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幸福的秘诀是远离暴力

艾提·海勒申是一个犹太人,二战期间,她被关押在德国人惨无人道的集中营,遭受常人难以想象的残忍对待。可在她的日记中却写着,"

我不会轻易害怕。那不是我勇敢,而是我知道,他们也是人,我必须用心理解他们的行为。今天早上,那个性情粗暴的年轻盖世太保冲我吼叫,我没有生气,而是关心他。……。"

面对德国人残忍的对待,她没有心怀怨恨,而是看到了他们的软弱和害怕,用她如春风般柔和的语言去发现他们残酷背后的需要。这篇日记对后世的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启发了很多人认识到语言及表达方式的力量。

通过艾提·海勒申的故事,我们可以知道,和谐、幸福的生活并不和财富、环境成正相关关系,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用爱的眼光去看待。徐鹤宁说,当你生命充满爱的时候,你就没有时间去恨了。

《非暴力沟通》| 生活幸福的秘诀是远离暴力

生活中有一种人,他们总是可以轻松的处理各种问题,不动怒、不抱怨,遇到事情从不用暴力的方式解决。生活中也有另外一种人,他们总是不停的找他人的过失和麻烦,也觉得他人在找他的过失和麻烦,所以在处理事情时,暴力是他们的第一选择。

我们都渴望成为第一种人,渴望拥有一个充满爱、和谐和幸福的环境,这份环境外界并不能给我们充分的保证,那我们如何能在充满着鸡毛蒜皮的生活里拥有爱、和谐和幸福呢?

《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中就有我们想要的答案。

本书的作者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是威斯康星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同时也是国际非暴力沟通中心创始人,全球首位非暴力沟通专家。

在《非暴力沟通》中,卢森堡博士首先向我们揭示了暴力产生的来源并阐述了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接着向我们详细的介绍了如何在生活中运用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最后给我们总结了非暴力沟通模式。

01

暴力产生的来源

科罗拉大学心理学教授O. J. 哈维,在他的研究课题"语言与暴力的关系"中,结果表明:涉及道德评判类的词语使用频率越高,暴力事件就越频繁。

也就是说,大部分暴力的根源在于:人们忽视彼此的感受和需要,而将冲突归咎于对方。

2014年4月19日上午,温州苍南县灵溪镇发生了城管与民众的冲突事件,这次事件中多人受伤,事态还比较严重。类似的这种事件2010年也发生过,城管与民众的矛盾也一直存在着。若是城管能重视一下民众的需求,用另一种方式去管,事态会不会发生改变呢?

夫妻之间吵架,你说东,我说西,吵了很久都没发现双方说的根本就不是同一个问题。若是在大吵之前,夫妻二人都能好好的为对方的需求考虑一下,关系会不会就不至于那么糟糕呢?

《非暴力沟通》| 生活幸福的秘诀是远离暴力

我们太喜欢去评论别人了,"他怎么这么懒,你怎么这么爱说,他怎么那么爱管闲事,你怎么一点家都不当…….."诸如此类的话我们经常说,却一直没发现隐藏其中的价值观和需要。

你说他懒,无非就是希望他多替你分担一些,你需要他看见你的辛苦,需要表扬,需要支持。可是我们不会表达需要,张口就是"你怎么这么懒"。对方反口一句,"就你勤快"一来二往,一场争吵在所难免了。到头来都想不明白,吵得是什么?伤心之余,胡思乱想,他是不是不爱我了,他变了……

有时间伤心、生气、胡思乱想,不如学一学和谐幸福生活的艺术。想要熟练掌握这个艺术,你需要知道非暴力沟通的四因素分别是什么?

02

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

第一、观察

观察是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非暴力沟通并不要求我们保持完全的客观而不做任何评论。它只是强调区分观察和评论的重要性。

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人们将倾向于听到批评,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

观察:把我们看到的表达出来。评价:直接给看到的或者听到的下定义。

比如:你怎么总是忘记带钥匙?这就是一句典型的评价。"总是"这个词并不是很准确。当人们听到批评时,就会倾向于反驳。便会回答,哪有啊,我这一周不就忘了两次吗?

如果我们采用观察的方式表达就可以这么说,你这周有两次没带钥匙哦。把我们观察到的事实说出来,这样他们就会更容易接受。

非暴力沟通是动态的语言,不主张绝对化的结论,提倡在特定的时间和情境中进行观察,并清楚地描述观察结果。

第二、感受

感受是非暴力沟通的第二个要素。表达内心的感受,不仅可以促进亲情还可以改善工作。但是要区分感受和想法的不同。

A. 想法:我觉得我吉他弹得不好。

B. 感受:作为吉他手,我很郁闷和失落(感受)。

A. 想法:我觉得老板很卑鄙。

B. 感受:对老板的做法,我感到很伤心(感受)。

当我们说"我觉得",我们常常并不是在表达感受,而是在表达想法。

《非暴力沟通》| 生活幸福的秘诀是远离暴力

第三、需要

需要是非暴力沟通的第三个要素。需要也可以理解成感受的根源。别人的行为虽然会刺激我们,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根源。

当听到不中听的话时,我们有四种选择。一、责备自己 二、指责他人 三、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四、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通过了解我们的需要、愿望、期待以及想法,我们不再指责他人,而承认我们的感受源于自身。

比如:昨晚你没来,我很失望,因为我想和你说一些烦心事(需要)。

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往往会收到申辩和反击。此时,直接说出需要,就有可能收到积极的回应。但我们习惯了相互指责,看不到自己的需要和对方的需要,所以从现在开始练习表达自己的需要。

第四、请求

请求是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我们把自己想要的回应讲的越清楚,就越有可能得到理想的回应。

生活中最悲惨的事莫过于,你就在我面前,我们的心却相距万里。我们习惯于隐藏自己的真实需求,并天真的以为对方会懂,但往往事与愿违。所以,了解自己的真实需要并用具体的方式表达出来在生活中十分重要。

在掌握了非暴力沟通后的四个要素后,我们再回头看看那对吵架的夫妻。妻子:你怎么这么懒?丈夫:(想事实)我这周没有刷过一次碗,没有拖过一次地。(感受)有一点生气,她竟然指责我,又有一些愧疚,我确实做的不好。(需要)她想让我帮她分担一下家务,想得到表扬。(请求)今天的碗我刷吧,你平时辛苦了。

这个例子其实就是生活里的小事件,换一种方式就换一种生活。《非暴力沟通》手把手教你养成这种四要素思维。

03

非暴力沟通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第一: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

大部分的人都是条件反射式地回应,听到批评时的第一反应便是反驳。所以非暴力沟通的第一步就是要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提倡先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发现自己感受背后的需要。

第二:爱自己

非暴力沟通主张培育对自己的爱。羞愧、内疚也是产生暴力的因素之一,当人们表现不完美时,便喜欢评价自己的行为,只看到需要未满足的部分。非暴力沟通帮助人们通过体会情绪和自我宽恕,摆脱羞愧、内疚、恼怒和沮丧等心理。

对自己的爱越是充盈,我们就越能用"选择做"来取代"不得不",成为一个生活里的艺术家。

第三、充分表达愤怒

非暴力沟通不是隐藏情绪,不主张忽视和压抑愤怒。相反,通过深入地了解愤怒,可以更好的充分表达内心地渴望。

表达愤怒的四个步骤:①停下来、呼吸;②留意我们的指责;③体会我们的需要;④表达感受和尚未满足的需要。

《非暴力沟通》| 生活幸福的秘诀是远离暴力

04

非暴力沟通模式

1.诚实地表达自己,不批评、指责

(1)观察

我所观察(看、听、回忆、想)到的有助于(或无助于)我的福祉的具体行为:

"当我(看、听、想到我看到的/听到的)……"

(2)感受

对于这些行为,我有什么样的感受(情感而非思想)

"我感到……"

(3)需要

什么样的需要或价值(而非偏好或某种具体的行为)导致我那样的感受:

"因为我需要/看重……"

(4)请求

清楚地请求(而非命令)那些能丰富我生命的具体行为:

"你是否愿意……?"

2.关切地倾听他人,而不解读为批评或指责

(1)观察

你所观察(看、听、回忆、想)到的有助于(或无助于)你的福祉的具体行为:

"当你(看、听、想到我看到的/听到的)……"

(2)感受

对于这些行为,你有什么样的感受(情感而非思想)

"你感到……?"

(3)需要

什么样的需要或价值(而非偏好或某种具体的行为)导致你那样的感受:

"因为你需要/看重……"

(4)请求

清楚地倾听那些能丰富你生命的具体请求,而不解读为命令:

"你是否愿意……?"

最后用土耳其诗人鲁米的一句话作为结尾。"在刺激和反应之间有一道缝隙,我在缝隙里看到光明,缝隙里有一片绿色的原野,我们可以在那里相遇!"

愿你我都是幸福生活的艺术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