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解析:如何理解美国民众对中国的负面情绪达到历史新高

今天看到金灿荣老师的一条微头条,勾起了我长久就有的一种好奇,也是我一直问美国心理学家却得不到满意答案的问题。用了一天的时间,写作此文尝试从心理学的角度加以梳理。

以下是我对“【美国民众对华负面情绪达到历史最高点】4月21日,皮尤研究中心发表的民调报告显示,66%的美国民众对华持负面看法,只有26%持正面看法,这是2005年开始这项调查以来的最高记录。”的心理学理解:

心理解析:如何理解美国民众对中国的负面情绪达到历史新高


从心理学上说,一个国家的领导人类似于这个国家的精神之父,对民众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美国民众之所以对中国的负面情绪达到历史最高点,既有美国国家体制和历史文化的原因,更和特朗普的自恋型人格及其领导风格有直接关系。作为当今世界最强大国家的总统,特朗普很多时候表现得像孩子一样任性妄为和稳定的不稳定。作为一个商人,他也许很成功,甚至有可爱的一面。但作为一国之总统,对国家的长远影响是正面还是负面,可能还有待历史评说。

不知道有没有人统计过特朗普的用词。我所看到的片段里,他说话做事似乎很少考虑他人感受,甚至很少考虑盟友的利益;表达时他使用负面词汇居多,经常陷入怼天怼地怼记者的指责抱怨模式。愤怒的咆哮口型,似乎是他的标志。

动不动就挥舞大棒不是制裁这个,就是制裁那个;不是指责这个国家,就是指责那个组织。这样的沟通方式,作为一个国家领导人而言,并不那么明智,至少从中国的智慧看来,很多时候他解决问题时用的是下下策。

记得前几年在清华大学参加第三届中国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时,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在演讲中说,心理学家们根据对美国历届总统竞选中的用词进行研究,甚至可以做出预测,用积极词汇更多的人有更多的可能获胜。特朗普现象的出现,真的让很多美国心理学家们大跌眼镜、心塞心累。2020年初,据英国《独立报》报道,由多名心理健康专业人士组成的小组警告美国国会,在与伊朗紧张关系加剧近一周后,国会必须紧急采取行动,要求美国总统特朗普接受评估,以确定他是否继续适合担任总统。800名心理学家联名签署请愿书,说特朗普“在心理上和精神上都是危险的”,从特朗普的演讲就可以看出他是这样一个人:当他虚假夸大的自我形象受到质疑,或者当他对奉承的情感需求受挫时,他会猛烈抨击,试图恢复他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心理解析:如何理解美国民众对中国的负面情绪达到历史新高


有心理学家根据专业判断,认为特朗普属于自恋型性格。自恋型人格最突出的特点是极端的自我中心。生活中,这种人大多表现为自我重视,自我膨胀,自我评价过高,自认为才华出众能力超群,倾向于极端的自我关注,对别人的评价过分敏感,等等。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以及从他人那里获得关注与羡慕的愿望。听到别人的赞美之辞,就沾沾自喜,听到别人的批评,或者表现为暴跳如雷,或者表现为不屑一顾,不承认自己有错。在和别人相处时,期望他人给予特殊的偏爱与照顾,很少能设身处地理解别人的情感和需要,对别人的才智十分嫉妒。

由于缺乏同情心,自恋型人格的人常常人际关系很糟,容易产生孤独抑郁的心情,加上有不切实际的高目标,往往容易产生失败感。

具体说来,自恋型人格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1.无法接受别人的拒绝和批评,直接反应是愤怒、敌意,甚至会采取报复行动。

2.认为别人的关注、赞美、帮助是理所当然的,喜欢颐指气使地要别人为其服务。

3.自我评价极高,自我中心意识太强,渴望得到别人持久的关注。

4.对无限的成功、权力、荣誉、美丽或理想爱情有非分的幻想。

5.缺乏同情心,对人冷漠,很少能设身处地理解别人的情感和需要。

6.责任感弱,做错事总会寻找借口为自己解脱。

7.热衷与他人竞争,希望打败他人来证明自己的优越。

8.对比自己强的人充满嫉妒与敌意,有一种“我不好,也不让你好”的心理。

9.只要符合上述项目中的5项,就可以诊断为自恋型人格。

国家领导人疑为自恋型人格,加之疫情的危机,竞选连任的需要,特朗普天天在电视上对美国民众洗脑,对美国国民带来的影响是:

心理解析:如何理解美国民众对中国的负面情绪达到历史新高


1.内群体偏好。陷入“我好你不好”国际关系模式。

2. 受害者思维。美国抗疫不力,大总统各种甩锅,不反思自己,而总是指责抱怨别人和他国。民众面临疫情危机和生命威胁,更易受负面暗示。

3.人云亦云,盲目从众。

从众效应作为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个体在真实的或臆想的群体压力下,在认知上或行动上以多数人或权威人物的行为为准则,进而在行为上努力与之趋向一致的现象。从众效应既包括思想上的从众,又包括行为上的从众。从众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从众效应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其作用取决于在什么问题及场合上产生从众行为。

4.多种因素叠加,影响美国民众的群体无意识。

我们还可以从群体动力的角度去理解这样的现象。

美国心理学家勒温借用物理学中磁场的概念,认为人的心理、行为决定于内部需要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因此,要测定人的心理与行为就必须了解完成这一行为的内在的心理力场和外在的心理力场的情境因素。当人的需求未能满足时,就会产生内部力场的张力,环境起着导火线的作用。据此他提出了心理力场的理论公式:b=f(p.e),其中b代表行为,p代表个人,e代表环境,f代表函数。 勒温的“场”理论最初只用于研究个体行为。1933年他迁居美国后,又应用于研究群体行为,提出“群体动力”的概念。 所谓“群体动力”就是指群体活动的方向,而研究群体动力就是要研究影响群体活动动向的各种因素,因为群体活动的动向同样决定于内部力场和情境力场的相互作用。群体效应,更侧重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特别是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的相互影响。

特朗普不只要处理疫情给美国带来的危机和经济衰退的压力,更要时时考虑如何最大限度降低目前的一切对其大选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疫情引起的危机感和不安全感,总统的有意为之、党派之争、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等等各种因素叠加,都会影响美国民众的群体无意识。

疫情最早在我们国家爆发,我们抗疫做得这么好,制度又和他们不一样,所以让美国一些人感到难以置信,甚至是匪夷所思,民族自尊受损,迁怒于我们,这些都可能会让美国人对中国的负面情绪增多。

鉴于以上原因,也就不难理解现在美国民众为什么对中国的负面情绪达到历史最高点。

对于中国人民而言,要像我们的领导人一样有胸襟,有气度,心理稳定,能够承受不一样的声音,可以据理力争,但不被勾引陷入自我的内耗,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提升民族自信,就没有什么能够打倒我们。所有的困难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垫脚石而不是绊脚石,我们会越战越强,不断超越困难,成就更加强大的自我,中华民族必将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头条心理

@北京幸福公益基金会

#心理咨询师说#

#幸福公益心理援助#

#特朗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