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補貼政策解讀:設立門檻,加速新能源車與傳統車價格接軌

業界期待已久的新能源汽車新補貼政策近日終於生效,首次設立的30萬元“車輛價格線”備受關注。

新能源補貼政策解讀:設立門檻,加速新能源車與傳統車價格接軌

補貼調整可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減少補貼。在之前的計劃中,新能源汽車將在2020年全面市場化,政府將取消補貼措施。然而,由於各種原因,新能源產業的發展不如預期,因此國家將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延長至2022年底,但補貼金額有所減少。2020-2022年的補貼標準將分別比前一年減少10%、20%和30%。

第二,設定30萬元的門檻,促進新能源汽車與普通燃油汽車價格體系的整合。除減少補貼金額外,國家規定補貼前價格為30萬元的車輛不享受補貼(換電模式除外)。

第三,從2020年開始,新能源乘用車企業單次申報清算車輛數量應達到1萬輛。補貼政策結束後,對不符合清算車輛數量要求的企業進行最終清算。

對新能源補貼政策的分析表明,補貼調整有三個目的:

首先,加快長續航電動車與普通燃油車價格體系的接軌。

在電動車發展之初,人們給人留下的印象是續航能力差、折舊率高、不安全等。因此,仍有許多人認為,電動車的主要市場是限購城市,他們無法在城市裡搖到燃油車號牌。如果他們可以選擇燃油車,沒有人會主動選擇電動車。

因此,30萬元價格線的建立,旨在推動價格相對低廉、續航里程較長的電動車更快市場化,讓續航里程長、價格實惠的電動車儘快成為消費者積極選擇的產品,而不是靠政策推動的景觀。

第二,設定1萬輛車的門檻,加快優勝劣汰。

電動化背後有許多掘金者,包括許多投機獲利的汽車公司,但那些希望活到最後併為中國汽車市場做出貢獻的汽車呢?一萬臺是一個很大的考驗。數據顯示,2019年,只有三家新勢力造車企業銷量過萬,即蔚來、威馬和小鵬。到2020年,許多汽車公司仍然受到大規模生產的困擾。1萬輛是一個分水嶺。國家希望加快市場競爭並淘汰它們,而不是過度消耗資本市場。

第三,支持換電模式發展。

電池約佔電動汽車成本的一半。換電模式的最大優勢是支持更靈活的汽車銷售方式(購買汽車租賃電池),加快電動汽車的市場化。蔚來汽車無疑是換電模式的最大受益者。

總的來說,此次補貼政策調整的思路仍然是儘可能支持自主品牌的高品質汽車公司,減少對高端產品(特斯拉)的補貼,促進自主品牌的發展。此外,為了加快電動汽車的市場化,提高新能源汽車的價格和競爭力,實現與傳統燃油車價格體系的融合,還設定了1萬輛和30萬元的門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