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我本一劍客,奈何做詩人!

時間是位調皮的孩子,它將一位文人與一位武將安排在了一起,可全然不顧之後的結果。劍聖裴旻是盛唐最頂尖的劍客,他憑一劍震懾了北方遊牧民族,為盛唐提供了一把保護傘。當時還是少年的李白遇見了這位劍聖,深深迷上了劍術,成為了裴旻的徒弟。


數年之後,少年劍術略有所成,他的劍術名列盛唐第二。他辭別了自己的師父,踏上了劍客的道路。一把劍代表的不僅僅是血腥與殺戮,還有掃除天下不平之事的雄心壯志。


李白身戴寶劍,望了一眼這太平天下,他的劍又能施展於何方呢?


古有學屠龍之術,可無用武之地,難道他的劍術對於盛唐也是如此嗎?他的師父官拜大將軍,殺得異族聞風喪膽,那戰場上的劍讓人熱血澎湃。可他不過是一位普通的書生,功名沒有考取半分,又有什麼資格名鎮邊疆呢。


這份憂愁是如此的矛盾與迷茫,唯有美酒可澆滅。可是在半醒半醉之間,他的心中有一團野火,再多的酒也澆不滅。他只好拿出筆墨,寫下一首首豪放不羈的詩句。


只有明月讀懂了他豪邁下的惆悵與迷茫,也只有他讀懂了黑夜中的月亮是多麼地無助與孤獨。


白晝不需要月光,盛世也不需要劍術,一人一月都是被拋棄者。


被拋棄者有兩種選擇,一是接受這份拋棄,二是尋找靈魂的出路。對於李白而言,他屬於後者,戰場不僅僅存在於血肉對抗之中,也存在於波詭雲譎的官場之中。

李白:我本一劍客,奈何做詩人!

自古官場如戰場,他雖不能上陣殺敵,但也可以斬盡官場上的骯髒與黑暗。


於是李白收起了手中的劍,在心中練就了一把由光明與正義組成的無形之劍。他帶著堅定的步伐,一步步向風起雲湧的長安城走去。


長安城顯然不歡迎這名出生於商人之家的異鄉客,因為在唐朝,商人的地位非常的低,連參加科舉的權力都沒有。


偌大的長安城,李白卻難尋棲身之所,但是李白也不覺心灰意冷。因為在他學習劍術的時光裡,他早就擁有了不屈的毅力。


一個普通人要想成事,那首先需要擁有的本領是:1、放下身段;2、彎下腰;3、帶上笑臉。


李白將劍客的氣質收斂了起來,成為了一名阿諛奉承之徒。他四處拜訪達官顯貴,併為他們寫了許多馬屁詩。可是硃紅的大門沒有為他敞開過一次,難道他的無形之劍就此封口了嗎?


一位騎著毛驢的老頭在長安街上遇見了李白,這名老頭就是賀知章,身為太子賓客的他雖然位居帝國權力的頂峰,但卻喜歡在鬧市中喝酒品嚐人間煙火氣。確認過眼神,他們就是彼此對的人,賀知章大為欣賞李白寫的《烏棲曲》和《蜀道難》,而李白也十分仰慕賀知章身上的瀟灑與淡然。


兩個人一起飲酒把言,大有不醉不歸的勢頭。賀知章最終送了李白一份天大的名聲,讚歎李白為“謫仙人”。


在此刻,李白知道自己的人生將要發生徹底地改變了,賀監的一聲讚賞足以讓他在長安扶搖直上。

李白:我本一劍客,奈何做詩人!

數日之後,謫仙人的名號震動了整座長安城,所有的人都想親眼見一下這位仙人,這其中也包括唐玄宗。


李白大笑一聲,吼道:“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笑罷,他便走進了一道道宮門,最終在豪華奢靡的宮殿中拜見了帝國的最高統治者。


李白向玄宗呈上了自己的治國方略,玄宗瞄了幾眼之後,就用看戲子一般的眼神看向李白。在玄宗的心中,他認為自己治理下的盛世無比太平與繁華,何須再用治國方略,此人雖然無用,但是為自己寫詩取樂也不錯。


李白以為玄宗留下他是為了重用他,顯然他理解錯了玄宗的意思,他在不久之後才明白自己在玄宗心裡的地位。


上元佳節來臨,整個長安都一片喜悅與熱鬧。玄宗在上元聚會之上,讓李白為楊貴妃作詩一首。他環視著四周的笑聲與鄙夷,終於忍無可忍,要高力士為自己脫靴。


在高力士為他脫靴的那一刻,他沒有覺得半點的得意與暢快,他想起了心中那把久久未出鞘的寶劍,明明黑暗就在自己眼前,可他卻奈何不了他。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這是多麼的美啊,就如這大唐盛世一般。可是這種美只屬於天上的瑤池,誰又看出了盛唐的虛幻與悲哀呢。


他帶著失望離開了長安,心中的劍氣也消散了幾分。他該去往哪裡呢,哪裡又是他李白最終的歸宿呢?這些問題足以讓人白髮三千丈,他不知道問題的答案到底是什麼。


於是他踏上了漫無目的的漫遊之路,這一遊直接見證了開元盛世從頂峰走向衰落的過程。


最終安史之亂爆發,他只好攜帶妻兒前往廬山避難。之後永王李磷邀請他加入了叛亂的陣營,他欣然答應了。

李白:我本一劍客,奈何做詩人!

李白擦拭著手中的寶劍,本以為會一展抱負平天下,可結果卻是獲罪入獄,流放夜郎。


歷經15個月流放的李白,幸運地遇到了朝廷的大赦,他得以重獲自由。他回到了故鄉,明月任然是當初的那輪明月,可是劍氣凜然的少年卻成為了遲暮病弱的老者。他用自己顫巍巍的手撫摸著當初的那把寶劍,心中的無形劍刃早已鏽跡斑斑。


劍聖裴旻已經去世多年,李白成為了名列第一的劍客。可是世人不懂他手中的劍,反而讚賞他的詩文。他蹉跎一生,結果沒有做到“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只落得一句“劍非萬人敵,文竊四海聲。”


無力報國卻文才搏名,對他自己而言,這虛幻的名聲是多麼的諷刺阿。


一壺濁酒,一輪彎月,他瘋狂地舞劍,彷彿想要耗盡生命剩餘的所有力量一般。


他覺得一生的努力都如水中撈月一般,於是他帶著寶劍跳入了井中,至少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擁抱到了月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