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地名:达拉特旗吉格斯太乡

吉格斯太乡:位于达拉特旗最东部,乡政府驻地何家圪者,西距树林召镇60公里。吉格斯太,系蒙古语,意为有菖蒲的(湖)。因境内东柳沟畔曾有丛生草蒲的湖,蒙古语谓之吉格斯太淖尔,乡名由此而得。辖13个行政村,65个自然村。

大红奎:行政村。以辖村大红奎命名。位于吉格斯太乡北部。辖8个自然村。

何家圪堵:村。为吉格斯太人民政府和大红奎村民委员会驻地。圪堵,方言,为这一带村的通名之一,指较高地形(下同)。因一百多年前有何氏大户居此而得名。

大红奎:村。在何家圪堵南2.4公里。相传,清光绪年间建成一座庙,庙门上的横额书"大红奎"三字,村因之得名。

河头:行政村。因靠黄河而命名为河头。位于乡驻地东北6公里处。辖4个自然村,村委会驻周四圪堵。

梁家圪堵:行政村。位于乡驻地东6公里。1880年间,梁氏居此而得名。辖5个自然村,村委会驻梁家圪堵。

龚吉仁:行政村。位于乡驻地东南9公里。以先居的蒙古人名字称村名,曾讹为"公鸡林"。辖6个自然村,村委会驻龚吉仁(村)。

沟心召:行政村。沟心,系蒙古语"古西"的译音,语源自"国师",是从事佛经翻译的喇嘛称号。清咸丰年间,有一位古西职称的喇嘛在此建一座小庙,故称古西音召。村以庙名。辖9个自然村,村委会驻布日德,系蒙古语,指绿洲,因座落在草泽附近,故名。

孟太圪卜:行政村。位于吉格斯太乡西南部。孟太,系蒙古语讹音,意为树木。圪卜,汉语,指洼地,泛用于村名。以驻地村得名。辖6个自然村。

柳沟:行政村。位于吉格斯太乡西南部。因地居东柳沟河畔而得名。辖7个自然村,村委会驻东沈家圪卜。

张义成窑子:行政村。位于吉格斯太乡西部。以驻地村命名。辖4个自然村。

辛二窑子:行政村。位于吉格斯太乡西部。以驻地村命名。辖2个自然村。

三卜树:行政村。位于吉格斯太乡南部。此地早年长有三丛树,故名。辖4个自然村,村委会驻召坡。

召坡:村。在乡驻地西南3公里。此地旧名"花陶勒盖",系蒙古语,意为(缓坡的)丘。清光绪年间于此修一寺庙,后由汉人建村,取名召坡,意庙坡。系三卜树村委会驻地。

十二顷地:行政村。位于吉格斯太乡北部。以驻地村命名(民国六年,山西移民于此建村,并租垦十二顷土地,故得此名)。辖3个自然村。

洋人圈子:村。在乡政府驻地北6公里。清末,外国传教士于此筑土围子,准备建教堂,但因当地人民反抗而未能建成,从此得名。

蛇肯点素:行政村。为蒙古语,蛇肯:羊粪,点素:芨芨草。位于吉格斯太乡西端。以驻地村命名。辖5个自然村。

召圪梁:行政村。位于吉格斯太乡北部。以驻地村命名。辖2个自然村。

召圪梁:村。系召圪梁村委会驻地,在乡政府驻地北11公里。清道光年间于此修小佛寺,取名"巴嘎庙",蒙古语意为小佛庙。清末建村,取名召圪梁。圪梁,方言,指一道丘陵。

资料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地名志(伊克昭盟分册)》(1986年11月)。2001年4月,伊克昭盟改名为鄂尔多斯市。

资料整理:黄翔,网名“阴山小虫”,包头市本土文化研究中心 秘书长、包头市九原博物馆 理事、包头烹饪餐饮饭店行业协会 副会长。读万卷书、行千里路、尝百般滋味,感悟文化,修行自己。

期盼赐教:这是30多年前的资料,如今的行政区划变动很大,若有网友知晓相关情况,是否可在下方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