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一巴掌下去,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看完再也不打罵孩子了

文/婷媽alan(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前段時間的一條新聞,看得讓人心疼。

媽媽一巴掌下去,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看完再也不打罵孩子了

女孩瑞瑞今年才四歲,正是活潑好動的年齡,因為疫情影響只能呆在家裡,憋太久了,鬧得要出去玩。

媽媽心煩意亂之下,扇了年幼的瑞瑞一巴掌。

瑞瑞被打後哭一直不停地哭,一邊用手捂住耳朵,一邊跟媽媽說耳朵裡面“嗡嗡響個不停”。

媽媽意識到不對勁,趕緊帶瑞瑞去醫院檢查,沒想到這心煩的時候甩過去的一巴掌,竟然讓孩子的鼓膜穿孔了。媽媽是後悔莫及啊。

我們經常聽到一些有關家庭教育的言論,說孩子做錯了事就要打,“不打不成才”。

相信很多父母小的時候,都有被打的經歷;沒想到我們曾經最恨父母打人;等我們做父母的時候,卻成為了我們最討厭的樣子。

據說,被稱為“百年難得一見的鋼琴天才”的郎朗,在小的時候也因練琴的事情被父親打過。

媽媽一巴掌下去,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看完再也不打罵孩子了

打罵真的能讓孩子變得優秀有出息嗎?這個顯然不是絕對的,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經常打罵孩子會給孩子造成傷害:

1、 親子關係疏遠

因為打罵讓孩子的身心受到傷害,孩子變得不敢親近父母,從而對父母疏遠

2、 孩子變得懦弱

因為被打怕了,所以父母說得對或不對,都只能聽從,長此以往,會讓孩子變得懦弱,不敢提不同意見。

3、 孩子變得自卑

經常被父母打罵,孩子會有錯誤的認知,覺得自己是個壞孩子,變得不自信,不願意和其他孩子交流,不想和別的孩子玩。

4、孩子變得暴力

如果孩子經常捱打,他的內心會形成一種錯誤的觀念:打罵是可以解決所有問題的,誰的拳頭硬,就表明誰的力量大,則誰說的話就有道理。

所以,這些孩子在面對力量超過他們的父母時,為了保護自己,他們會有意壓抑自己的情緒,把內心真實的想法隱藏起來。但是在遇到比他們弱小的人時,他們的情緒就會爆發出來,傾瀉在弱小者身上。

心理學家通過研究發現,孩子如果在年幼的時候經常遭受嚴重的家庭暴力,長大後,他比那些沒有捱過打的孩子,更可能有暴力傾向。

媽媽一巴掌下去,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看完再也不打罵孩子了

除了打罵孩子,另一種教育方式也不可取,那就是“冷暴力”。

北京衛視《媽媽聽我說》節目中,曾經有一位媽媽,她懲罰孩子的方法,就是把孩子關進衛生間。

我有一個朋友,也曾經用過這樣的方法,孩子如果犯了錯,她就會讓孩子進房間,把窗簾拉上,燈關上,俗稱“小黑屋”,讓孩子獨自呆在這個黑黑的屋子裡反省。

後來,孩子只要一聽到“小黑屋”就會害怕。

媽媽關上了屋子的門,卻也是親自關閉了跟孩子之間進行連接的通道。

社會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變化,孩子們的成長環境也早就發生改變,父母的教育方式,也要隨之不斷進步。媽媽們要怎麼做,才能和孩子保持親密連接呢?

1、 調整對孩子的期望

俗話說“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但是家長要結合實際情況來,不要定太高的要求,不要自己都做不到,卻用這樣的標準來要求孩子。

家長對孩子的要求,一定要結合孩子的現狀,要客觀地評估,不要拿放大鏡去看孩子的表現。

2、 平等尊重的對待孩子

很多家長在孩子面前總是特別嚴肅,總是高高在上的態度來對待孩子。

現在的孩子個性很強,對平等尊重有極高的需求,他們希望家長能放低姿態,從內心尊重孩子,當孩子當成人一樣給予尊重,用平等尊重的語氣跟孩子說話。

不要總是對孩子說“不”,應該把選擇的權利交回孩子,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媽媽一巴掌下去,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看完再也不打罵孩子了

如果孩子還比較小,家長可以給出兩個或幾個家長能接受的選擇,讓孩子來選擇。

3、耐心傾聽孩子

當你的孩子願意向你訴說心裡的煩惱時,要做一名好的聽眾,不要隨便打斷孩子說話,也不要表現出不耐煩。如果能及時回應孩子,跟孩子友好互動,則效果更好。

作為父母,我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希望我們的孩子能健康成長,但是所用到的一些育兒方法,不一定是科學的。特別是打罵孩子或關禁閉,對孩子來說,都會造成不可逆反的傷害。

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愛,是理解與接納,是耐心與寬容。

我是婷媽,親子講師,多平臺原創作者

我手寫我心,通過身邊的小故事,分享正向育兒理念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你的點贊、留言與轉發,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