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道德经》的境界有五层,你在哪一层?

根据我的经验,读《道德经》可以分四个境界;而根据我的知识,读《道德经》还有第五个境界。而且,解读《道德经》的方法,就在《道德经》当中。

我先说一下读《道德经》的方法。

1, 先把书读厚。选两三本卖得久的书。比如王弼的,比如苏辙的,比如魏源的,这些人是名人,也是文化人,对《道德经》的理解都还行,而且这几个人都不是单纯的知识分子。再选两三本白话文的,比如王蒙的,李零的,林语堂的,他们写得也都还行。我推荐两个不知名的:一个是刘兆英的,一个是黄朴民的。

读完5本后,你就会发现,这些书60%左右的内容解读是一致的 。

2, 然后再想办法把书读薄。需要再读20本左右,研究另外的40%左右大家都怎么说。通过这个步骤再读懂20%左右。

3, 通过以上两个步骤,就读懂了80%。剩下那20%怎么办?另外那20%,可能某一瞬间你就全明白了,至少从为道的方面是这样。

汉语里有个词叫涵泳。 我觉得叫反刍更贴切。

那么对于研读《道德经》什么时间干这个事最好呢?老子在书中告诉了我们他的经验。

佛学讲戒定慧,经律论,佛法僧。我个人认为这几项内容,《道德经》中一样不少。但确实没有佛学的内容完备。

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道德经》第16章。

我个人认为,睡觉前10分钟涵泳《道德经》的内容最好。

不论是释迦牟尼,还是慧能,还是王阳明,都是在夜深人静是开悟的,当然他们的悟的深浅不一样。不论是深是浅,明心见性这一关是必须的。

为什么这样呢?

半夜还能学习的人。尤其是还能想这个世界为什么这么运转的人,他想的东西一定和他的生活和工作无关,只和智慧有关。而且一定是坐着想或者躺着想。

以上这两点:一是无欲,一是守静。所以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

大家注意,这不是圣人的权利,我们每个人都有。只不过圣人能定的时间久而已。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这一点,一是要想理论,一是想想生活中的人、物。每一个物或人,生生不息的个案是什么情况? 这些个案有什么共同的东西?

而一旦灵光乍现,就明白了那个天地万物的共性,也就是我们说的道,它即是万物的源头,也是万物的规律。

不可说,但又想说。说出来,又知道这只是文字。只是道的影子。

所以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

我对这六个字的解读:圣人不以言传道,而失道。以言传道,则失于道。

解读《道德经》的境界有五层,你在哪一层?

一旦明心见性,回过头来再看《道德经》,一定还有第五层解读境界。

先想一个画面:几个人坐着聊天,大家面前有一本书,有一个手机,有一个电脑,有一瓶矿泉水,还有一棵树,一辆自行车。

每个人的心都不一样,所以对眼前的物的理解就不一样。

第一, 常识境界。 我们在这些物的名上,和他们的基本功用,没有太大分歧。因为有了常识,所有人和人之间就能够通。

第二, 专业境界。如果你是研发手机的,你眼中的手机和别人不一样;如果你是植物学家,你眼中的树和别人不一样。

第三, 哲学境界。如果你是唯物主义者,或者是唯心主义者,或者是上帝子的子民,或者是个佛学家。你眼中的这个画面又不一样。

第四, 无我境界。到这一层,就超越了哲学,因为这一层要超越文字。就是我们说的明心见性。眼前这些东西,都是我们用心感知的,所以王阳明说心外无物,而这些东西,我们如果想很好地利用它们,必须是我们去合它们,而不是它们来合我们,这叫知行合一(这个知行合一和王阳明说的稍有不同)。

第五, 无欲境界。这个一般情况下必须进行修行才能进入。我的经验不够,但是不论是道家还是佛家,都有人修到这个境界,《道德经》中,老子也提到很多。比如: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比如:圣人为腹不为目。比如:抟气至柔,能如婴儿乎?

根据我的知识,我觉得《道德经》的作者老子,应该在第五层:无欲境界。

欢迎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