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蟲夏草——中藥界的“小鮮肉”

冬蟲夏草——中藥界的“小鮮肉”


我經常會接到朋友的電話,諮詢我探望病人送什麼藥材才最合適?遇到這種問題我第一時間會詢問朋友要探望的病人是什麼疾病,然後根據不同的疾病給予建議不同的藥材。西洋參會引起脾胃虛寒的人不適,楓鬥有胃部疾患的不適合,人參體質偏熱的人會火上澆油,海參還是算了吧(具體原因以後有機會說)。經過這麼多年的歷練,我覺得最百搭萬能的送禮佳品還是“冬蟲夏草”,適應面最廣,副作用相對來說最小。但是蟲草如此昂貴,它究竟有什麼具體的療效呢?

冬蟲夏草——中藥界的“小鮮肉”

首先我來說一個冬蟲夏草最有名的故事,網絡上比較流行的說法,故事的主人公是大名鼎鼎的“武則天”。話說公元690年,武則天(624年-705年)晚年體衰多病,咳嗽不止,太醫束手無策。御膳房康師傅,看在眼裡,急在心上。他記得在家鄉時,老年人用冬蟲夏草燉雞滋補身體,想給武則天做一道試試看。雞是“發物”,有可能引起老病復發,於是康師傅改用鴨子取而代之。鴨子燉好後,康師傅端給武則天品嚐。不料武則天見湯裡有黑糊糊的似蟲非蟲的東西,認定是康師傅要害她,欲以謀殺罪處之。御膳房的李師傅與康師傅是同鄉好友,想救康師傅,他將20根冬蟲夏草塞進鴨肚裡,燉湯給武則天服用,武則天服用數日後咳嗽即痊癒了。

這個故事的結局是李師傅即救下了自己的同鄉又治好了武則天的宿疾,看著這個故事有理有據,邏輯清晰,其實這可能是一個假傳說,我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武則天的時代裡冬蟲夏草是沒有藥用記載的,在唐代的醫書裡沒有冬蟲夏草的記載。所以理論上御膳房的師父是不會知道冬蟲夏草能治療咳嗽的。

冬蟲夏草——中藥界的“小鮮肉”

冬蟲夏草被用來藥用的歷史非常短暫,歷代醫書中均未記載此藥,一直到明代的《本草綱目》中也沒有冬蟲夏草的任何記載。冬蟲夏草最早被記載是在清代吳儀洛的《本草從新》中,此書於1757年刊行,距今僅二百多年,所以網絡上關於冬蟲夏草與武則天的傳說可能是錯誤的,因為在武則天的時代至少沒有官方刊行的醫學書籍中出現冬蟲夏草。至於蟲草與秦始皇、唐明皇的傳說也就更不用當真了。

冬蟲夏草——中藥界的“小鮮肉”

雖然冬蟲夏草被藥用的年代不久,與人參這一類老前輩比起來,的確算是中藥界的“小鮮肉”,但它的療效還是值得肯定的,根據《中國藥典》的記載,冬蟲夏草的主要功效是補腎益肺,止血化痰,用於腎虛精虧,陽痿遺精,腰膝痠軟,久咳虛喘,勞嗽咯血。因此對於老慢支,哮喘,肺氣腫甚至是肺癌的人群,冬蟲夏草的確是一味滋補佳品。

冬蟲夏草這麼昂貴,大家總要有一些鑑別的常識,防治上當。我們以《中國藥典》2015年版為標準來鑑別,其性狀特點為由蟲體與從蟲頭部長出的真菌子座相連而成。蟲體似蠶,長3~5cm,直徑0.3~0.8cm;表面深黃色至黃棕色,有環紋20~30個,近頭部的環紋較細;頭部紅棕色;足8對,中部4對較明顯;質脆,易折斷,斷面略平坦,淡黃白色。子座細長圓柱形,長4~7cm,直徑約0.3cm;表面深棕色至棕褐色,有細縱皺紋,上部稍膨大;質柔韌,斷面類白色。氣微腥,味微苦。

簡單來說,就是先看外形,以完整、蟲體豐滿肥大、外色黃亮、內部色白、子座短者為佳。再看其足,應該有8對,在近頭部有3對退化的足,中間部分有4對足,尾部有1對。背部的環紋明顯,一般來說具有三條細一條粗的或三密一疏的特點。頭部眼睛顏色紅棕色或棕黃色(西藏那曲所產蟲草眼睛顏色為黃色,青海玉樹所產蟲草眼睛顏色偏褐色,其它地區所產的多為紅色或深褐色)。草頭上具有韌性,草體顏色漸變。在氣味方面具有一定的腥味或者菌菇特有的一種氣味。蟲體與真菌子座應具有自然性連接。有條件的情況下也可以看其折斷面,將冬蟲夏草掰開後有明顯的紋路,蟲草中間有一個類似“V”形的黑芯,有些也可能是一個黑點。這黑芯其實就是蟲的消化線。鑑別時一定要結合整體來看,別放過一個細節。

冬蟲夏草——中藥界的“小鮮肉”

冬蟲夏草的“假貨”很多,比較常見的且比較容易區分的是蛹蟲草,藥材習稱北蟲草。此外還有亞香棒蟲草、涼山蟲草和一種唇形科植物地蠶及草石蠶的塊莖來偽充冬蟲夏草。隨著科技的進步造假手段也在不斷提高,因此現在也有用麵粉、玉米粉、石膏等加工品來為冒充冬蟲夏草。也有用拼接的手法,將一些斷裂的或者半真半假的蟲草拼接起來。我們在購買的時候儘量去正規的地方,防治受騙上當,中藥材也是一分價錢一分貨,切勿貪小便宜哦!

冬蟲夏草服用多少劑量才能達到治病的效果呢?根據國家的藥典規定冬蟲夏草的用量是3~9克,如果按照一般大小規格的冬蟲夏草1克大約是4~6根,如果要達到藥典規定的劑量最起碼一次要服用12根以上,那是相當的昂貴。而且根據《中華本草》的記載冬蟲夏草的經驗用方都要用到15~30克,按照現在的市場價格普通人是比較難承受的。所以在購買與服用冬蟲夏草的時候請大家做到心裡有底,在療效與價格之間做出理智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