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别人家的孩子”怎么会突然自杀?

最近,豆爸在微博上看到一则让人震惊的新闻,一位初二的小男孩在一个周末,莫名其妙地跳楼了。家里人无论如何都不相信孩子是自杀的。因为这个孩子就是大家公认的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孩子所在的那所学校豆爸也认识,是当地的重点初中,孩子在班里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跳楼之前也并没有不好的征兆,没有任何人批评过孩子。

随着警方的深入调查,发现了孩子的一本日记本。

日记中弥漫着这个孩子的悲观词句,对人生的迷茫和无望。一个花季少年却想不通自己这么努力读书为的是什么。

虽然他书读得很好。

那个“别人家的孩子”怎么会突然自杀?

这让我联想到了豆豆也曾多次问我,现在这么努力学习究竟为了什么?是为了考一个好高中吗?考上了好高中呢,努力就是为了考一个好大学吗?上了好大学呢,努力找一份好工作吗?找到好工作以后呢?

作为家长,我们的思维逻辑大都是这样的:努力读书→考高分→上好大学→找好工作。对于我们来说这没毛病,因为我们本身就是亲历者。

我们上学的目标就是要分数上超过别人,名次排在越前,就能获得越多的机会,然后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极大地提高生活质量。

而当我们教育孩子时,我们潜意识的认为这样的思路仍然正确。“名校=成功=幸福”的思维误区让我们拥有了太多的育儿焦虑。这一点豆爸在“为什么有钱人的孩子都往国外跑 ”一文中也提到过。

但是对于孩子,现在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对这套理所当然的思路产生困惑,却又找不到其他人生目标和努力方向,不明白自己努力付出的价值。

当孩子内心缺乏前进动力的时候,那教育本身也就失去了意义。在家长强压下的学习孩子要么出现心理问题,要么当他有一天走向社会时也会迷失了自我。

那个“别人家的孩子”怎么会突然自杀?

这让我联想起年初我应朋友之邀参加的一场由美国高中学生组织的分享会。

本以为是一场掺杂各种招生宣传的商业活动,却惊讶地发现台上那些美高孩子自信笃定的演讲,有模有样,根本想不到他们才是高中生,让人刮目相看。

本是走马观花的心态看看这些孩子的介绍和图片,却让我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的学习方式。带着一丝好奇,豆爸和坐在一旁刚刚演讲完的男孩攀谈起来。

那个“别人家的孩子”怎么会突然自杀?

聊天中这个小男生告诉我,以前他是比较腼腆害羞的,生人面前都不敢大声说话,更别提在公众场合发表演讲了。而现在在美高的课堂中,每节课都要准备为自己的作业做演讲。久而久之对于演讲这事也就驾轻就熟了。

整场活动下来,更为触动我的,是孩子言语中透露出的那种自信与笃定。在他们口中,经常会提到的是:我的目标、我喜欢的、我选择的——那是一种人生就在自己手中的自信,是怀揣自己的梦想,一步步朝前走的笃定。

而现在的豆豆,只是忙于应对眼前的每一次考试,恐怕对于未来却从未考虑过。他的全部精力需要用于埋头走好自己眼前的每一步,至于最终走到哪里,他也不知道。

而从这些美高孩子的口中,我感觉在美国高中,孩子被赋予了一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这样,孩子也有机会去考虑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自己的兴趣和擅长是什么,从而决定自己眼前的选择。

另外一点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们的学习热情。“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传统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学习就是一件苦事,而在这些孩子口中提到的更多是学习过程的乐趣。“寓教于乐”似乎变成了他们课堂中的主旋律,而这种氛围也让他们有了更强的学习动力。

想到豆豆,除了课后的忙里偷闲,学习带给他们最大的乐趣或许就是考到高分、看到排名以后的那种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引导的学习动力,肯定是不可持续的。

一方面,我们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对未来产生巨大恐惧而选择了自杀;另一方面,那些读美高的孩子自信笃定的演讲让人觉得未来就在他们自己手中。

豆爸逐渐感觉到,遵循单一线性的教育思维模式并不能让豆豆在中学阶段成为一个具有极强自我驱动、不断学习能力的孩子;反而会变得越来越压抑,逐渐丧失学习动力。

所以,对于豆豆来讲,可能选择一条不同的路更适合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