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想到盈利而退的才是大赢家

有一种赌博的方式,似乎可以稳赚不赔。就是每次一开始都只下一点点小注,假如不幸输了,下一局加倍,再没赢再加倍,这样只要赢了一局,之前输的全都回本,还能净赚第一次下注那么多。赢过之后,下一局再从最小赌本来。只要别连输太多,剩下的不够再翻倍。

这是坏策略。因为盈利的利益固定,就是第一局的赌本,而亏损的风险太大,是盈利可能的 2^{n} - 1 倍。曾有过一个轰动一时的大案,记得是邯郸农行员工监守自盗,用来买的彩票,明明原理上是对半的中奖把握,结果连续七轮没中,一百二十七倍下来,总共五六千万亏空补不上,仓皇出逃。如果他们某一轮赢了呢?利益是几十万。

真正想到盈利而退的才是大赢家

假如真是对半的胜利几率,那么假如筹码无限多,赌场也允许无上限下注,那么理论上,无限局统计下来,平均大约每两局能赢一回。首先,即使掷色子押大小,三粒色子开大开小的概率并非对半,因为还有三个同号的“豹子”通杀,所以,大和小的概率,假如每粒每个点数的出现几率都是均匀等概率的话,是 35/72 ,一半稍稍少一点。同样,证券交易因为有手续费、印花税和其它机制,做空和做多的胜率加起来也不够 100% 。其次,筹码终究有总量,赢一轮只能赢一点点,但连输的时候,损失幂次放大,十局就是 1023 倍,二十局就是 1048575 倍,又有多少人,在难得一次十连输、二十连输的时候,还能有足够的储量去博下一把呢?

赌场也有容量的极限,一是能否接受那么大的下注,二是会不会眼看着你来秀数学。通常简易操作就是设定投注的上限,比最低下注额超出的倍数有限,五局或十局左右,这笔“稳赢”的玩法就要强行终止,那么赢的收获确定了是一点点,一轮输到最后的话,亏损几百倍。看似被人“稳赚不赔”揩油的生意,被动“对赌”的赌场照样能做。连输几局平常事而已,何况“庄家”的技术和经验总体远胜玩家,胜率达不到押大小看上去的那么公平呢。

最后,即使真有百万倍以上的资金量,每玩两局的时间赢回一倍底注,其实依然是坏策略,因为一收益低,二容错率低,三无力抗拒突发打破常规——假如连输到半途,突然地震或停电,赌局必须中止,没有理由让之前连输的那些损失全部不算,而这样一笔损失,就需要再之前无数局体力劳动的重复才能抹平。

综上,这完全算不上“必胜策略”,而且是不折不扣的坏策略。

真正想到盈利而退的才是大赢家

改进的做法是增大每一轮加注的倍数,例如从两倍变成三倍,那么只要有限局分出胜负,盈利就会约等于最后一轮下注的一半、累计总投注和的三分之一,收回之前若干轮连输的总亏损,还赢大约也这么多。风险差异是更快被自己的总赌本或赌场的一注上限封顶,同样会一轮输赔光好多轮的胜利积攒。

因此,严格来说,几乎算不上“改进”,但在另一方面,会比前一种更有益——它会让玩家更快输光,也可能更快达到止盈点,如果偶然没有输光、也能执行一个理性的止盈点的话,从而更快离开这个赌场。但本质上还是一样的,还是需要很多很多倍的赌本才能有更大的幸存希望,胜利的几率和期望远远小于亏损的影响。

假如认定了是零和,那么我推荐采用下面这种加注策略:

一开始就设定离场的时间,例如十局以后,再不舍也终结。在一个零和的游戏里,就要有预备输光的觉悟。允许最后一局输光,最后一局就下注所有肯亏的赌本,赢就翻倍拿走,不考虑第十一局,输也痛快,不留后路。之前每一局,就把当时的总赌本平摊到剩下的局中;哪一局获胜了,总赌本增多,下一局就加注。中间也可以随时调整最终要保留的赌本数量,接下来只投注肯输的那部分。总局数只能减少,不能增加,执行力决定是否失控。假如这种套路被人看破,那么有技术的老千会大概率让你的最后一局被干扰。因此,可以提前结束,而且要勇于主动打破自己的套路。

零和的生意不增加总效益,只有一些周边创造真价值。因此零和的游戏玩的越久,越在浪费自己有限生命里有可能创造价值的时间资源。所以,按既定计划离场,不流连,保持冷静自主,防煽动、不从众、不冲动,是真要参与的必备铁律。

真正想到盈利而退的才是大赢家

证券和其它金融交易不是零和,金融的核心产品是信心和期望,期望未来的收益,相信这摊生意会持续,会有更多的接盘侠,先撤的人赚后来的人的钱,就连银行和保险也不例外。它有正价值,一是对未来的期望让今天欲望不得满足的人们赖以踏实、坚定、努力,不至于乱套。二是对大多数参与者来说,钱没有消费而是库存了,虽然有贬值,却没有直接流入消费市场,节制了更剧烈的通胀和贬值。三是对一部分赌性强的参与者而言,钱最终将向少数玩家和庄家集中,多数人将在洗牌中受损,所以有助于放弃不切实际的“投资理财达到财务自由”念头,回归本职,创造更多真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