新店西濒白河,土地肥沃,适宜苤蓝生长,加之人多地少,久有种菜传统,颇得技术要领。近代,菜农普遍采用新的种菜技术,不断更新品种,实现育苗栽种,苤蓝的产量和质量大有提高。所产苤蓝球径大、个头匀,肉质细嫩,脆甜可口,不仅供应当地市场,还远销外地。

——宛北西瓜。南阳种植瓜蔬历史悠久,早在东汉张衡的《南都赋》中就有:“薯蔗姜䪤,菥蓂芋瓜”的记述。从宋代开始西瓜在宛北地区多有种植,沿白河地种植面积尤大。所产西瓜个大、皮薄而且柔韧;果肉鲜红沙脆,不易空裂;纤维少,含糖量高,汁多味甜。近代又由外地引进“汴梁一号”“郑州三号”等优良品种,除在当地销售外,还畅销其他省市。

五、河渠交织、古今同梦

新店北区非常神奇,河流的走向整体上是自北向南,但水渠的走向有自西向东、自南向北、自北向南等多种选择。新店北区上风上水、高河高渠,这里有“五龙沟”,有“水龙头”,这里的河渠相互穿插、纵横交错,已成为水利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自西汉开始,以灌溉为主的“官渠”是自北向南送水。宋代开挖襄汉漕渠发展漕运,水势自南向北。1958年修建“跃进牌”水渠,后形成自西向东、自北向南两条干渠。2014年12月南水北调干渠通水,这条“国渠”在新店北部连续穿越白河、白桐干渠、白洮河等多条河渠,沿着襄汉漕渠的指向,将丹江之水送达北京、天津。

而今的鸭东干渠、白桐干渠,承继着自西汉以来的水利发展史,延续并实现了历代“水利人”的梦想。回过头来再看那南水北调干渠,渠水千里长奔,其“长藤”之长、“结瓜”之大,远远超出了“长藤结瓜”之历史记录。

六、土壤改良、生态文明

刘聚海,宛北英庄人,是国家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的专业人士(本文不便公开其职务职称),他研究家乡的自然资源后得出结论:从白河左岸地势来说,有四级台地,第一级台地是河床,由砂子组成;第二级台地从河岸到沙岗,由原县林场、沙锅营、熊营、周营、徐营沿线构成,经百年一遇的洪水漫灌,土壤成分是沙土;第三级台地就是盆窑、草店、英庄、新庄、军帐营、大柿园、夏饷铺、魏谟庄、大占头沿线;白桐干渠以东多为第四级台地。

在自然条件下,雨水冲刷导致第四级台地的腐质土和有机质被冲刷到地势较低的第三级台地,造成第四级台地土壤稍为贫瘠,而第三级台地对人口的承载力最强。

白桐干渠及其堤岸,有效地保护了第四级台地的水土流失,并能微调第二、第三级台地水量,在带来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态效益。

南阳水利专家分析认为:白桐干渠发挥了改良地下水质,降低含氟量,减少“氟斑牙”“氟骨症”发病率等作用。而今,人们已认识到了水质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且在新店乡已开展了“厕所革命”。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白河沿岸还有一些“地方病”,如雀斑(俗称“杂面星儿”)、沙眼等,需要通过“饮水革命”予以解决。

【河东文化】南阳河东“渠文化”

编后语 从2019年4月5日至今,在一年的时间里,河东文化团队在宛北新店乡的调查,已从南部到北端,从白河到隐山。目前推出的“渠文化”板块,其文化底蕰深厚,需要“官民”合力挖掘,以展现自古至今水利事业的辉惶历史。

【河东文化】南阳河东“渠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