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知名作家曹印龙新著《杏坛印痕》出版发行

(本网讯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 特约编审 唐根华)日前,中国上海知名作家曹印龙先生新著《杏坛印痕》一书,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已结集出版,国际公开发行。

上海知名作家曹印龙新著《杏坛印痕》出版发行

作者简介:

曹印龙,生于1958年8月,大专学历,户籍浦东新区惠南镇黄路村。工农兵学商均有体验,曾任南汇县交通局童车公司总经理,资历丰富。恢复高考制度后就读师范,从小学语文教师到中学语文教师,近40年教育教学经历;历任班主任、总务主任、校长助理、教导主任,区“科学生活”教研基地负责人。参与两项国家教育实验项目,微课程《蚊香的选购与使用》获国家级优秀奖;主持九项市、区教育实验项目及区教科研两个重点课题研究,多次获得市优秀实验项目及教育优秀论文二、三等奖。带教“三校生”高考,录取率达90%,获区教育局记大功奖励及区优秀园丁奖。以百余场村居委道德讲堂等教学实绩获区教育局记功奖励及镇2015“十佳好人好事”奖。

上海知名作家曹印龙新著《杏坛印痕》出版发行

作者曹印龙▲

曾在《解放日报》、《文汇报》、《上海少年报》、《南汇报》、《南汇社区教育》、《浦东社区教育》等报刊发表诗文,《师爱,中职班主任工作的灵魂》获师德征文活动区一等奖、市二等奖,汇编有《杏坛留痕》一书。散文《书香印记一甲子》获2017市农家书香征文活动优秀奖并入选《耕读新曲》一书;《家长里短话发展·满怀深情庆华诞》获2019镇社联会征文一等奖。编著有《家庭教育与亲子沟通》、《孝道文化》、《两性·夫妻·家庭》等书籍。忝列惠南文学社社员。

曹印龙《自序》:

白驹过隙,沧海桑田。去年九月,我离开从事了39年的教育岗位,正式退休养老。

退休之后,静下心来回顾自己的工作历程,产生了把自己还能找到的涂鸦文章收集成册的想法。这些文字虽不登大雅之堂,对别人也无所用处,然将之作为自己从教经历的一种纪念,觉得“敝帚”还应“自珍”,便将文集题名为《敝帚自珍》试印了十本分送友人。王汉荣老师认为“敝帚自珍”过于自谦,说在熟稔的教师圈子里,退休时出书为职业生涯作总结的,我是第一个,所以建议我改个书名;于是,我将书名改为《杏坛印痕》,加以重印。

我自6足岁入小学,三年级就遇上“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辍学两年余;待到复课闹革命的时候,学校召我们回去就成了小学毕业班学生。初中两年,高中两年,实际上也没有怎么学到知识。高中毕业回乡四年半后,欣逢恢复高考,从宁夏固原急急返家参加考试,才得以重新进入上海第六师范学校读书。1980年7月分配到黄路中心小学当一名语文教师。1997年9月,借调黄路成人文化技术学校,2000年于华东师大中国语言文学专业自学考试大专毕业,遂正式调入。1997年9月始,执教职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语文;2011年9月起,专司社区教育管理兼社区教育的教学工作,并开始在社区教育的教育教学研究领域试水,曾担任浦东新区社区教育“科学生活”、“保健”教研基地负责人,还在惠南镇各村居委“道德讲堂”教坛上广受村居民欢迎。

从小学语文教师到初中语文教师,一辈子基本上吃“语文”的饭,这主要得益于自己青少年时期的一段经历。停课闹革命的几年里,自己在根宝姨妈处“偷”书看了大量的中外文学作品;暑天里与小伙伴们躺在竹林里整天交流看书心得和讲故事;四年半的农耕生活中,边劳动边整天给大伯大妈们讲书中的故事。高中阶段,幸遇名师陈澍璟老师经常点拨,之后几十年中不忘叮咛我要勤于动笔,偏爱之情甚浓。所以,在感谢我的所有老师对我的培育之情外,尤其要感谢给我文学启蒙的根宝姨妈,感谢点拨提携我的陈澍璟老师。

本书“教思篇”中第一首短诗《站在神圣的讲坛旁》,是我在黄路小学执教时期唯一的作品,这是因为自己当时年轻浮躁而鲜有涂鸦,然而,它也肯定担当得起对自己17年普教生涯总结的重任。那是在1997年1月,我外出创收几年后重返教育教学岗位的第一个学期末,我用诗歌形式为全班学生写评语,在最后一个晚上合上评语本的时候,我忽然思绪万千、激情满怀,时过半夜12点竟毫无睡意,想自己满怀热情投入教育行列的热血青年,虽经17载风霜雨雪,仍不改初衷热爱教育事业,热爱自己的学生,遂挥笔而就这一诗章。

本文集内的教案和文章、报告、论文等,除了《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完善农民教育服务体系的实验》报告是退休之后返聘学校主持教科研的作品,其他都是在黄路成校——惠南成校执教期间所写。其中《众志成城,硕果累累》记录了我送学生进大学,教育局为我记大功,且被评为南汇区优秀园丁的业绩;《师爱,中职班主任工作的灵魂》是我十多年职校、中专班主任工作的总结,赢得了2008年上海市“为人·为师·为学”师德征文二等奖、南汇区一等奖,南汇区教育局为我记功的殊荣;《蚊香的选购与使用》微课程,让我意外得了个国家级的奖项;《听潮社区少年宫素质教育实践研究》、《城市化进程中新市民教育与培训研究》分获上海市社区教育论文三等奖、二等奖;《促进农村家庭教育社区化的实验》、《在社区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验》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实验项目。以上各文大多散佚于教育局内部出版的书籍与刊物中。退休前所著的散文《书香印记一甲子》,荣获2017年上海农家书香“我爱读书,我爱生活”征文活动优秀奖,并被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入选《耕读新曲:2017上海“农家书香”征文专辑》一书出版。

不怕别人笑话地坦白:就是从三年级开始接触中外文学作品起,我的心中一直有一个文学梦。然而多少年来,在校做一个好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催逼着我勤奋工作;在家做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的责任感、使命感,催逼着我尽力增加家庭收入;现如今人生已是一甲子,却事业无成,家庭“三好”肯定评不上,自己的文学梦想也未成。今编辑本文集,聊以补偿自己的心愿。

二0一九年十二月

书香印记一甲子

——曹印龙

今年八月,是我人生一甲子。年届甲子无财富,平生积累最多的就是书。之前,因为“狡兔”,千余本藏书散佚于“三窟”。去年,妻子说:作为你退休纪念,有什么要求提出来,我尽可以满足。我答:一间书房足矣。于是除了在儿孙“窟内”留下适合他们阅读的二百多本书籍外,其余的便被纳入了“耘乐斋”。

“耘乐斋”是一间十平米的斗室,南窗下是一张姜黄色的书桌,桌上一盏台灯和一尊奖杯,桌前一把红色的转椅。右手边是一堆“闲书”,墙上一幅山水油画。左手边是一排姜黄色的书柜,整齐地排列着千余本书籍。靠近门口是一只两人沙发。这就是我的书房,我便是“耘乐斋主”。

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书房,是我多年的愿望。因为在我小时候,读过几年私塾喜欢读书的爷爷总不忘对我进行文学熏陶。曾记得,垂髫之年的无数个夜晚,听爷爷讲“狸猫换太子”、“姜子牙垂钓”、“甘露十二为丞相”等故事。幼学之年,自己开始阅读,独自遨游于古今中外的文学海洋。多年来,闲暇时荡漾于书海,有感而发时写点“不登大雅之堂”的文字,成了我平生最大的乐事。

我的读书爱好的养成,要“感谢”那一场突如其来的“文化革命”。停课闹革命,中断了我二年级的学业。9岁的我,有三年时间流落社会。那时候没有电视,没有网络,无所事事的孩童,最喜欢去外婆家玩。一次,我偶然发现姨妈利用“破四旧”机会收藏在两只“打花桶”里的几百本中外名著,从此迷恋于“偷”书读书。无论是枕上、椅上,还是吃饭、如厕,只要有书就会读得津津有味。白天,捧着书本边读边走会不知不觉与电杆相吻;夜里,耳边响起鸡鸣三声才恋恋不舍地和衣睡下。夏天,与书友在竹园里纳凉交流,可以无视太阳早已西斜;冬天,拿纸笔在书本上圈圈画画,虽冰冻三尺却不觉饥寒。那时,我每时每刻都沉浸在书的海洋,真是“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复课闹革命后,我们直接就读六年级;常年的阅读,让我的作文在班上崭露头角……

我爱读书,因为我相信画界大师李苦禅的名言: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我拼命复习停顿了五年的课业,进入了师范学校。在教育岗位三十九载,其间,我凭借着自己广泛涉猎的功底,摒弃了教育系统内的“三结合”提升学历的途径,自信地参加了华东师范大学中文专业的自学考试并得以顺利毕业,并完成了从小学语文教师到中学语文教师的华丽转身。这多年的大量阅读,就像树杈上的芽儿,在人生这棵大树最壮硕的时候,生出了嫩绿的枝叶——成就了我作为语文教师的一生。

夸美纽斯有一句名言: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几十年来,读书一直给我智慧和能量。在工作中,我曾将一个30人的“三校生”高复班送进大学27人,并由此获得了南汇县优秀园丁奖、记大功一次的荣誉。我曾将中职教育的酸甜苦辣,凝聚成《师爱,中职班主任工作的灵魂》之论文,获得2008年“为人、为师、为学”师德教育征文上海市二等奖、南汇区一等奖。之后,广阔的社区教育舞台,给我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会。课堂上,我声情并茂的表达,灵动机敏的肢体,带动着学员一起神思飞扬;课堂外,我专注于社区教育教科研课题研究和实验项目的开发,制作的微课程曾获得国家级优秀奖,多项教科研课题研究和实验项目曾获市、区级各等奖项,也曾担纲浦东新区社区教育“科学生活(保健)”教研基地业务领导工作。

读书不仅给我智慧和能量,书香还润泽着我的心灵,让人生的意境更加高远。

鲁迅否定自己是天才,说自己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写作上。我更不是天才,连偶尔打打扑克和麻将都是孔夫子搬家。我深切地感受到只有书籍才是童叟无欺的,只有读书才是愉悦的,所以,我唯有买书,唯有读书。过去,逛书店为一乐事,以藏书为荣。如今信息社会,我储存了诸如“语文新课程资源网·大主题阅读”、“微信读书”等读书网址,手机成了流动的“耘乐斋”。零星余暇里,打开“微信读书”,中外各类名著应读就读;打开手机浏览器“小说”网页,热门的网络小说任你随意浏览;从而,每天一小时阅读得以根本保证。

雨果曾经说过:“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当今的社会,充斥对金钱的贪欲和人心的浮躁,别人怎么想我管不着,而我从来只羡慕这样的人生——千百年后的人们能记得在某时某地有某人曾经活过。人要活到这个境界,必须要在有生之年为后世人类留下一点自己的精神财富;人要活到这个境界,他的人生也必须是要有理想、有追求的,因为只有有追求的人生才是宏大而充实的人生。

此时此刻,我坐在“耘乐斋”里沉思,发现自己的人生一甲子刻满了书香印记,发现自己至今仍童心未泯梦想未灭,仍坚信有梦想才能不断前行。临近退休的我许下心愿:退休以后,将全身心以读书为乐,以“耕耘”为乐,不敢奢望能为后世留下点什么,但起码要使自己的晚年生活“书香”四溢。

上海知名作家曹印龙新著《杏坛印痕》出版发行

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特约编审唐根华(左)祝贺曹印龙《杏坛印痕》新书出版▲

上海知名作家曹印龙新著《杏坛印痕》出版发行

上海知名作家曹印龙新著《杏坛印痕》出版发行

上海知名作家曹印龙新著《杏坛印痕》出版发行

上海知名作家曹印龙新著《杏坛印痕》出版发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