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领导掌控欲特别强,让我上班上的心累怎么办?

点滴灵动


你好,我是90后职场小生,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成年人的世界只有利益。他想控制你很大程度是他觉得你的付出配不上他的工资。

现代社会的人都很聪明,不喜欢刷阴谋手段,更喜欢的就是阳谋,简单说就是他觉得你的效益少,但是他不直接说,而是处处刁难你,而是让你难受,让你在时间或者尊严上面多付出,当你这个月成为销售冠军,甚至于走个极端,你的业绩让他害怕你跳槽的时候,他就会有所忌惮。

反过来,如有有人问,面对能力很强又有点脾气的下属怎么办?朋友你说呢,很简单啊,时不时的当着他的面刁难一下他身边那些能力一般还有点脾气的,如果没有就刁难一下能力一般还没有脾气的。

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利往,楼主不妨先忍忍,当能力达到领导需要你,不舍得放走你这块能挣钱会挣钱的机器的时候,你就不再是挣钱机器了,而是一个可有允许有点脾气(尊严)的机器了



职场微讲堂


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讲述了一个主管如何与独断专行的总裁相处共事的故事:

几年前我曾为一家公司提供服务,其总裁被公认为精力旺盛,目光敏锐,能洞悉行业发展趋势,而且才华横溢,精明干练。但是他在管理方面却独断专行,对部属总是颐指气使,就好像他们毫无判断能力一样。

这几乎让所有主管人心涣散,一有机会便聚在走廊上大发牢骚。乍听之下,他们的抱怨不但言之有理,而且用心良苦,仿佛确实在为公司着想,但实际上他们没完没了的抱怨无非是在以上司的缺点作为推卸责任的借口。

有一位主管说:“那天我把所有事情都安排好了,他却突然跑来下了一通完全不同的指示,几句话就把我这几个月的所有努力一笔勾销。我真不知道该如何做下去,他还有多久才退休啊?”有人答道:“他才59岁,你想你还能再熬6年吗?”“不知道,不过他这种人大概是不会主动退休的。”

但是有一位主管却十分积极主动,他是依据客观价值行事,而并非主观感受。经过预估、重点划分、划分、形势判断后,他就会采取行动。他并非不了解顶头上司的缺点,但他的回应不是批评,而是设法弥补这些缺失。上司颐指气使,他就加以缓冲,减轻属下的压力,又设法配合上司的远见、才能、创造力。

这位主管的工作重点是影响圈。他的职务可能就是办事员,却能够做得更多,因为他会站在上司的角度考虑需求,以及带着同理心理解上司潜在的忧虑,所以他不只是汇报工作,还会分析并且提出建议。

有一天我以顾问的身份与这位总裁交谈,他大为夸赞这位主管。“史蒂芬,这个主管的工作太出色了。他不仅能完成交代的工作,还能提供额外的信息,信息,而且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他甚至能针对我最棘手的问题进行分析,列出一张意见清单。”“那些建议是他用数据分析后得出的结果。精彩绝伦!但凡他经手的工作都不需要操心,这帮我减轻了负担。”

以后再开会时,其他主管依然被命令行事,唯有那位积极主动的主管会被征询:“你的意见如何?”——他的影响圈扩大了。

这在办公室造成不小的震动,那些只知抱怨的人又找到了新的攻击目标。对他们而言,唯有推卸责任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因为肯负责,就得不怕失败,为了免于为自己的错误负责,有人干脆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这种人以尽量挑剔别人的错误为能事,借此证明“错不在我”。

幸好这位主管对同事的批评不以为意,仍以平常心待之。久而久之,他对同事的影响力也增加了。后来,公司里任何重大决策必经他的参与及认可,总裁也对他极为倚重。但总裁并未因他的出色表现而感到威胁,因为他们两人正可取长补短,相辅相成,产生互补的效果。

这位主管并非依靠客观的条件而成功,是正确的抉择造就了他。有许多人与他处境相同,但未必人人都会注重扩大个人的影响圈。有人误以为“积极主动”就是胆大妄为、滋事挑衅或目中无人,其实不然,积极处世者只是更为机敏,更重视价值观,能够切乎实际,并掌握问题的症结所在。


精选10万佳


升职要想快,就问陈道开!从要当职场大师的角度来开悟的话:

控制欲即非控制欲,没有一个领导想控制员工,除非这个员工特别不上进,不让他放心。如果你能让他放心,你提升得就快。

做得好好的即非做得足够好,有本事随时应对随时打乱,结果还不出错,才是真的好。

不要客户排队即是最好的排队,把客户排你一个员工的前面,你才有饭吃,领导如果把员工的舒服排在客户体验的前面,员工就没有饭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