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信息面,决定你的人生面!

传播学研究告诉我们,我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与我们“吃到”头脑里的信息有着重要的关系。一个智商相对高,但长期被低质、单一的信息包围的聪明人,其视野与见识很有可能远不及一个智商相对低、但懂得挑选优质信息来源、博采众家之长的普通人。

我们只所以会看到一些受过高等教育在世界上也算成就不凡的中、老年人天天转发网络谣言乃至被一些低级骗局骗走钱财,正是因为他们没能建立起符合互联网时代要求的媒介素养,与时俱进。因此陷入了由低质乃至欺骗性的资讯织就的“信息茧房”。

显然,绝大数人都不愿意被困在这样的“信息茧房”之中。而是希望能够更加全面而深刻地了解外部世界。为此我们时时都要认真审视我们选择的信息来源,衡量其是否足够优质、足够广阔、足够多元,并及时对其不足之处做出调整。做到这一点,也才算拥有了相对完整的媒介素养,而不至于在信息洪流中迷失了方向,犯下一些低级错误。

想要判断某个特定的信息来源(我们日常的阅读介质)优质与否,可以从其提供的信息的专业程度、丰富程度与信用水准三个方面加以审视。

因为一位物理学博士撰写的科普文章显然比一个自媒体小编讲述的科学奇闻值得阅读;一本能够在报道中引用大量参考资料与背景知识的新闻刊物,显然比一本只会煽情而缺乏调查能力的“新闻”刊物值得订阅;一家一贯信用良好,在业内有口皆碑的媒体,也显然比那些一贯以标题党见长的八卦小报值得信赖。

而在关注信息来源质量的同时,确保我们的信息来源足够广阔,同样非常重要。在能力范围之内,获取的信息越多,便能够拥有更多的知识资源,供我们在思考问题时使用。

再怎么优质的单一信息源,也不可能独自支撑起一个善于独立思考的大脑。倘若不想让自己的头脑被他人所支配,决不能对单一信息源偏听偏信,而必须建立起一个内容丰富、结构合理的“资料库”,如此才能做出自己独立的判断。

此外还有一点值得强调,我们不仅需要尽可能多的信息,更需要尽可能多元而不同的信息。阅读100篇观点相同的文章为我们带来的知识增量,可能还不及阅读两篇观点不同的文章。

唯有充分认识到这个世界上存在的诸多差异与冲突,才能够对事物的复杂性有更真切的理解,为此我们必须随时做好走出“舒适区”的准备,放弃故步自封,去阅读和理解那些我们在本能上可能不愿接触和相信的信息,如此才不至于作茧自缚。

阅读的信息面,决定你的人生面!


阅读的信息面,决定你的人生面!

阅读的信息面,决定你的人生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