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不好?谦虚一定是美德?所谓优秀与成功,这几点你该看透彻

我们几乎已经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要承认我们的阴暗面,需要勇气,要接纳我们的阴暗面,更需要勇气。但是你知道吗,

发现、承认、接纳我们的优点,同样需要勇气要使我们充分发扬我们的优点,更需要勇气

1. 不要被商业社会偏好“绑架”

我身边有很多人为自己的性格而烦恼——他们是内向的人。

他们从小就被家人数落:“你实在是太内向了。” 在学校里,同学都觉得他们是“怪胎”——很少跟同学们一起玩,总是一个人坐在那里看书或者写写画画。上了大学,那些外向的同学都忙着各种社团活动,而他们常常只在教室、寝室、图书馆三点一线

后来,好不容易进入社会了,本来以为总算能够靠实力和学识赢得赏识,结果却发现,不善言辞不热衷于表现的自己,根本就没有被上司发现。而那些侃侃而谈、热情友好的外向型新人,很快被伯乐发现,进入职场发展快车道。

内向不好?谦虚一定是美德?所谓优秀与成功,这几点你该看透彻

林肯也是内向性格

于是,这些内向者开始努力学着做一个外向的人。他们学着跟人嘻嘻哈哈,学着八面玲珑,学着乐观开朗,学着跟别人一起聚餐喝酒,学着好好“表现自己”。这种刻意练习的确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也一度让别人以为他们就是外向开朗的人。但是慢慢地,他们开始喘不上起来,变得疲惫不堪

这就是这个商业社会带给内向者的困惑与压力。商业社会要求人们要善于交际、善于沟通,要乐观开朗,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外向的性格才是“好的”,内向性格是“不好的”

本来,性格并没有好与坏之分,每一种性格都有其相应的优点。但是,内向者的性格优点,不但没有被肯定,反而还不断被“诟病”。然而,那些否定内向性格的人,他们只不过是放大了商业社会对外向者的喜好放大了内向性格的缺点,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内向者的优点

请不要继续再被这种价值观“绑架”和“欺骗”了。很多优秀的人,他们都是内向者。

内向不好?谦虚一定是美德?所谓优秀与成功,这几点你该看透彻

“喜剧之王”周星驰也是内向者

内向者虽然有一些缺点,其优点不容忽视的:他们善于深度思考;他们有同理心体贴他人;他们讨厌滥交、对朋友忠诚;他们心思缜密善于倾听,是理想的领导者……

然而,社会主流价值观没变的当下,勇敢地肯定内向是自己的优点、坦然地接纳作为内向者的自己,需要勇气,因为这是在与大多数人的“辩论”。只有我们正视和接纳了自己,我们才没有必要强迫自己做外向者,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道路。

股神巴菲特,他就是一个典型的内向者,他也不善言辞、不善社交,第一次约会居然是开着一辆二手的灵车去的。就是这样一个在很多方面都不着调的内向的家伙,他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赚钱,却非常着迷也非常有天赋。

巴菲特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之后,随着事业的发展,他面临着一个非常大的难题——他需要当众演讲,这对于当时的他来说简直是地狱级别的挑战。

巴菲特从来没有企图让自己像一个外向者一样生活——他才不要被“绑架”呢,他知道当众演讲是自己的弱点,那么,有针对性地训练就行了。于是,他报名参加了卡耐基的当众演讲培训课,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训练,他做到了。巴菲特说,要是当时他没有遇到卡耐基,那么,他的人生可能会不一样。

内向不好?谦虚一定是美德?所谓优秀与成功,这几点你该看透彻

2. 不要被传统“绑架”

当被问到“你有哪些缺点?”时,我们能够一下子列出一大串形容词:暴躁、焦虑、没耐心、不专注、不爱干净、爱吃零食、贪玩……。

我们之所以能够“毫无压力”地列出这么多描述自己缺点的词语,一方面是“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观念培养了我们深刻剖析自己缺点的能力;另一方面,则是受到了当下“学会接纳你的缺点”的观念的鼓励,所以我们似乎能够轻松地说出自己的缺点。

但是当我们听到“告诉我你的优点吧”的时候,我们很多人就开始羞羞答答扭扭捏捏:“额,我有责任心、我很上进、我很好学。”基本上就是那么几个,这种回答模式,很符合我们“谦虚”的要求。

内向不好?谦虚一定是美德?所谓优秀与成功,这几点你该看透彻

我们的传统告诉我们:要学会谦逊。于是很多人,理所当然的认为,我们不要做出头鸟,不要谈自己的优点,我们就老老实实地做一个普通人就够了。不光我们中国人,日本人以及很多欧美人也是这样。在《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一书中,心理咨询师黛比·福特写道:

我总觉得做人应该收敛一点,不要轻易张扬,却没有意识到,正是这样的态度让我的许多天赋都埋没了。

我们的潜力是无穷的,你不给自己正向的肯定,你根本就不知道你能够有多优秀

都说“乱世出英雄”,那么,生活在和平时代的我们,会怎样呢?《搏击俱乐部》里面的泰勒·德顿分析地很有道理:

我们是被历史遗忘的一代,没有目标也没有地位,

我们没有世界大战,没有大萧条,

我们的大战是心灵之战,我们的大萧条,是我们的生活。

内向不好?谦虚一定是美德?所谓优秀与成功,这几点你该看透彻

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我们注定成不了历史留名的“英雄”,我们最大的敌人,就是我们内心的冲突

我们的大多数,都没有什么“英雄精神”,正如《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中评论拿破仑的一生时说的:

在那些被称为英雄或伟人的人中,只有推动了人类进步的人才真正值得我们尊敬。在他们非凡的事业中,只有顺应人类进步所做的事,才真正有价值。

那么,我们真的就不能做点什么了吗?我们真的就只能过着这种“广告诱惑我们去追求豪车华服、干自己憎恨的工作、挣钱买自己不需要的狗屎”的生活吗?

的确,我们可能不能成为青史留名的英雄和伟人,但是,既然“我们的大战是心灵之战,我们的大萧条是我们的生活”,那么,我们就努力在自己的“内心冲突之战”中获胜在“有意义生活保卫战”中凯旋不就行了?

我们应该要勇敢地及早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真正的梦想。与其在中年的时候迷茫、困惑、焦虑、抑郁,我们不如在年轻的时候就更加全面而充分地认识自己,我们不但要接纳自己的缺点,我们更应该学会接纳自己的长处,我们要相信:我们身上应该而且本就拥有很多优点,只要我们专注在自己真正认为有价值的事情上,我们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真正的潜能。我们,要有野心

只要是人类能够表现出来的积极特质,都存在于我们心中,如果我们能够接纳这些特质,就可以在恰当的时候把它们表现出来。

内向不好?谦虚一定是美德?所谓优秀与成功,这几点你该看透彻

3. 不要被“跟别人比”绑架

有一天早上,我在公寓门口看到一位朋友。我觉得他的样子很奇怪,他的脚步虚浮,左右摇晃。眼看着他要被前面的台阶绊倒,而他却似乎没看见一样,我赶紧追上去一把抓住他的手臂:“小心点,看着点儿台阶。”

他怔了3秒才缓缓转过头来看着我,眼睛却好像无法对焦,看了好几秒才看清楚是我,“哦,谢谢。”

“你怎么了?我感觉你的状态很不对劲。”见他眼圈青黑、脸色发白、神情恍惚的样子,我有些担心地问。

“哦,失眠,已经连续8天没合过眼了。”

我也没再多问,但是我却在内心琢磨:连续8天都没合过眼,显然不正常,极有可能有某种心理问题。长期失眠,能够让一个人彻底精神崩溃,严重的甚至会出现人格分裂——《搏击俱乐部》主人公的故事浮现在了我脑中,看来需要注意一下他了。

主人公是一位白领精英,他整整失眠六个月,没有一刻能够闭上眼,睡眠的缺乏,导致他神情恍惚,根本无法分清此刻是白昼还是黑夜。用剧中的台词形容就是“失眠让我如坠梦境,一切都很远,一切都是重复重复重复……”

后来,他意外地参加了一个团体互助活动,他在一个叫鲍勃的人胸口放声痛哭之后,却突然能睡着了——因为,他找到了一个发泄情绪口。

内向不好?谦虚一定是美德?所谓优秀与成功,这几点你该看透彻

晚上下班,我敲开了朋友的公寓门——我想,他也许也需要一个情绪宣泄口。

原来,他在老家的女朋友主动跟他提出分手,她喜欢上了另外一个人,而那个男生我朋友也认识——当年他们高中同班一个又丑又矮又穷的小子。而他的女朋友,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其实她根本就配不上我,她又丑又矮,家里穷,唯一的优点就是温柔体贴,但温柔体贴的女人多了去了。”

真正让他伤心的,不是失去了女朋友和爱情,他自身的条件非常好,可以很快开始另外一段感情:他不管是身高还是长相都一表人才;爸妈都是当地高干,典型的官二代,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养;毕业于名校,现在就职于一家头部互联网公司,工作能力强,前途一片光明。

他怎么也想不到,这么优秀的他,居然被一个“根本配不上自己的”女生抛弃了,而更让他觉得耻辱的是,她居然是因为一个各方面都比他差很多的人而抛弃自己。

这种不甘奇耻大辱打碎了他所有的自信优越感自我认同。这种痛苦,让他开始失眠,一连好久都无法入眠。

弄清楚真相之后,我尝试开导他:“你觉得你的各个方面有什么变化吗?”

他回答道:“自信心崩塌了,溃不成军。”

“我记得你以前是个很自信的人。”

“嗯。”

“能帮我分析分析你以前自信的源头都有哪些吗?”

“那当然,我从身高长相、学历学识,再到家庭条件都很不错。”他的回答跟我的分析差不多。

“我觉得,你的这些优势应该还在,你觉得呢?”

他似乎明白我想说什么了,沉默了良久,再次开口:“嗯,谢谢你。是我自己一不小心给自己挖了一个叫做‘跟别人比’的陷阱,把自己陷进去了,以后肯定不会再自掘坟墓了。”从那以后,他就放下了。

很多人,自己有很多优点,但是他们还是经常陷入深深的自卑和焦虑之中,原因就在于,他们总是拿自己跟别人比

结果可想而知——不开心、不幸福。不管你在哪方面多优秀,总是有人比你更优秀

,于是,在比自己优秀的人面前,会自卑。要是自己在某方面被“不如自己的人”打败,更是会不甘心,会焦虑,我那朋友就是个比较极端的案例。

所以,要真正地接纳自己的优点,还需要我们不要跟别人比,做好自己就行。跟别人比,导致自己自卑、焦虑,那是对自己不折不扣的暴力。

内向不好?谦虚一定是美德?所谓优秀与成功,这几点你该看透彻

综上,真正懂得生活的人,即便不被很多人赞美,依然坚定地相信“我能行”,他敢于说出自己的优点和梦想,他不盲目跟别人比,他坚定而专注地做自己。

愿你:温暖,坚定。

End.

我是小叶子,欢迎关注@小叶子读心理,一起透过心理看本质,成就温暖、坚定的人生。

【参考书籍】

《内向者的竞争力》,谭云飞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黛比·福特著,严冬冬译,吉林文史出版社。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吉野源三郎著,胁田和绘,南海出版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