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影魯班事件:錯的是這個浮躁的世界

2020年8月1號晚,虎牙主播—厭世小孤影直播排位排到了五樓,因不想玩輔助位,搶射手位失敗後,引發了情緒上的不滿,因而進遊戲之時,說了很多言語上的氣話,語言帶嘲諷意味,被掛上虎撲,罵至熱搜第一。

而後直播道歉,主以個人操作模式進行,其中依舊涵蓋著一些個人的氣話,有讓人不滿,故開始被全網黑,直播人氣一路下滑

孤影魯班事件:錯的是這個浮躁的世界

這樣全網黑的節奏,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譬如55開,譬如蔡徐坤,譬如肖戰,譬如鹿晗。倒不是說其中的事件本身有什麼關聯性,而是作為一個長期衝浪的人,能夠清楚明白的感受到,其中罵人的手法,如出一轍。

孤影魯班事件:錯的是這個浮躁的世界

興許是找不到什麼新鮮的段子,興許是這種罵法能夠抒發內心的真實情感,興許是類似於「程序以及剪輯一般」,有前人可以套用,以快速獲取流量,畢竟在這個大數據時代,流量≈利益。

不論是什麼圈子,其中所蘊含的利益都可類比於一塊大餅,你可以通過努力去分得一杯羹,也可以通過減少總劃分人數來獲得更多的大餅。很不幸,在這個「快餐化」的時代,摒棄道德去獲得利益,比努力要簡單的多,永遠的人血饅頭,也讓人不免感到「世間涼薄」。

孤影魯班事件:錯的是這個浮躁的世界

活著本就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就數量而言,世間暴躁之人遠大於平靜安和之人,而成功人士所展現給世人的,是其無盡的天選之子,而不是其背後的努力,畢竟都有自己的驕傲,誰又願意讓人看到自己的難堪。

尤其「主播➕明星」,這種經過包裝之後,獲得巨大營收的職業,更是弱化了背後「努力➕掙扎痛苦」,而嫉妒,是人本身就擁有的情緒,這種心理類似於「仇富心理」。

孤影魯班事件:錯的是這個浮躁的世界

所以,當一位公眾人物被拉下神壇之時,人們不會考慮這位人物的感受,也不會去仔細討論是非對錯,而是挑出大家最關注的

「錯誤之處」,揪著不放,一味的「蹭熱度」從中獲利;或者是去對這位公眾人物進行全方面的批判,找到一些在這一時刻:「志同道合之人」,以抒發內心的不滿,從中獲得一定的滿足感。

其實,這也就是所謂的「牆倒眾人推」,這種思維模式是很正常的,也是非常病態的。

孤影魯班事件:錯的是這個浮躁的世界

在病態的同時,人們其實大多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陰暗面,也就是「逃避心理」,所以想方設法將一切「批判」合理化,也就出現了「以訛傳訛」,將「錯誤面」放大化,將「噴人」道德化,理智客觀=不合群=白蓮花。

其實現在的政策導向也很明顯:為了防止世間被「一夜暴富」所迷惑,從而導致腳踏實地的人越來越少,社會總價值降低,大頭盈利只是分配,而上面有努力去採取了一系列措施,而社會形態的改變還是需要時間的砥礪。

孤影魯班事件:錯的是這個浮躁的世界

其實,每個人都有適合自己的人生路,都有屬於自己的職業,每一個職業都有其利弊,尊重自己的選擇,努力的生活,不要讓情緒變成自己生活的主人,將心平靜下來,這才是幸福生活的根本法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