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那麼聰明,諸葛亮草船借箭時爲什麼不放火箭?

談文論史


按照《三國志》的記載:“(孫)權乘大船來觀軍,(曹)公使弓弩亂髮,箭著其船,船偏重將覆,權因回船,復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還。”也就是說,歷史上草船借箭的真正主角其實是孫權,而諸葛亮的草船借箭則是羅貫中《三國演義》裡的橋段。

當然,不管是孫權也好,諸葛亮也罷,既然是草船,那麼在借箭的時候,如果曹操突然下令放火箭,孫權(諸葛亮)豈不是死翹翹了。

那麼為什麼當時曹操沒有下令放火箭呢?

原因一:造價太高,不划算。影視劇裡,在箭頭處裹上易燃物,點燃,然後發射出去就是火箭。其實這個就簡單化了,歷史上真正的火箭製作工藝非常複雜,涉及到的材料主要有硫磺、火油等,這些東西來源不易,價格昂貴,一般只有在攻城略地中遇到攻堅或者防守危急情況時,才會使用,如郝昭守陳倉時,曾經用少量火箭射殺登雲梯的蜀漢士兵,擊退了諸葛亮。

在當時三國時期,經歷多年戰亂,整個社會人口大幅下滑,生產力嚴重退化,是造不起起這麼多的“火箭”的,即便有也不可能輕易使用,畢竟火箭跟一般的箭簇不同,發射出去就不能再使用了,屬於100%的消耗品。

原因二:製造水平還不成熟。整部《三國志》中,第一次提到“火箭”這個詞的,還是在諸葛亮第二次北伐期間,遇到了陳倉守將郝昭,在此之前則沒有用“火箭”射殺敵軍的戰役記錄,可見,20年前赤壁之戰時,火箭製作還很不成熟。

原因三:天氣。當時是大霧天氣,大霧意味著天氣潮溼,而當時敵軍戰船又在遠處的江面,屬於移動不確定目標,對曹操而言,最理想的戰術自然是用弓弩擊退,以免陷入敵軍埋伏。但如果使用火箭,不僅會降低箭簇的射擊速度,更會導致箭簇射擊距離大幅縮短,不僅射不到敵軍船隻,反而會造成己方更大的浪費,也會暴露自己的位置。

所以,不管是孫權也好,諸葛亮也罷,面對大霧天的江面來敵,都是不適合使用火箭的。


秦皇漢武


諸葛亮草船借箭其實只是演義小說虛構的橋段而已。演義小說的攥寫就必須按照作者的思路走。

據《魏略》記載:“草船借箭實為孫權所為,而且是無心為之。


史料記載: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10月)曹操在平底西涼馬超之後,再次率軍南征。濡須之戰時,孫權親自座大船前往曹軍水寨前打探。曹操察覺後下令瞄準孫權的將船萬箭齊發,孫權所乘坐的大船由於受箭過多失重傾斜,為保持平衡,孫權下令掉轉船頭讓船身另一面受箭。然後安然撤回。


左將軍


首先也是在緊張之中沒考慮那麼多,而且天色朦朧陰暗、霧霾嚴重看不清諸葛亮的船隻人馬,也無法評估來者方向、距離、和敵軍意圖。

其實制火造價高,工作程序複雜費事,加上“水上作業”用火攻效果很低,也因此曹操對“火燒赤壁”的行為以否認,認為江面這麼多水便是最好的“消防器材”,很難著火,卻為此付出巨大的代價。

面對諸葛亮的30多艘船隻,曹操也摸不清對方狀況,所以只能用強弓硬弩射退敵軍也屬正確做法!

其實曹操已經把船連成一片,倘若對諸葛亮用“火箭”,也怕在發的過程不慎火苗跌落自已船隻而燒,那就更慘,這仗還沒開打,我己引火自焚,豈不更糕,而用普通木箭卻省錢、省力又省心,最多也不過3O多萬的箭白射了,但沒有“副作用”。

但不管怎麼分析解釋,最主要的是曹操一時心急著應敵而沒想那麼多,看那草船上的擂鼓吶喊聲就讓人心慌馬亂,看樣子好象就要攻進來而曲不容緩,沒時間想那麼多!


知足常樂6144539457


《三國演義》雖然是小說,但是羅貫中本人曾經是張士誠幕僚,參加過元末農民起義,有豐富實戰經驗,加上“七分真實,三分虛構”的寫作手法,使的該書非常的真實,並具有實際的參考價值。

就像這草船借箭便不是虛構的,而且歷史上就是這樣的發展,只不過人物由孫權變成了諸葛亮而已。

事情發生在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在平定馬超後,進攻濡須,當時曹操號稱40萬大軍,孫權則親領7萬人馬對抗。《魏略》記載:

權乘大船來觀軍,公使弓弩亂髮,箭著其船,船偏重將覆,權因回船,復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還。

這段被裴松子引注到《三國志·吳書·吳主傳》中,後來又被羅貫中採納到《三國演義》中,不過將其搬到了赤壁之戰中,並將主角變成了諸葛亮。因為歷史記載太簡短,羅貫中為豐富劇情,和更加合理化,加入了夜晚和大霧的劇情。

現在很多人分析草船借箭為什麼不放火箭,夜晚、大霧也成為了重要的原因。但歷史上,孫權當時的目的是為了觀察曹操軍營的佈局,因此時間一定是白天,而且能見度高的晴朗天氣,不會是大霧。

那為什麼曹操還是不放火箭呢?其實主要是以下原因:

一、特種兵器非大量常備

我們在影視劇中經常看到,只要在普通弓箭靠近箭頭的箭竿部位纏上浸油和易燃物的布條,點燃後射出去就可以了。

但現實中,這基本是不可能成功的,現代也有弓箭愛好者實驗過,這種方法制作的火箭射出去,在途中就會因為大風滅掉,即使浸上汽油也一樣。

事實上,古代的火箭都是特製的特種兵器,箭頭和常規的箭頭結構是不一樣的,而引火物是需要填充到箭頭中,再引燃後射出去的。

因此古代實際戰爭中,火箭的作用主要還是火攻引火,不是常規兵器,也沒人拿火箭來亂射的,它的量沒有那麼多。

或許有人認為可以用普通的弓箭現場做,只是現在沒人掌握這個技術而已。這方法的確是可以的,但是現場製作過程非常複雜,效率低下,還沒射一輪,敵人估計已經攻到眼前了。而且臨時現制的火箭威力也要大大打折。以下是特製的火箭頭:

二、火箭射程精度威力不足

古代制箭和我們現在兵工廠造子彈是差不多的,材質、重量、尺寸都是統一的。

火箭頭的結構,或者現場臨時制的火箭,註定了他的射程、精度、威力是不能和常規弓箭相比的。

在本例子中,如果用火箭射的話,最大的情況就是全部掉到水裡,聽噗通的一聲響。即使僥倖射到人也不會造成多少傷害。

如圖:不管順風逆風,影視中的那種火箭實戰中都會吹滅,而且燒自己的可能性更大

三、水戰中火箭很難起作用

大家都思考草船借箭中曹操為什麼不用火箭,但有沒有發現即使在平時的水戰中,火箭也很少被使用,這是為什麼?

這是因為水火相剋,而江海之中最多的是什麼?不就是水嗎!

火箭的使用主要還是在陸地乾燥,樹林茂密易燃物多的地方,在水面上,本來溼氣就重,船身也潮溼,等這點火燒起來不知道要什麼時候,基本上一瓢水就滅了。

我們看歷史上水戰中,火攻都是怎麼用的,全部都是用小船載滿了茅草和引火之物,然後船頭嵌入鐵釘,通過沖擊力將火船牢牢的釘在敵船上。

或者用猛火油櫃這種使用石油的大型噴火裝置或者後世的火藥武器才能點燃敵船。

所以曹操這裡並非失算,而是採用常規正確的水戰方法,相反這個故事真正突出的是孫權的膽魄才對。在槍林彈雨之下,面不改色,沉著指揮,還能悠然的觀察敵情,難怪就在此戰之後,曹操稱讚道:“生子當如孫仲謀。”


Rick潘維鏞


首先,不管是諸葛亮還是孫權所為,其實性質是一樣的。都是稻草紮成的假人受箭。

其次,“火箭”在今天說起來很簡單,但是以當時的生產力來說,卻不是輕而易舉的事。並不像電視劇一樣,把箭頭沾點油,點火就能射出去。這樣的方式,保證箭矢在飛出不到十米就滅了。而燒殘了的箭鏃,即使射中敵人也威力大減。火箭的引火之物,那時只有硫磺和火油。硫磺那時候只能來源於硫磺石,能認識這個東西的就少之又少。懂得製造硫磺的就更少,曹操有沒有帶硫磺去還很難說呢。另一件是火油,其實是天然石油,產於西域,中原根本沒有。兩樣東西那時候都是非常稀罕的物件。

其三,即使曹操大軍有帶此兩種物資,製作也是相當麻煩的;一是不能接近易燃物體,木船上根本不具備製造火箭的條件。二是不能短時間內完成,因為非常危險,也不敢預先製作很多存放。放久了也會受潮。而預先製作好的,更不可能放在船上;船是木材做的,隨時有可能引起火災。二是潮溼,真到用時,可能就燃燒不起來了。

所以,當曹操能隱約看到草船後,根本就不會想起要馬上製造火箭,即使馬上下令製作,等你造好,仗都可能打完了,根本來不及。有庫存的搬上船,也需要一定的時間。而且數量不會多,對於一個船隊,根本就起不了決定性的作用。所以,最簡單、快捷的對策,還是使用普通的箭矢。只要敵人靠不近,就是勝利。沒必要費勁巴力的,臨時去造什麼“火箭”!

從《三國志》的“魏書”、“蜀書”的記載看,赤壁之戰其實只是一場很小的戰役,規模遠不及官渡之戰,甚至不及夷陵之戰。曹操之敗,也並非敗於被火攻。按魏蜀兩國的史料記載,曹操是敗於劉備指揮的劉孫聯軍。只有東吳人自己記載的史料,才把此戰無限的誇大。並且,把功勞全都記載周瑜頭上!


傲視蒼穹39


曹操當然聰明瞭,自己的小木船都還在那兒用鐵鏈子串著呢,他怕引火燒身,自然會嚴令兵士只放普通箭不得放火箭;而且江上正逢大霧,一向謹慎多疑的曹操不可能在對面敵情不明的情況下貿然進攻,只能採取保守禦敵的辦法,以待天明。



亞馬孫蝴蝶



古風93814281


這個問題提的好!如果曹操知道是草船就活捉了孔明。就不會有草船借箭,更談不上火箭。正因為不知,又看不清對方陣容,衝忙之中調幾千士兵放箭。沒用火箭並不能說曹操不聰明。就今天而言,許多擁有高學歷並經商幾十年的人被傳銷分子騙的血本無歸大有人在,難道他或她們不聰明嗎?


千年之路一佛語


演義演義,不能當真。如果一定要刨根問底。當時雙方沒有進入交鋒狀態,相互試探,曹操生性多疑,在沒有弄清情況的狀態下,射箭穩住陣腳讓對方不能靠近自己是當時一般的做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