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畔裡媽媽那最動人的故事

母親老了,最近意識時長會不清晰。每次回家的時候,媽媽再也不會走出來送我到村口,但是,我的耳畔卻總響著媽媽的故事.....

母親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和千千萬萬普通農民一樣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但是我的母親給予了我太多的東西,那些東西曆經風雨歲月,依然在人格中閃亮......

老家的相框裡有媽媽一張年輕時候的照片,兩條黑亮的大辮子,眼神裡滿是堅毅。母親年少時經歷了太多,九歲姥姥病逝,她一直是家裡的頂樑柱,獨當一面。日子雖然苦,但是媽媽沒有把這種苦傳遞給我們姐弟四人。記憶中太多溫馨的畫面,耳畔一直有媽媽的睡前故事。小時候,每天最溫暖的時光就是依偎在媽媽懷裡,聽媽媽講故事:善良的老婆婆,智慧的包青天,臥冰求鯉的王翔,捨身炸碉堡的董存瑞......每次都是正聽得津津有味,媽媽就睡著了,睡夢中還在回答著我的追問,於是帶著甜美的微笑和對故事情節的期待,我也進入了夢鄉。


龍應臺《目送》| 耳畔裡媽媽那最動人的故事

圖片源於網絡

70年代的冬天很冷很漫長,村裡沒有幾家人有電視機,每每到這個時候,村子裡的孩子們就會擠在我家的土炕上,一邊幫我家打玉米,一邊聽媽媽講故事。雖然一雙雙小手凍得紅紅的,但是一點也不覺得累,小屋裡不時傳來歡笑聲,那滿院子的玉米棒,不長時間就變成了金黃的玉米粒。小夥伴們私下裡都會羨慕的對我說:你媽媽的故事真多。每次聽他們這麼說的時候,我都會抿嘴微笑,那種感覺一直甜到心裡。朱曉琳有一首經典老歌《奶奶的故事多》歌中唱到:

冬夜裡大家在炕上坐

看誰講的故事多

奶奶磕磕菸袋鍋

總是她先說

故事裡面

有悲歡 有離合

有新曲 有民歌

包涵了多少善和惡

深深地播在心窩

故事裡面

有新意 有曲折

有趣味 有生活

包涵了多少美和醜

深深地播在心窩

媽媽的故事就是這樣,在不知不覺中播在我的心窩裡.......

龍應臺《目送》| 耳畔裡媽媽那最動人的故事

圖片源於網絡

若水在媽媽的故事裡漸漸長大,上小學了,開始寫作文了,媽媽的故事不知不覺中就跑進了我的作文裡,還無數次被老師拿到班上當範文朗讀。上中學了,在那段充滿快樂和憧憬的時光中,媽媽曾經讀過的書,也成了我枕畔的最好夥伴,印象最深的就是一本關於愛情的《第二次握手》,它在我浪漫的青春時光裡那麼悽美,也教會我愛是責任。

讀高三那一年,家裡收成不好,每每到週末回來,最不願意做的事情就是開口向媽媽要錢。記得有一次回家,正趕上澆玉米,中午的時候去地裡給媽媽送飯,揚花季節,玉米杆已經長得很高,媽媽坐在玉米地裡,滿臉的汗水,皮膚曬得黑紅,頭上全是玉米花,那副場景在我記憶裡清晰了很多年,就像蒙太奇的鏡頭一樣。轉身擦去淚水的時候,我也暗下決心:我一定要考上大學,出人投地,讓媽媽以後不再過這樣的日子。

龍應臺《目送》| 耳畔裡媽媽那最動人的故事

母親,上高三時候的我和小外甥

第一年高考雖然是以全校第三名的成績畢業,但是沒能考上大學。媽媽竟然賣了家裡養的200只雞,為我湊夠補習的費用,送我去了縣城一中繼續上學。感恩母親,用她纖細的雙手,瘦弱的肩膀托起我的夢想,我也如她所願的拼盡全力考上了大學,成為小村中寥寥無幾的幾個大學生中的一員,為自己的人生翻開嶄新的一頁。

後來我工作了,成家了,媽媽也一天天老了。每次回家或者打電話她都會囑託:要好好工作,孝敬公婆。囑咐我家老寇少喝酒,開車注意安全。最後還要喊過來小寇,告訴他好好學習,回家路上不要你追我趕。就像當年給我講故事,娓娓道來,不厭其煩。七十多歲了,還給孫男娣女做純手工的鞋子,舒服的棉褲,從來都不閒著。

龍應臺《目送》| 耳畔裡媽媽那最動人的故事

圖片源於網絡

前兩年由於眼底血栓,媽媽的眼睛不行了。由於眼睛不行,去年一共摔了兩次跤,第一次還恢復的不錯,後來的一次就不行了,只能在床上坐著,偶爾下來用助行器,還得有人扶著才能走一圈。最近,她老不愛說話了,再打電話的時候,再也聽不到她的娓娓道來,只是老爸應承著,想吃點什麼,家裡缺啥沒有。我心中的酸楚真的沒辦法用語言表達。

想到龍應臺寫母親的新書《天長地久——給美君的信》:“此生唯一能給的,只有陪伴。而且,就在當下,因為,人走,茶涼,緣滅,生命從不等候。”於是,上週回去,為了讓媽媽練著說話,我又給她講起了當年她老經常給我講的故事,描述那隻“身穿黃袍水汪汪,住在河裡把名揚”的驕傲的青蛙時,媽媽突然接下去講:“有人問我的名和姓,我多少年的洋學生”.....

原來,那些故事並不曾遠去,她們深深得留在媽媽的記憶深處,而我可以做的就是多多陪伴媽媽,再去給媽媽講那些她老講給我的故事。

龍應臺《目送》| 耳畔裡媽媽那最動人的故事

圖片源於網絡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龍應臺《目送》

人的一生會經歷很多分別,有一些是我們願意面對的,還有一些是我們永遠也沒有辦法接受的。曾經特別想念老爸拉著老媽的手,顫巍巍地送我到村口的畫面,可現在,我害怕了,雖然,我也曾經是媽媽眼前一去不返的背影.....

媽媽,女兒已經長大,雖然您老了,但是在我心中,您永遠是年輕時的模樣。眼睛看不到了,就讓女兒做你的眼睛吧!腿走不動了,就讓女兒抱抱您,就像當初您抱我一樣。您雖然老了,不能為我們做什麼,但是您教我們的一切都是無價之寶,女兒一定會把這些東西傳承下去。媽,您不用出來送我了,因為,您那動聽的故事一直陪伴在女兒的耳畔......



文章作者簡介:若水,熱愛生活的75後,喜歡中國文字的外語系畢業生。願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生花妙筆,記錄生命中那些溫暖的瞬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