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芯”!自主研發再獲突破,打破封鎖,自此不再受制於人

科技實力作為一國實力的核心,往往起著難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引領著各行各業的迅猛發展。中國一向在生產力上拔得頭籌,而在自主創新能力上,卻常常因為從前動盪年代所導致的實力差距而落後於他國。

當高科技掌握在其他國家的手中,中國卻無法一探究竟時,往往很容易陷入被動的局面,不僅要花費更多的金錢購買成品,還得承受不時的封鎖與打壓。

近幾年來特朗普針對於華為芯片的打壓手段,無疑更激發了國人的關注與不忿,如何打破外國公司對於芯片行業的壟斷局面成為了一個熱議的話題。

究其根本不外乎提升國產芯片的質量與水平,這也是面對強敵環伺的唯一方法。可是國產芯片雖然呈現良性發展的態勢,卻始終沒有突破性的“國產之光”出現,使人心焦不已。

然而近日從上海卻意外地傳來了令人振奮的好消息,由中微半導體生產公司創新性自主研發的5nm刻蝕機得到了業界的認可,將於明年正式大批量生產,為華為、蘋果等公司生產5nm的芯片!

此舉可謂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當業界的領軍人物還在為7nm芯片而絞盡腦汁時,中國卻在這一項技術上彎道超車,自此有了真正的“中國芯”,充分佔據了自主研發的主動權。

“中國芯”!自主研發再獲突破,打破封鎖,自此不再受制於人

一、攻克技術難關,實現輝煌逆襲

讀到這裡,或許你雖然為此而深感欣悅,卻不瞭解這項技術到底艱難於何處,要清楚這項技術的意義深遠,首先要清楚兩個概念,一是刻蝕機,二是納米技術。

何為刻蝕機?刻蝕機對於芯片的量化生產與製造而言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它是製造芯片的核心設備。

芯片的核心地位在高科技產業中毋庸置疑,任何智能型產品都是建立在結構複雜的芯片基礎上的。而刻蝕機則是製造芯片的工具,幫助人們分析、解構、建造芯片內部精細的脈絡。

一臺性能優越的刻蝕機對於芯片製造的輔助功能極其巨大,如果將一枚芯片放大一萬倍,你一定會為其中縱橫交錯、密密麻麻的結構所震驚,一枚只有指甲大小的芯片就能承載成千上萬的線路,而以真實的視力觀看,每一根交錯的線路都只有一根頭髮的萬分之一。

“中國芯”!自主研發再獲突破,打破封鎖,自此不再受制於人

在技術不足的年代,想要以人工處理這些線路無疑是頗費心力的,而優秀的刻蝕機卻使得構建過程行駛上了高速公路,有如工業革命中的機床工具,實現了芯片的流水化生產,大大提升了國產芯片的質量與效能。

而納米技術的重難點則在於體積單位的微小,1納米僅相當於0.1毫米的二萬分之一,換算到實物之上,用1nm的筆在一粒米上可以寫出10億個中國字。如此精細的功夫,輔以操控精準的刻蝕機,無異於如虎添翼。

技術的艱難更佐證了中國此次突破的意義重大,自此,中國芯片產業即將開始脫離對於外界的一味依賴,甚至能通過自己的技術接受國外的生意委託,進而獲取利潤,中國科技領域實現了自己的輝煌逆襲。

“中國芯”!自主研發再獲突破,打破封鎖,自此不再受制於人

二、自主創新,打破壟斷

中微在5nm芯片上的技術突破,幾乎等同於一次歷史性的轉折,而這對中國到底意味著什麼?

首先,這是自主創新上的一次巨大進步,曾經的中國芯片業始終無法完全脫離國外的“幫扶”,一切技術與資源都必須仰賴於購買。曾經行業內曾流傳的話為“除了水和空氣以外,其它全是從國外進口的”,不難聽出其中的自嘲與無奈。

就算是國內頂尖的華為,在設計出“麒麟芯片”後,也因為製作能力的不足而只能委託臺灣公司代為生產。受制於人,等同於將市場與利潤拱手相讓,國內的芯片公司雖氣悶卻無計可施,畢竟在技術上存在著深深的溝壑。

當國外開始研發7nm技術時,中國還僅僅只能研發28nm,這中間存在著質的差異,如同以冷兵器對抗熱槍熱炮,毫無勝算。

想要具備國際競爭力,必須從“中國製造”變為“中國創造”,如今5nm技術的問世,正是這一轉變實現的最佳證明,中國終於脫離了歐美市場的桎梏,佔據了技術的制高點。

這來之不易的捷報意味著中國終於有了核心技術的保障,打破了市場壟斷,如此一來,不僅可以減縮大量的外匯,還能夠為自己獲取利潤,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中國芯”!自主研發再獲突破,打破封鎖,自此不再受制於人

三、中國心造“中國芯”

取得如此大的技術性突破,中微公司功不可沒。在背後點燃星星之火的人,則是尹志堯及他的團隊。尹志堯作為高端人才,在未回國之前,始終在美國硅谷從事芯片應用研發。

傑出的能力與出色的科研思維幫助他一步步走上科研與人生的巔峰,他不僅是百億企業的副總裁,也被評為“硅谷最有成就的華人之一”。

如此一位行業巨牛,本可以留在美國安享福利,然而他始終懷有一顆報效祖國的中國心。

“中國芯”!自主研發再獲突破,打破封鎖,自此不再受制於人

2004年,他毅然放棄了美國的鉅額薪資與優良的科研環境,想要將自己的所知所學回饋祖國。

此舉遭到了美國政府的巨大阻力,畢竟尹志堯功底深厚,手握六十餘項發明專利,從業二十餘年,他的迴歸是中國的一大助益,卻是美國的一大損失。

在重重審查之下,尹志堯的設計圖紙、工藝設想紛紛被美國沒收,但他仍不願放棄,執意回國。

60多歲的他在中國重新白手起家,將一個三十多人的小團隊,發展為了今天的中微公司。

他說已然厭倦為他國做嫁衣的日子,該為祖國做貢獻了。

回國十餘年,尹志堯已超額完成了目標,在他的帶領下,中微不僅在芯片技術上實現了彎道超車,更憑藉自主創新申請了1200多件技術專利,站在了世界技術的前沿。

“中國芯”!自主研發再獲突破,打破封鎖,自此不再受制於人

“中國芯”的成功研發不僅是技術上的核心突破,同樣是華夏民族的靈魂凝聚,正是科研工作者們十年如一日的努力,才為中國奠定了這份技術自信、民族自信。

當我們曾經以外國的芯片為技術指標時,恐怕未曾料到,在短短數年內,中國就實現了絕地反超,脫離了受制於人的困境。今天的成就並不代表著止步於此,在未來的日子裡,中國必將進一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站在世界科技的頂峰!

文/枕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