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检5次阴性,幸亏医生坚持隔离!浙大一院诊疗经验值得业界推广

核检5次阴性,幸亏医生坚持隔离!浙大一院诊疗经验值得业界推广


近期,作为全省最早的省级新冠肺炎定点诊治单位,浙大一院发布了新冠肺炎浙江诊疗经验(精简版),这也是第一次系统梳理并发布浙江在诊治新冠肺炎的经验。

核检5次阴性,幸亏医生坚持隔离!浙大一院诊疗经验值得业界推广


浙大一院微生物检验室内的医护人员通过对讲机与外面的同事沟通。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基于SARS和H7N9禽流感时的实战经验

浙大一院党委书记梁廷波介绍说:“浙江诊疗经验共11条内容,每一条都是专家们反复讨论,谨慎总结而来,这是基于浙大一院在SARS和H7N9禽流感时的实战经验,也是对目前浙大一院治疗新冠肺炎病人的初步经验合集。”


“新冠肺炎患者从普通型发展为危重症,病情千变万化,这为浙江诊疗经验的总结,提供了贴近临床的一手资料。但这套经验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必须得按照医院本身的条件水平进行摸索,我们还需要与别的兄弟省份医院互相借鉴。”梁廷波说。


在病人治疗上,浙大一院常务副院长、感染病专家裘云庆说:“抗病毒治疗和呼吸支持仍然是治疗的关键。”


在对于危重症患者呼吸支持上,重症监护室主任蔡洪流说:“俯卧位通气对治疗水平提出很高要求,但在危重病人的通气管理上,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这套经验被郑霞医生也同样带到了武汉金银潭医院。”


核酸检测为标准,但并非唯一标准

核检5次阴性,幸亏医生坚持隔离!浙大一院诊疗经验值得业界推广

在诊断标准一项,核酸阳性依旧是诊断新冠肺炎的“金标准”。梁廷波表示:核酸检测为标准,但不以核酸检测为唯一。检验科主任陈瑜告诉记者:“在检测中,痰标本的阳性率最高,鼻拭子次之,咽拭子最低,所以采样人员要做到有痰必采。另外,还要结合呼吸道标本、粪便、血液等联合检测,外加CT影像学检查结果,提高疑似病例的诊断灵敏度。” 呼吸科主任周建英说到一个病例,“在发热门诊,我们碰到一个患者2次核酸阴性。按照标准,应该排除感染。然而看了CT片子,我不放心,还是按照疑似病例送到了之江院区观察,结果第二天的核酸检测就是阳性。这个病人为重症,病毒量很大,如果将这个病人放回社区,难以想象。” “新冠肺炎的病毒隐藏很深,传染性很强,所以我们在临床中需要高度警惕。”感染病科主任盛吉芳谈到了第二批出院的一个女患者,“就诊时,患者做了5次核酸检测,都显示阴性,但从CT片中,其肺部症状和常规的肺炎或支原体感染不同。因为这个病人符合流行病学史,在我们坚持之下把她留下来隔离观察,最后也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较早治疗,很快痊愈出院。” “所以对于这样的患者,我们进行隔离治疗,进一步明确诊断,不漏一个感染者。”盛吉芳说。


这种病毒隐藏很深,曾有核酸检测5次阴性的确诊病人

相较于第五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制定的出院标准,浙江诊疗方案中,多了一条粪便病毒核酸检测阴性。

对此,梁廷波解释:新冠肺炎传染力很强,目前还没有摸索出中间宿主。虽然粪便核酸检测不作为国家诊疗方案的必须,但浙大一院作为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必须从基础研究,到临床治疗,流行病学传染途径,多点发力,切断一切可能的传染途径。

检验科主任陈瑜说,粪便检测不过关,还在留院治疗的患者不止一个。有个危重患者,本来痰标本检测已经连续阴性,可以第二批出院,但粪便检测一直是阳性,从社会担当来讲,这样的患者必须恢复到粪便病毒核酸检测阴性,才可出院。

据悉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浙大一院作为全省最早的省级新冠肺炎定点诊治单位,全体医护人员奋战50多个日夜,创下了医护人员“零感染”、疑似患者“零漏诊”、确诊患者“零死亡”的“三个零”奇迹,期间护理团队立下汗马功劳,浙大一院在抗击新冠肺炎的经验值得省内外医疗机构学习。

部分内容来源:杭州日报

华润医院管理学苑在线公益课堂

于4月9日(周四)20:00-21:30特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主任王华芬进行新冠肺炎中护理部应急管理策略公益直播,课程就启动疫情防控预警、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完善护理规范以及日常科学防控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期待与您一起学习。

核检5次阴性,幸亏医生坚持隔离!浙大一院诊疗经验值得业界推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