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我们该怎样学着做父母

不做作业母慈子孝,一做作业鸡飞狗跳,这个描述太形象了,相信很多家长看到都是会心一笑,而且不自觉的会脑补出一些画面…作为曾经的咆哮家长之一,我更是深有体会!看到孩子战战兢兢,说啥都不明白的样儿,我也心疼!过后想起自己怒目狰狞的样子,我也懊悔,但是就是忍不住那一股火!可孩子真听进去了吗?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不再喜欢大人所说的,更多的想有自己的一片天地。特别是到了青春期的孩子,他们不会再听你讲的那些道理,更多的是叛逆!遇到问题你找他坐下来一起聊聊,想看看他内心是怎么想的?他的不耐烦写在脸上,当然你也问不出东西。怎么样让孩子愿意坐下来解决问题呢?《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我们该怎样学着做父母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书给了我们答案,该书由国际著名亲子沟通专家阿黛尔.法伯(Adele Faber)和伊莱恩.玛兹丽施(Elaine Mazlish)合著,1980年首次出版,长距家教类图书各大排行榜榜首,出版近四十年长销不衰。这本书已让全球数百万家庭收获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快乐的家庭氛围,将帮助孩子最终成为独立、自强,充满爱心和责任感的人。

01 走进孩子内心世界,先学会情感回应

相信很多人的童年都会有类似这样的经历。“爸爸,我今天不想去上学了?”,不上学你干什么去,你又怎么了?“妈妈,我这次考了95分,比我同桌考的多哎,怎么不跟你班的第一名比啊,离满分还有好几分呢,是哪错了”…每当孩子想向父母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时,父母总是以一种出乎意料的方式进行回应,生生的让你没了对话的心情,好像他们永远也感受不到孩子的情绪。这些情况的发生其实都是缺乏情感回应的表现,我们都没能了解到对方想表达什么,就匆匆的给出了自己的结论。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我们该怎样学着做父母

孩子更多的是想你对她的情感做出回应

临床心理学家乔尼斯.韦伯曾提出一个概念-童年情感忽视,指的是一种由于父母没能给予孩子足够的情感回应所造成的创伤他认为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可以从父母那里得到反馈和回应。如果父母选择情感忽视,孩子发出的信号没了接收端,更像是一种无形的精神损害,这种损害虽然无形,但伤的更深。当然我们家长肯定不是故意忽视,而是不自觉的本能的直接进行了回应,这本书中给出了方法和生活中的实例,教我们做好情感回应,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

安静专心地倾听让孩子知道你是尊重他的感受的,用简单的词语回应他们的感受拉近你们的距离,说出他们的感受是帮他看清感受,而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则是递进了你俩之间的关系,让小小的他知道,原来父母是跟我一边的。灵活运用这些方法,你会让孩子感觉得到他所有的感受都是被接纳的和尊重的,这样的话我们才能拉近与孩子的距离,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02 帮助孩子面对他的感受后,多进行有益的引导

我们通过方法让孩子知道所有的感受都是被接纳和尊重的,孩子能够在我们这获得反馈和回应,孩子越来越喜欢和我们进行沟通,这无疑拉近了我们与孩子的关系,这就为我们多进行有益的引导打下了基础。在亲子关系中,教导孩子的言行符合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是一项令家长抓狂的工作。“饭前洗手,随手关门,书包要收拾,别咬手指头,别在家乱画,别乱扔垃圾…我们总是这样命令孩子去做或不做那些我们认为该的事,可问题是孩子知道吗?他们可不在意这些,我们花大精力去调教孩子,符合社会规范。但我们越是强制,他们越是反抗。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我们该怎样学着做父母

亲密关系时的引导最高效

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需要鼓励孩子同我们合作,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方法让孩子和我们配合,而不至于伤害他们的自尊,也不会让他们有逆反的心理,需要找到一种方法可以让家长少付代价,又好操作。毕竟孩子是在成长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他们的感受,这不是妥协,这是为最终结果负责任的做法。书中结合大量案提供了五个技巧,并且每个技巧都有生活类的漫画做指导,更有助于应用和理解。看上去和非暴力沟通有些相似,但里面的“用简单词语表达”和“写便条”对孩子而言更易于接受,因为孩子在面对这两项时,更多的不用去关注父母的态度和情绪。当然不是每一个技巧都适用孩子,也不是每个技巧都适合自己,这些技巧也不是每次都见效,但是这五个技巧帮助我们和孩子建立起互相尊重的平台,而互相尊重正式合作的开始。

(1) 描述:描述你所看见的,或者描述问题

(2) 提示

(3) 用简单的词语表达

(4) 说出你的感受

(5) 写便条

03 鼓励孩子自立,帮助他成为独当一面的人

我们走近孩子的内心世界,帮他们确认自己的感受,建立起信任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益的引导,我们为什么这样做?想来天下父母教育培养孩子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希望他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就算离开父母后也能够独立生活,并且具备追求幸福的能力。如何帮助孩子成为一个自立的人?中国的那句古话说的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是让他们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让他们亲自经历各种问题带来的挣扎,让他们在自己的错误中得到成长。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我们该怎样学着做父母

放手,让她自己飞,放手,让她自己去面对!

我们在电视里可看到过这样的画面:当幼鹰到足够大的时候,鹰妈妈便把巢穴里松软的铺垫全部扔出去,这样幼鹰们就会被树枝上的刺扎到,不得不爬到巢穴的边缘,而此时,鹰妈妈就把它们从巢穴的边缘干下去,这些幼鹰开始坠向谷底时,它们就会拼命地拍打翅膀来组织自己继续下落,然后它们的性命保住了,因为它们掌握了作为一只鹰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本领—飞翔!鼓励孩子自立,做父母的除了要以身作则,更要创造条件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当然这里的条件并不是要去报什么“成长夏令营“之类的,而应该是在身边日常小事上做起,让孩子成为有责任有价值的人,多让孩子依靠自己,去解决问题。

这本书中提到了鼓励孩子的自立的六个技巧,当然作者也承认这六个技巧并不是唯一鼓励孩子学会自立的方法,我们听他们的感受、分享我们的感受,邀请他们和我们一起解决问题,所有这些都是在鼓励他们自立。

(1) 让孩子自己选择

(2) 尊重孩子的努力

(3) 不问太多问题

(4) 别急着告诉他们答案

(5) 鼓励孩子善用外部资源

(6) 别毁掉孩子的希望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选取亲子关系中最为常见的场景,告诉父母同孩子沟通的珍贵方法和技巧,使父母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消化,并学会沟通,把和孩子的矛盾化解于无形。书中汇集了父母们常见问题和作者的答案,既是应用案例,也是父母随时学习的最佳参考书。该书已经被无数中国父母证明:拥有这本书,家长将结束与孩子的冲突。是非常值得学习和经常学习的书,值得每一个家庭都拥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