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拾趣」大锅灶•家常饭•故乡情

作者:姜新秋

周末,携家带口回老家,老弟说中午熬大锅菜。把油桶改造的大锅灶抬到院子中间,点火、加柴、倒油、下料、炒肉、放菜、加水、煮粉条……灶火正旺,噼里啪啦的火星不时飞溅;炊烟袅袅,随着微风盈盈飘入空中。眼前的烟火气息,触动了我旧时记忆的闸门。

那会儿,老家有一座用砖和土坯砌成的大锅灶。灶台呈方体,有些高大,前有灶门,中间灶膛上安放一口铁锅,旁边安置一个木制风箱。灶膛上铁锅较大,母亲说是八印的,一印大概是一揸的长度。锅盖用木头制成,特别沉;后来换成铝的,轻巧多了。灶膛中间下面有个过道,用几根粗铁棍隔开,烧火的时候保证柴火不往下掉,柴火灰还能漏下去。隔个一两天,灶膛里的灰积多了,不仅火力不猛还费柴火,母亲就用掏灰耙把灶膛内、过道里的灰清出来再烧火做饭。


「民俗拾趣」大锅灶•家常饭•故乡情

灶前有一方空地儿,是放柴火的地方,称之为灶火窝。烧火前,在自家房前屋后的柴火垛上撕一把麦秸、抱一掐棉花柴、秫秸就放在这儿,一顿饭就烧个差不多了。平日里下地捡的枯枝、搂的落叶,家里积攒的玉米芯、花生皮、棉桃壳,随手就倒进灶火窝里。甚至熬药的药渣子也舍不得扔,晒干了当柴火烧,母亲说,这是药不死的锅底。灶后有一截土坯炕,不大不小;沿着墙角向屋顶引出一根烟囱,穿过屋顶,矗立空中,一日三餐准时升起袅袅炊烟。灶台不远处,立个水缸,半人多高,每天都挑井水注入其中;掀开盖子,半个葫芦瓢浮在水面……

一方大锅灶,一日供三餐,或蒸,或煮,或炒,或炖,或煎,或烙,默默坚守着,为一家人蒸出营养,煮出滋味。

家常主食内容丰富,如馒头、窝头、花卷、包子、盒子、糖包、齐馏、豆腐渣窝头等,都得用大锅灶蒸熟。母亲总是先把面食做好饧着,再到厨房,舀几瓢水倒入大锅,把锅箅子放平,铺上笼布,开始烧火。把水烧开后,放入做好的面食,拉起风箱,架上木柴,大火烧二十分钟左右,透过蒸汽就能闻到面食的香味了。有时候蒸馒头,特意多发点面,多蒸几个,挤放在铁锅边缘,蒸好后贴在锅边的馒头被烤出的饹馇焦黄,又酥又脆。贴饼子,则是把粗粮面和好,挖出一团,两手交替,团弄成光滑圆形,围着铁锅贴一圈,蒸熟后外焦里嫩,很是馋人。春季里,大自然恩赐的嫩榆钱、柳叶、槐花,都可以和着粗粮面贴饼子、蒸窝头,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想吃烙饼了,就和点面,加点油、盐、五香粉,擀成一个个圆饼,在大锅里两面烙好;不和面就弄点面糊,烙糊子饼吃。想吃咸食了,把吊瓜、西葫芦擦成丝,和点面粉、盐、五香粉,在大锅灶里放点油,一个个手巴掌大小,煎成两面金黄,蘸些蒜汁,好吃又开胃。烙饼、摊咸食,都得用好着好灭的麦秸、树叶等软和柴火,匀实的撒在灶膛里。火不能太大,太大了饼就糊了;也不能太小,太小了饼难成形。这时候,经常是两人配合,我在灶前烧火,母亲在锅台上掌勺,并不时的指挥着火大点、火小点……

农闲季、过节时,包回饺子,也换换口味。待半锅水烧开起了滚儿,母亲边将一硬箅子饺子拨拉进锅,边教我们猜谜“南边来了一群鹅,咕噜咕噜跳下河”。刚进锅的饺子沉在锅底,得用笊篱轻轻地、一顺儿地往前推,防止粘连。锅里水开个三四滚后,一锅白白胖胖、透着香味的饺子都挨着挤着浮在锅面,逗得我们的馋虫都出来了。

一碗粥调理一家人,母亲总说“吃饭先喝汤,气死开药方”,所以我们一日三餐,餐餐不离汤汤水水。小米饭、大米粥、玉米糊、疙瘩汤、绿豆汤、煮面条、熬北瓜,这些是最普通的家常饭。偶尔也换换样儿,馇锅菜豆腐,腌点儿葱拌辣椒,便邀请左邻右舍前来尝尝。农家人实诚,一喊就来,但从不空手,不是拿个自家菜园里收的丝瓜、冬瓜、吊瓜,就是端着自家做的碗萝卜豆、萝卜干、西瓜酱、辣椒酱什么的一起来分享。每每如此,浓浓的邻里亲情便洒满农家小院。


「民俗拾趣」大锅灶•家常饭•故乡情

菜园里收的豆角、茄子、萝卜、西红柿什么的,经常会入锅炒成一盘菜。像是冬瓜、白菜,则加上豆腐、粉条炖上一锅,喝上两碗,如此暖胃暖心,驱走冬日寒意。秋天,时令庄稼像红薯、黄豆、玉米、花生,待熟不熟的时候,掘几墩红薯,摘几把青豆,掰几个青棒子,拔几墩花生,摘摘洗洗,收拾收拾放到大锅灶里煮熟,一家人既尝了鲜,又改善了伙食,欢欢喜喜像是过年一般。

每过一段时间,锅底因长期烟熏火燎就会蒙上一层烟垢,母亲就会把大锅清理一番。先把大锅从灶台上揭下来,倒扣在院里空地上,用一块瓦石、铁片或钝刀,将烟垢刮掉后,重新把锅再安置到灶上,和点儿稀泥把锅沿缝隙抹严实了。去垢后的铁锅似乎改头换面,烧起来更快也更省柴了。

快到过年的时候,大锅灶就更闲不住了。大人们忙着蒸馒头、包子、枣花、假菜、粘窝窝,炖鸡、煮肉,炸藕夹、汆丸子,一连多日,各式美味相继出锅,以犒劳辛苦一年的家人,以接待走亲访友的客人。孩子们也不闲着,把从灶膛里掏出来的草木灰过筛过箩,倒进香炉里,为过年烧香作准备。

后来,家里用上煤炉子,大锅灶上偶尔蒸锅馒头、煮回花生,或是在过年的时候才锅尽其才。再后来,用上燃气灶,大锅灶被冷落在小屋一角,渐渐被人遗忘,结了蛛丝,落满灰尘。再后来,修房盖屋,装出一间整体厨房,光洁的台面,齐整的橱柜,明亮的灶台,燃气灶、电饭锅、高压锅、电磁炉等现代化的炉具一应俱全。锅灶的变化、厨房的升级,反映了人们生活水平的变迁,也记录了百姓的幸福生活!

一口锅、一灶火、一顿饭,是和美的人间烟火,是家人温情的相伴。而今再遇大锅灶,忆旧时过往,那些细碎、温暖的烟火气息竟如昨日。原来,家人的亲情回忆,才是每个人心底最柔软、最宝贵的地方。

记忆中的一方大锅灶,就此揖别,带着浓郁的乡愁,渐行渐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