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中小學何去何從?華二初中事件反映了民辦中小學的“心虛”嗎?

升學幫


九年義務教育階段,民辦學校的存在就是一個異類,甚至是矛盾的存在,如果說幼兒園階段和高中階段不屬於義務教育,出現民辦學校還可以理解的話,小學初中階段本身屬於義務教育屬性,還允許民辦教育的存在就讓人感到不可思議了:

1、民辦學校屬於營利性辦學,要有收益才能繼續,與義務教育屬性矛盾!

很多人說人家美國私立學校大行其道,比我們多太多了,但是不要忘了,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美國是不存在九年義務教育這一說法的!我們的義務教育具有強制、免費屬性,之所以是強制其實就是為了實現全民教育,所有人都可以公平的接受教育,也就是說大家的起點是一樣的!


而民辦教育是通過自身的資金實力把最優秀的老師聚集到一塊,他們是以盈利為屬性,既然想要盈利,就必須想方設法把最優秀的師資量、最有水平的生源聚集到一塊,在這個前提基礎下,民辦學校才能談生存!但是正因為如此,民辦學校的存在就打亂了本來正常運行的九年義務教育體系,比如從各個學校裡通過高薪挖走優秀老師,招生方面通過提前鎖定生源,提供更優惠條件,把優質生源挖走!


公立學校最優秀的師資沒有了,優質生源也被民辦學校搶走了,最後你說公立學校教學質量不行,這算啥?

2、華二事件絕不是偶發事件,公民辦同步招生,生源搖號分配政策的陸續出臺,民辦教育將會逐步失去生存空間!

其實目前國家正在逐步推進的普惠性幼兒園政策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先例,以前很多的民辦幼兒園都是自由掌握定價權,什麼時候提價、提多少沒人管,但是成為普惠性以後基本上定價權就是政府說了算了,換句話說,民辦幼兒園的盈利空間收窄,而且加上後續配套的非營利性政策,民辦幼兒園後續發展不會再像以前那麼任性!


那麼對於中小學階段來說,也是一個道理,目前各地實施的公民辦同步招生,其實也是為了防止民辦幼兒園無限制收費,無限制拉攏師資,對於義務教育帶來的諸多不良影響!義務教育就是義務教育,如果一旦放開,可能並不會像我們想象的那麼美好!


比如像某些人說的那樣,民辦學校的存在對公立學校是一種壓力,從而逼著公立學校不斷向上進步,這種說法根本就是站不住腳的,因為這樣的說法否定了學生不分家庭出身一律平等的前提基礎,有錢人家的孩子可以選擇更好的學校,接受更好的教育,富的更富;而沒錢人家的孩子,則只能被動的接受公立學校的義務教育,這是哪門子平等?所以至少在中小學階段,民辦私立學校的存在一定是不合理的!


可以斷言,隨著公民辦同步招生政策的進一步實施,一定會有部分民辦學校撐不住而退出,或者改頭換面成為掛著民辦牌子的公立性質的學校,我想這是清理之中,意料之中的事情,不要讓教育淪為金錢的奴隸,還教育本來的公平屬性,通過體質的改革,提升教師水平,而不是改變教育公平屬性的方式來改革!


葛老師英語新智匯


對於這次華二初中的一封“致家長信”,“三味”從一位家長的角度來讀此信時,心裡有種不太舒適的感覺。

雖然,學校已就該信的不當言辭,已做出了道歉,但學校那種“私立(利)”的本質,卻不會因為“道歉”而改變

華二初中向家長髮出這封信的背景是“民辦和公辦學校同步招生”、“嚴禁跨區、掐尖招生”等招生新規的實施。

三味”個人理解,該信的直接用意是要讓該校片區中“計劃內”的“準新生“知難而退,從而為那些既有錢、又肯花錢、且成績又優秀的“優質生源”留個空位(學位)

可以說,沒有了優質生源,私立學校就意味著失去了生存和發展空間。

“劃片”、“同步”的招生政策下,為確保依然可奪得優質生源,私立學校可能會採取的對策是:

設法讓計劃內的“準新生”中的“劣質”生源自願知難而退,從而為本校留足學位,然後藉口計劃招生數未達指標,通過“暗道”引進“優質生源“。

一般情況下,目前的劃片招生還不能強制學生去哪上學。比如,某學生自願去某校就讀,且該學校也願意接收了,誰也奈何不了。

因此,“三味”認為,為確保公、私學校正真做到公平公正的“同步招生”,必須要進一步嚴格學籍管理制度,非本校“應招生”不予辦理學籍,或許還有一定的約束性。

我是頭條號“三味聊教育",力求用時代的眼光、理智的頭腦、友善的言語,與您一起聊教育那些事。感謝您的閱讀、點贊和關注,並期待與您共同探討本問題。


三味聊教育


今年,“民辦和公辦學校同步招生”、“嚴禁跨區、掐尖招生”等招生新規在一些地區開始實施。

就在上海小升初民辦初中報名工作即將開啟時,上海民辦華二初級中學官微發佈了一篇題為《到華二初中讀書,你真的想好了嗎?》的文章,建議家長在報名前先自我“掂量”一下,甚至還貼出了一張“自測表”。

華二初中在此時刻發佈這樣的文章,可謂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眾所周知,一些私立學校之所以能夠高質量快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賴於“掐尖招生”,那些成績優秀而且捨得花錢的“優質生源”,是一些民辦學校的制勝法寶。

現在,“民辦和公辦學校同步招生”、“嚴禁跨區、掐尖招生”等招生新規一旦實施,勢必影響到民辦學校的“掐尖招生”,優質生源少了,必然影響到私立學校的生存和發展空間。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華二初中的這封“致家長信”,其用意可能是要讓該校片區中“計劃內”的一些學生和家長好好地自我“掂量”一下自身的素質經濟承受能力等等,能夠知難而退,從而為那些優質生源讓出路子,騰出位子。

全民搖號,民辦中小學校想好了嗎?

招生新規是為了確保公、私學校正真做到公平公正的“同步招生”,確保教育公平公正。

面對招生新規,民辦中小學確實要想好了,充當好自己豐富辦學模式的角色,和公立學校優勢互補,共同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的繁榮與發展。

一家之言,不喜勿噴,歡迎評論,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