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哪些渠道的信息在控制你的生活?用情景思考模式讓你更清楚!

每天,電話、短信、郵件、微信、微博以及各種社交媒體和新聞推送如洪水般湧入你的生活,信息過載的電腦無法正常工作,信息過載的人腦也是如此。人腦本身有非常複雜的機制,但如果我們把它當做一個已經被用了很久的電腦系統或者房間的話,很多事情都迎刃而解:

你的大腦( 或者直接說生活也可以 )就像一個住了很久的房間,本身亂糟糟就算了,每天還有大量的信息湧入進來,而且有的信息你還明知道它是“垃圾”!要收拾好這個“房間”,當然不是馬上傻不拉幾地整理;而是停手,先把別往家裡放了。所以在 Topbook 視頻書的 13 章目錄中,我們的第一章的內容就是:擺脫信息控制。

然而問題是,環顧我們的生活,哪些信息在控制你?哪些渠道在不斷地向你湧入信息呢?

這個時候,你可以用一張紙,或者我們推薦過的任何筆記軟件(印象筆記、石墨筆記、幕布軟件……)一個個把它們列出來,思路實在不太清晰的話,你可以選擇用情景思考模式:

第一步,以一天為範圍,想象一下自己從早上一睜眼到晚上睡著前,都接觸了哪些信息渠道?

第二步,以一年為範圍,以天為單位,想象一下自己一年到頭還接觸哪些被遺漏的信息渠道?

第三步,以一生為範圍,以年為單位,想想一下自己還遺漏了什麼可能的信息渠道?

這就像對自己的一天、一年、一生進行一個快速的物理掃描,然後把遇到的與信息渠道關聯的內容全部列出來。比如:

早上一起床,你拿起手機,開始刷微信、微博。同時,你收到了一堆電子郵件,以及各大 APP 推送;

在上班的一路上,路牌、收音機或移動電視全是廣告,於是你買了一份報紙——TMD還是廣告。為了消磨時間,你再刷刷微博朋友圈、追劇、看直播、玩兒手遊。然後,你經過了樓層電梯裡的“強暴式”廣告;

你走進辦公室,打開電腦,開始工作。你打開了辦公系統、QQ、郵件,開始給客戶打電話;然後你突然想上個廁所,順便拿起了手機;

回到辦公桌,你打開百度網頁想找找資料,首頁下卻給你推薦各種資訊和八卦,等你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過了半個小時。

你開始認真工作,卻不得不用微信聯繫。拿起手機的時候,下意識地看到新的公眾號推送,翻著翻著,不知道怎麼的,就翻起了朋友圈。

為了查一個視頻資料,你不得不看一個 60 秒的廣告,廣告還提醒說,雙十一馬上就要來了,於是你趕緊打開淘寶看看購入車還有什麼東西要備上;

這時候旁邊的同事突然轉過頭來對大家說,“欸,你們聽說了嗎?(後接明星八卦、公司八卦、奇聞異事……);

老闆突然說要開會,大家圍坐在一起,你發現沒自己什麼事,就拿起手機開始刷刷微博、朋友圈,和閨蜜、朋友聊一聊,翻翻看心靈雞湯,轉發關注再點贊……

下班時間過了一個多小時老闆才放人,你和朋友在微信上吐槽了老闆一小時,一路上和同事一起再抱怨一小時,同事順便爆了個關於老闆包養小三並被老婆發現還和老婆鬧離婚打官司的大料……

回家的路上一身疲憊,各路微信公眾號開始推薦乾貨、撒雞湯、破狗血、聊八卦,你終於回到家,某某銀行卡突然打來電話,說要給你這樣的“優質客戶”定製一份保險;

吃完晚飯之後,在追劇還是學習之間選擇了追劇,順便看看廣告;睡覺前總覺得還有什麼事情沒做完,不如把所有推送和新聞都刷了個遍,心滿意足又充滿懷疑地過完了今天……

一年到頭始終有那麼幾場購物狂歡,而且越來越多;覺得自己不夠充實,報了培訓班、研討會,日程滿滿……來自好友的邀約不好推脫,親戚朋友請幫忙也不好拒絕,湊份子的同時還要必須到個場……

一輩子沒個幾十年,所以總有幾次作出重大決定的時候,換個環境,信息接收的渠道跟著發生了變化,然後信息渠道也會發生特別大的變化……

情景思考之後,就需要對其中的元素進行邏輯清晰的陳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邏輯,所以陳列方式無所謂正確和錯誤,關鍵在於,它能幫助你最終把思路打開。當然,最好的方式,就是藉助思維導圖。比如這種:

來自哪些渠道的信息在控制你的生活?用情景思考模式讓你更清楚!

讓你的思維導圖今可能列舉全面,直到你想不出任何內容來增加細枝末節為止。接下來才是列清單(很多人從一開始就列清單,但只能想到什麼寫什麼,但思維導圖是把大腦的想法更清晰地展示出來)。比如:

怎麼設置手機、電腦、電視防止或者信息干擾?

微信、微博、QQ、郵件以及各類 APP 應該如何使用才能免受干擾的同事更高效?

所有列出的信息當中,哪些是我明確不需要的?可以通過何種方式讓自己擺脫此類信息控制?

有哪些沒必要的活動和應酬我可以不參加?我是一個會拒絕的人嗎?如何優雅地拒絕人?

有哪些我沒有意識到的信息侵入?比如查閱資料或者使用某項服務後的“被訂閱”,導致收到垃圾短信和郵件?

有哪些我誤以為是好的信息而且還甘之如飴的,其實它根本就不是?比如某些培訓或者活動?

我們也正是以這些方法,確定 Tobpook 第一章所需要的內容和方向。至於應對,Topbook 採取的方式,就是通過選題的形式,做成視頻、文章等等集合在網站當中。對於我們來說,創作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

比如我們之前做過的一些:

  • 限制訪問那些浪費你時間的網站

  • 9大高效人士的手機設置原理

  • 使用粉紅噪音為自己構建一個高效的工作環境

  • 如何為自己構建一個高效的微信環境

  • 離線工作才能真正提高效率

不過這是內容還遠遠不夠,如果你也有好的內容,歡迎通過微信底部菜單,填寫選題。入選的朋友會被邀請進入高效生活養成計劃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