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的这个地方可以去逛逛 中国第一份抗日宣言从这里发出

沈阳的这个地方可以去逛逛

中国第一份抗日宣言从这里发出

沈阳市和平区皇寺路福安巷3号,坐落着一栋坐北朝南、面阔六间、进深一间的硬山式青砖瓦房,坐落闹市间,见证着岁月。

沈阳的这个地方可以去逛逛 中国第一份抗日宣言从这里发出


这里,是中共满洲省委的机关所在地,曾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设立的最高领导机构;这里,留下的是交织着激情、热血与昂扬精神的壮丽记忆;这里,风犹在诉,初心永铭。

曾是东北抗日的最前线

向民众发起号召

中共满洲省委(1927年10月建立—1936年1月改组—1945年9月20日移交中共东北委员会)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设立的第一个最高领导机构(东北局前身),是党在东北革命的源头和摇篮。

随着东北地区革命形势的发展,1927年党的八七会议后,中共中央为统一东北党的领导,陆续派陈为人、刘少奇、林仲丹、陈潭秋、罗登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担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周恩来、谢觉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亲临满洲省委指导工作。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周保中、李兆麟等抗日民族英雄也都曾是满洲省委的重要成员。

“党将省委机关设立在皇寺路福安巷3号(原北市场福安里4号)民宅里,主要就是为了隐蔽。北市场在当时相当于北京的天桥,是个‘杂八地’,三教九流、鱼龙混杂,非常适合隐蔽又便于开展工作。”据纪念馆第一任馆长、87岁的张宏发介绍,现在纪念馆东侧的四间房就是1927年10月至1931年12月间的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所在地,“可别小看这几间普普通通的砖瓦房,虽然满洲省委曾屡遭敌人破坏,但福安里4号却始终没有暴露。”

沈阳的这个地方可以去逛逛 中国第一份抗日宣言从这里发出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共满洲省委站在抗日最前线,号召各阶层民众坚决抗击日本入侵者,是东北抗战的发起者、组织者、推动者和唯一领导者,缔造了英勇的东北抗日联军,在东北长达十四年的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在中共东北地方史乃至中共党史上都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1931年9月19日,这里发出了中国第一份抗日宣言——《中共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星星之火终将燎原,抗日烽火自此燃遍白山黑水。

1936年1月,中共满洲省委改组,成立南满、东满、吉东、松江四个省委和哈尔滨、奉天两个特委。1945年9月20日至23日,中共东北委员会书记、抗联领导人周保中到沈阳向东北局书记彭真、陈云作汇报,把东北党委员会的全部关系及党费、档案等移交给东北局。中共满洲省委及其接续组织在完成了历史使命后,同全党一起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继续在中国革命史上书写着灿烂篇章。

今为培养民族精神阵地

传承红色基因

1984年,沈阳市恢复文物管理办公室,成立了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在文化领域工作了30余年的张宏发被任命为第一任馆长。

“当时福安里胡同里一共有两趟民房,都是同样的建筑风格,满洲省委旧址是其中的一栋。文管办决定修缮满洲省委纪念馆时,还有百姓居住在旧址里。”在张宏发的记忆中,满洲省委旧址并没有重新翻建,只是在完成动迁工作后,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单的修缮。而他的任务,则是把前期搜罗到的有关满洲省委的资料归档整理,并带领工作人员尽快将修缮一新的纪念馆对外开放。

沈阳的这个地方可以去逛逛 中国第一份抗日宣言从这里发出


1985年10月1日,该馆正式对外开放,一杯一盏,正是当年的布局。

实际上,刘少奇旧居的原址位于沈河区惠工街四段宏业南里2号,也是一栋硬山式青砖灰瓦民宅。

1929年7月到1930年3月,刘少奇担任第五届中共满洲省委书记时便在那里居住。而满洲省委纪念馆中的刘少奇旧居,是张宏发照着宏业南里2号的样子复刻过来的。1992年,沈阳市政府决定将刘少奇旧居按原貌重建于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的北侧,即皇寺路福安巷。

“为了还原刘少奇在满洲省委工作期间真实的生活环境,旧居对外开放前,我老伴儿连夜缝制了那个年代的绣花枕头和被子放入展厅,后来刘少奇之子刘源到旧居参观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张宏发的眼中流露出自豪的神色。

沈阳的这个地方可以去逛逛 中国第一份抗日宣言从这里发出


2003年,沈阳市委、市政府对其进行扩建,2007年起免费对外开放。先后被列为辽宁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反腐倡廉教育基地、国家级抗战遗址、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把“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教育作为培养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任务,突出红色思想内涵,展览形式丰富多样,努力把纪念馆建设成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皆发挥了作为红色革命资源独特重要的作用,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心聚魂。

有空路过这里,请您也进来看看。这里,曾经写满英勇与担当,今日,它承载吾辈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梦想——奋斗不止,追梦不停。

多知一点

硬山式建筑

无论是满洲省委旧址,还是刘少奇旧居,两座低矮的砖瓦房穿起了盛京古城的红色韵律。在描摹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独特的魅力时,“硬山式建筑”多次跳入视线。那么,到底啥是硬山式?

硬山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形式。屋面仅有前后两坡,左右两侧山墙与屋面相交,并将檩木、梁全部封砌在山墙内的建筑叫硬山建筑。硬山建筑是中国古建筑中最普通的形式,无论住宅、园林、寺庙中都有大量的这类建筑,也是上世纪初沈阳民居最普遍的建筑形式之一。

来源:指尖沈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