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也开始焦虑了?网友:原来“诗和远方”都是骗人的

最近有一个武汉大学毕业生发的一条动态引起了热议:疫情之后自己很迷茫,工作还没着落,也不知道将来能做什么,去超市买点东西都要靠购物券,哪有资格谈诗与远方?并质疑说高晓松的诗和远方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

讲些无关痛痒的话。

而他虽然武大毕业,还是担心自己找不到工作,在社会上养活不了自己。面对现实生活,眼前的苟且尚岌岌可危,还有“诗和远方”吗?在当前环境下,还有资格谈梦想吗?

高晓松也开始焦虑了?网友:原来“诗和远方”都是骗人的

后来,高晓松给武大学生的这段回复写得太好了,他说:“也许慌张就是青春本身,等有一天你不慌张了,青春就从指缝中溜走了。年轻人不要怕,哪怕走错了路,也会发现一角新世界。”看完后真的是很激励人心,面对人生的诸多困难,青春就是最大的资本。

高晓松也开始焦虑了?网友:原来“诗和远方”都是骗人的

也许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都会有迷茫和困惑的时候,踏出校门,从读书到工作,从学校生活过渡到社会生活,尤其在疫情的背景下,又叠加了一个巨大的不确定性,难免会有些许彷徨。

但是,面对这种情况,没必要因为迷茫啥也不干,首先想办法动起来要比空想来得更实际。高晓松还提议,与其迷茫,不如先拿到一个月的工资再说,和自己所爱的人吃一顿油焖大虾,真实的期待感,是给赶路的人,但从所愿,莫问前程。

高晓松也开始焦虑了?网友:原来“诗和远方”都是骗人的

和大学生相比,高晓松已经非常成功了,他在给武大学生的回信中也表示,每个人到了不同的位置总会有不同的焦虑,都会面临属于自己的独特境遇,并不需要过于担忧。

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我总要想起那句话,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懂得保留心中的那一片“诗和远方”,这是一种境界而非一种虚空的状态。诗和远方是一种美好的愿景,一定不要停留在原地,只要追寻,诗和远方便会浮现于心中,先踏上路,才会有路上的风景。

高晓松也开始焦虑了?网友:原来“诗和远方”都是骗人的

做自己喜欢的事,也喜欢自己做的事,即使不能呼风唤雨,也能在俗世的烟火中找寻快乐,这才是真正的爱与自由。现在的高晓松,是世人向往的模样,也是自己喜欢的模样。

不妨看看如今淡定沉稳的高晓松的经历吧,考研落榜、自由创业、四处奔波的日子、醉驾入狱……

高晓松一出生,就是头顶着光环的,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他曾说过,在他家硕士就相当于文盲一样。因为他的父母、外公、外婆、舅舅都不是一般的人,都是国内某领域的专家或是教育家。

生在这样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父母早都为高晓松规划好了人生:读完清华,去国外留学读博,然后成为某个领域的学者或是科学家,然而高晓松却喜欢上了音乐。

1988年,19岁的高晓松考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成了清华的高材生。上了清华之后,他把心思全部放在了音乐上,还跟朋友组建了个名叫“青铜器”的乐队,那段时间玩音乐玩嗨了,他于1991年从清华退学,转而进入了北电研究生班学习,最让人意外的是,高晓松居然落榜了。

高晓松也开始焦虑了?网友:原来“诗和远方”都是骗人的

虽然落榜,让高晓松气不打一处来,但是并没有影响他对音乐的追求。90年代,校园民谣爆发,高晓松恰好赶上那一波热潮,他和老狼创作的《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恋恋风尘》等歌曲一夜爆红,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高晓松也开始焦虑了?网友:原来“诗和远方”都是骗人的

随后为了生计,没有大公司要他,只能跑到一家小公司工作。进了一家叫“亚洲电视艺术中心”做实习编导。再后来,高晓松从小公司出来自己创业,广告公司、出版公司、唱片公司、他都干过,也都失败过,最后成了一个个体户。

从2000年到2010年,由于经营不善,过于佛系,他手里的生意全军覆没,日常除了给人写写歌、做做评委之外,再无任何收入。2010年,他好容易拉了一个投资,开始拍摄电影《大武生》。结果,电影在做后期时,他一嘚瑟,因为醉驾进了监狱。

入狱后,高晓松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送给自己四个字:年少轻狂。相比一般人,高晓松“年少轻狂”的时间有点久,一下就浪了40年。高晓松入狱之前,事业和生意起起伏伏,并没有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表现。

高晓松也开始焦虑了?网友:原来“诗和远方”都是骗人的

出狱后,他扬帆起航,再次出发,推出了让他名声大噪的个人IP脱口秀节目《晓说》,开辟了事业的第二春。

各路大佬也非常欣赏高晓松的才华,纷纷对他抛出橄榄枝。优酷多次找他合作,爱奇艺也邀请他加入,各个电视台将他视为“评委的最佳人选”,就连马云这样的大咖也邀请他做阿里音乐的董事长。

直到到了45岁的时候,高晓松进入阿里巴巴集团,心才算是踏实点了,但是在阿里的同龄人中,他这个岁数基本上就要退休了,作为年龄最大的高管之一,可以想象他的工作也并没有那么轻松。

也许,人到中年,经历了一点磨砺,才会知道,真正的本事是无论身在何处都有快乐生活的能力,无论何时都能与生活和平共处。这才是真快乐,真自由。

高晓松也开始焦虑了?网友:原来“诗和远方”都是骗人的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喜欢什么,并为之努力奋斗,本就是值得余生庆祝的事。看清了自己,跟生活过了招,你会明白你与生活之间,没有谁输谁赢。多少人被眼前的苟且折断了梦想的翅膀,不断妥协,不断低头,走上了世俗的的道路。

而高晓松,一直在追求自己梦想之路上,做音乐、拍戏、写书、开自己的脱口秀节目《晓说》、甚至开了自己的图书馆,努力让自己活得明白,活得光芒万丈。

高晓松也开始焦虑了?网友:原来“诗和远方”都是骗人的

有人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那么高晓松便是这万里挑一的一个。

最后让我们重温一下高晓松曾经的经典:“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谁要觉得眼前这点儿苟且就是自己的人生,那你这一生就完了。生活就是远方,有多远走多远;走不远一分钱没有。诗就是你坐在这,它就是远方。不入流不要紧,每天都开心,这才是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