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日本为何选择“南进”?“诺门坎事件”竟只是试探!日本慌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的前夕,日本内部并非一片平和团结一致的,当时日本军方的上层大致分为两派。了解二战时日本的人都知道,二战期间的日本其海陆军之间的矛盾可以说是十分巨大的,日本陆军与海军几乎将彼此视为仇敌,能不让对方好过,就绝不会让他好过。甚至在战场上出现了互相为难,不给予支援,看着对方被敌军击溃的事情。

二战日本为何选择“南进”?“诺门坎事件”竟只是试探!日本慌了

诺门坎事件日军

各持己见,僵持不下,选择折中方案

而在二战前夕彼此也是坚持着各自的主张。当时的日本也差不多是以陆军和海军各自为首,分为两大派系。其中以陆军为首的一派在二战中主张向北扩张,与苏联开战,也因此被称为“北进”派;而以海军为首的自然是与陆军相反的“南进”派了。他们主张向南扩张,也就是与英美开战。双法各持己见,一时僵持不下。

二战日本为何选择“南进”?“诺门坎事件”竟只是试探!日本慌了

日军武器

眼看战争在即,双方又不能统一意见,在无奈之下,日本的高层只好采取一个折中的方案——“南北并进”的战略。当然提出这个方案也只是暂时的,以此来稳定局面。虽说有了这个折中的方案,但是此时主张“北进”的陆军军官依旧有着很强的势力。但是为什么到了最后,日本却放弃了“北进”,选择了“南进”呢?其实这与著名的“诺门坎”事件有着莫大的关系。

二战日本为何选择“南进”?“诺门坎事件”竟只是试探!日本慌了

诺门坎事件苏军

苏军经历“大清洗运动”,日本陆军野心膨胀,企图试探苏军实力

诺门坎之战日军伤亡高达60000余人,并且损失了660架飞机,双方甚至还派出了各自的坦克师,展开了大规模的坦克战,其战争规模可见一斑。而让人意外的是,这场规模浩大的战争仅仅只是一场日军针对苏军实力的试探!

1939年,日本曾在中国大地上肆虐,在此时却陷入了相持阶段,但在原先的中日战争中,日本陆军因为在华战场上屡屡得手,算得上是顺风顺水,因此也使得本就狂妄自大的日本陆军更加目空一切。在中国东北驻扎着日本的关东军,作为好战分子,他们自然渴求战斗,并且急于建功立业,而恰巧此时的苏联刚经历了“大清洗运动”,原本日本陆军就看不起苏军,而此时刚经历了“大清洗运动”的苏军就更不被他们放在心上了,在他们看来这样的苏军简直不足为虑。

二战日本为何选择“南进”?“诺门坎事件”竟只是试探!日本慌了

诺门坎苏军

但是面对战争,该有的谨慎还是要有的。日本陆军作为“北进”派的主要战力自然要身先士卒,他们决定还是先通过一次作战来试探苏军的实力,以此来判断“北进”取胜的可能性。于是他们将作战地点选在了当时满蒙交界处的诺门坎,并挑起了一场苏日大战,也就是后来著名的“诺门坎”事件。这次战争虽为日本的试探,但其规模之大却是不可忽视,其结果也是不言而喻,最终导致日本放弃了“北进”,改而“南进”。这场战争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二战日本为何选择“南进”?“诺门坎事件”竟只是试探!日本慌了

钢铁怪兽

诺门坎事件爆发,引出苏军征战,进行实力的试探,战争开始

起初这场战争只是小规模的战斗,1939年5月15日,日本关东军第23师团骑兵连队长东八百藏中佐奉命对哈拉哈河以东的蒙军七二四高地发动进攻,目的便是引出苏军。东八百藏率领600骑兵,在5架日机的配合之下击退蒙军,于17日,苏军介入战争。

苏军一上场便将第11坦克旅开往了哈拉哈河,苏军的重型坦克号称“钢铁怪兽”,其实力毋庸置疑。除了实力强劲的坦克旅,苏军还将原本驻守在乌兰乌德的摩托化步兵第36师一部集合在了哈拉哈河,战争规模持续升级。

二战日本为何选择“南进”?“诺门坎事件”竟只是试探!日本慌了

诺门坎事件战争爆发


面对苏军的坦克旅,日本选择奇袭敌军指挥部。5月27日,日军发起进攻,命令第23师团骑兵连同重装甲车部队包抄奇袭了蒙军指挥部,但成功的喜悦还未蔓延开来便变成了深深的绝望。在日本奇袭得手之时,他们也陷入了苏军的包围,而且是苏军坦克的包围。面对苏军的“钢铁怪兽”,日本的坦克装甲部根本不是其对手,日本的骑兵就更是承受不住这些重型坦克的横冲直撞了,束手无策之下,日军的这支快速部队被苏军全部歼灭。

二战日本为何选择“南进”?“诺门坎事件”竟只是试探!日本慌了

诺门坎战役

苏军识破日军目的,坚决反击,日本溃不成军,最终放弃“北进”

其实在战争开始之时,斯大林便已敏锐的察觉到了日军的目的——试探苏军实力,为日后进攻苏联做好准备。面对日本的试探,斯大林深知其重要性,如果不能粉碎日军的进攻,将会使得日军认为苏军威胁不大,其后将会后患无穷,面临的可能是日本无休止的进攻。所以苏军必须坚决的粉碎日本的进攻,让他们知难而退,这虽然只是日军的试探,但却是至关重要的一战,不能有任何的马虎,稍有不慎,便会使得苏军陷入被动的不利局面。

二战日本为何选择“南进”?“诺门坎事件”竟只是试探!日本慌了

诺门坎战役

为了以绝后患,斯大林派出了他的得力战将朱可夫指挥作战。他给朱可夫的命令只有一句话:“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击败入侵日军,但行动不得超过蒙古人民共和国边界!”这也说明了斯大林对这场战争的重视,要胜,而且是必须胜,还要展现出足够强大的实力,为的便是吓住日本,让他们知难而退。否则没有强劲实力的恐吓,会使得日军存在侥幸心理,陷入无休止的骚扰之中。战局瞬息万变,容不得半点的干扰,何况还是实力强劲的对手日本,日本的虎视眈眈对于苏联来说也是一种负担,所以必须以完胜的姿态解决这个后患。

二战日本为何选择“南进”?“诺门坎事件”竟只是试探!日本慌了

受损的坦克


面对苏军的强势,日军在这场他们只为试探的战争中也渐渐开始不遗余力。6月20日,日军的第23师团主力开始全体出动,同时出动的还有作为战备预留队的第7师团主力以及日本当时仅有的一个坦克师和关东航空兵的主力。航空兵主力180架飞机全部出动,于6月22日同苏军航空部队在蒙古上空展开激战,4天时间里,苏日航空兵展开数次较量 ,日军损失了84架飞机,接近总数的一半,损失不可谓不惨重。

二战日本为何选择“南进”?“诺门坎事件”竟只是试探!日本慌了

苏军钢铁怪兽

除了天上的航空部队,在陆地上,苏日两军近千辆战车也是互在相厮杀,成了亚洲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坦克战。但是差距却是十分明显的,苏军的是有“钢铁怪兽”之称的重型坦克,而反观日本89型坦克简直不堪一击。此战过后,日军的坦克部队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坦克造价及其昂贵,日本安冈坦克师团的溃败给东京带来了极大的震动,给日本带来的打击可想而知。

二战日本为何选择“南进”?“诺门坎事件”竟只是试探!日本慌了

苏军武器装备

在这场战争中,苏军也不是一直碾压日军。日军在6月27日时用空军奇袭了苏军塔木斯克机场,给苏联也带来了极为惨重的损失,据日军作战部队向关东军的报告中显示,此次奇袭日军击落了落苏机99架,击毁地面飞机25架,苏军飞机损失惨重,一时间使得苏军失去了制空权,直到新型的伊-16战斗机的投入,苏军才重掌制空权。此后日本溃败损失惨重,苏军基本达到了歼灭日军主力的目的,日军不得不放弃了“北进”的计划,转而选择“南进”。

秦国谋划讨伐郑国,为何郑国无恙,却意外灭了他国?晋国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