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靜的石佛:歷史第一大前鋒,蒂姆鄧肯生涯回顧

蒂姆鄧肯有個略顯古怪的習慣,他喜歡收集刀類,從彈簧刀到日本武士刀等,因為我喜歡鋒利的東西,鄧肯這樣說。而遙想他在美屬維京群島剛開始打球的歲月,他還被稱作是”笨拙”先生,鄧肯會承認到現在他還是會怕高跟鯊魚,但除此之外,他並不畏懼任何事,所以他並不會擔憂在NBA遇上的那些對手們。而著名記者Jack Mccallum也曾寫過他採訪鄧肯的感覺,他覺得在訪談中鄧肯的姿態,與其說是在回答記者的問題,還不如說是在向自己的隊友發送訊息,他彷彿在對他們說:我並沒有在你們之上,我寧可跟你們在一起,而不是坐在這裡談論我自己!所以請讓秀繼續演下去,我馬上就會加入了……


沉靜的石佛:歷史第一大前鋒,蒂姆鄧肯生涯回顧


鋒利或笨拙?

這位被隊友帕克暱稱為Teemy的籃球巨人,並不是社交媒體時代的寵兒,但至少有一個地方,尤其是在2000年初鄧肯拒絕奧蘭多魔術的自由球員約邀之後,他們把他當作自己的孩子看待,這座城市叫聖安東尼奧。當然以現在的目光來看,選擇馬刺而非魔術,似乎是相當合理的事,不過別忘了那個時候鄧肯身邊還沒有帕克、沒有吉諾比利(不過他有已進入職業生涯晚期的戴維·羅賓遜),但他仍然選擇留了下來,在這19年的歲月裡,他拿下了五座NBA總冠軍,擠身NBA萬神殿!

沉靜的石佛:歷史第一大前鋒,蒂姆鄧肯生涯回顧


你很難精確定義鄧肯在場上的位置,他究竟是5號中鋒,還是4號大前鋒呢?或許我們可以稱他為9號(5+4),因為他兩個位置都能打。當然在NBA這兩個位置都打的球員不少,在鄧肯之前有埃爾文·海斯和鮑勃·麥卡杜,而與他同時代的則有加內特,但我認為蒂姆·鄧肯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把這兩個位置無縫接軌、轉換的至為巧妙!NBA歷史上著名的長人如張伯倫、賈巴爾、奧尼爾,他們都是純粹的中鋒,大部分是靠著背框進攻(或勾射或拋投或灌籃),在禁區開出一條血路(通常是對手的血)來。鄧肯有卓越的背框單打能力,但他也有從距離籃框18尺以內的無差別面框攻擊能力(包括那平靜無波到對手怎麼掛點都不知道的中距離擦板球),他沒有華麗的運球手段,也不會搶投三分(他生涯三分線出手次數僅有168次,命中率17.9%),但他的節奏非常好,而且穩定。

沉靜的石佛:歷史第一大前鋒,蒂姆鄧肯生涯回顧


不過更令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他的防守和他的進攻一樣優異(若要我選,我認為鄧肯的防守比進攻更好)!他可以防對方中鋒和大前鋒,偶爾也會防到小前鋒,而在他生涯中後期NBA球隊風格朝向愈來愈多pick-and-roll game的時刻,鄧肯接受並加大了他的守備職責範圍,從三分線內第一線壓迫對方的防守工作到禁區內的肉搏與籃板爭奪,都可以見到他的身影,而看慣鄧肯打球的,通常都會注意到一點,那就是他不管補位還是設防守陷阱,給人感覺經常是以逸待勞,許多火鍋,簡直是對方主動把球給雙手奉上的一樣,鄧肯的雙腳,十九年如一日,像石佛,也像參天大樹,樸實無華,童叟無欺。

沉靜的石佛:歷史第一大前鋒,蒂姆鄧肯生涯回顧


鄧肯可以不必大吼大叫,與隊友相處融洽,照顧新人,同樣也可以拿到冠軍。前面提到的海軍上將大衛羅賓遜,在鄧肯的新人球季常會提點他對手的習慣動作,好比說面對加內特時要如何要位?或者是與卡爾馬龍對陣時要如何護球……等等,但即便只是新人,鄧肯同樣也幫助了羅賓遜,那倒不是技術上的幫助,而是氣質上的幫助,他讓我想要儘速克服背傷的問題,我想要贏、想到完成目標、想要榮耀,鄧肯提供了一種相當沉穩卻又目標導向的氣質,你通常不會這麼形容一名新秀,但他渾身充滿了智慧,大衛·羅賓遜這麼總結。19年的時間,從青年到中年,2016年7月11日鄧肯正式宣佈退役,這一切都相當寧靜,他不搞最後一年巡迴那套,也不像老對手科比那樣,連最後一役也要震驚世人地拿下60分,鄧肯的退役簡直是偷偷摸摸,熄燈關門,悄然無聲。


沉靜的石佛:歷史第一大前鋒,蒂姆鄧肯生涯回顧


但或許也沒有那麼悄然無聲啦,那場景是發生在2016年馬刺對雷霆的季後賽裡,最後時刻,比賽大勢已定時,現場轉播評述傑夫·范甘迪和馬克·傑克遜不再嘴炮,他們看著場上狀況,若有所思,顯然動了真情:這可能是,也許不是,結果。如果是,給我們一個機會說再見,他們對鄧肯這麼說…看看那些數據!他還能打球呢!是啊,就連普通球迷如我,也想跟著大喊:看看那些數據!他還能打球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