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鞠躬礼对防疫疫情很有帮助,中国需要恢复拱手礼吗?

喜说端木


鞠躬几乎成了日本人标志性的行为举止。在日本社会无论是大街小巷,有人的地方就有鞠躬一点也不为过。日本是一个礼仪严谨,社会礼节循规蹈矩的社会。在日本的书店里关于礼仪方面的图书可以说是汗牛充栋。日本人从生到死,一年中从正月到年终,出生,入学,入职,结婚凡此种种都有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记得30年前刚到日本留学的时候,在学校日本老师只是简单的告诉了一下鞠躬的常识,刚刚踏入日本社会,对我们大陆过去的人来说,开始鞠躬的确是别扭的事情,只要是日本人跟我鞠躬,我也就非常勉强的把腰弯下去,完全是被动跟人家学的样子,在国内鞠躬,都是什么场合我不说大家都懂的。在日本时间长了,知道了鞠躬也分等级的,严谨到有度数之分。比如日常不认识的人之间,普普通通打招呼用的鞠躬是15度,日语叫“会釈”。这种轻描淡写的鞠躬,在日本你一天不知道要行多少次。还有就是公司里,对外迎送,外出办事用的是“敬礼”哈腰的度数是30度,这种鞠躬公司里用的很是频繁。比较高规格的鞠躬日语叫“最敬礼”,你要哈腰45度,这个不太常见,大多是用在你和你顶头上司,非常感谢的场面,和表示谢罪的场面上。日本人鞠躬意识深入骨髓,即使是一个人打电话的时候也是频频鞠躬,你可以从他鞠躬度数上,看出听电话的对付的地位高低。日本人不太握手,握手日语发音是:“あくしゅ”。我个人在日本的经验是,日本人日常握手的不多,握手一般都是非常熟悉的朋友之间好久没见,或者做了什么开心的事情,在就是熟悉的上级为了表示祝贺和下级做出了什么成绩,一般是提出握手的,一定要说出握手的邀请语,比如我和我的课长完成了一个订单,课长高兴了,“李さん 握手しましょう”、“小李,我们握手吧”。握手好像不是见面的礼仪,在日本感觉是朋友之间,上下级之间表示高兴的一种行为方式。

拱手礼,是中国礼仪文化的最具代表性的礼仪。也是最有中国味道的礼仪。拱手礼已经有两三千年的历史了,从西周起就开始在同辈人见面、交往时采用了。拱手礼蕴含的中国人含蓄,典雅,不直接的礼仪文化。不像西方人见面就拥抱就亲。就如同我们中国人吃饭不是用手直接取饭,而是通过“媒介”筷子把食物,美味佳肴送到嘴里。这种不直接的含蓄文化,他的更深邃的意境,我们可以用唐代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诗里:“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来诠释拱手礼的意境。可惜的是,在当今社会,拱手礼已经用的不多,在文化人的圈子里,还时常见到。一个国度的礼仪,其中形成的历史要素是多元的,你可以恢复“高考”,但是要想在10几亿国人中恢复一种礼仪,本人认为是不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