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人比作秦檜二世,逝後諡號與檜相同,如此稱呼為哪般?

縱觀歷史上的奸臣數不勝數,其中最耳熟能詳的當屬南宋宰相秦檜,朱熹這樣評價秦檜

"秦檜之罪所以上通於天,萬死而不足以贖買"(《朱文公文集》),但在南宋有位罵名與秦檜相當的人物卻沒提到,他就是史彌遠,也被後人比作秦檜二世。他又是如何得到如此稱呼的呢,下面就不得不提及他的生平。

一、出身名門

史彌遠於公元1164年生於明州鄞縣,乃是孝宗朝重臣史浩第三子。相比於史彌遠的罵名,其父史浩可以說是聲名甚好,更是被授予太師一職,那麼為何史彌遠卻走上了奸臣的道路呢。

後人比作秦檜二世,逝後諡號與檜相同,如此稱呼為哪般?

雖然史浩位高權重,但史彌遠並不是全然靠其父才入朝為官的,其二十四歲就進士及第,更是得到了當朝宰相的賞識,認為其必定能夠大有作為。當朝皇帝宋寧宗更是非常賞識史彌遠,讓其作為太子的老師。如此按部就班順風順水走下去,史彌遠必定是一方重臣,怎料史浩在公元1194年病逝,史彌遠歸鄉服喪三年,喪滿回朝後只得到一個八品官職,這讓史彌遠覺得自身沒有得到重任,故刻苦鑽研官場以期升官。

後人比作秦檜二世,逝後諡號與檜相同,如此稱呼為哪般?

二、謀殺權臣

三年時間,史彌遠已經升至三品官職,晉升過於迅速導致其野心在不斷擴大。當時朝上韓侂冑手握實權,其更是為了穩固己的地位主張出兵北伐,大臣害怕強權不敢阻撓。開禧三年(1207)二月北伐失敗,消息傳回後朝上大臣惶惶不安,韓侂冑的威望嚴重下降,其派使者與金議和。金方要求拿韓侂冑的首級作為議和的籌碼,被韓侂冑所推卻。

後人比作秦檜二世,逝後諡號與檜相同,如此稱呼為哪般?

史彌遠卻感到機會到來,決定秘密剷除韓侂冑,自己取而替之。史彌遠先找上與韓侂冑有矛盾的楊皇后,當年楊皇后還是貴妃時宋寧宗想要立其為後,遭到韓侂冑阻攔,故楊皇后一直對韓侂冑懷恨在心。史彌遠找到楊皇后的義兄楊次山,讓其向皇后提出在面見寧宗時提議交出韓侂冑。又利用自己是太子老師一職,令當時僅為16歲的太子向宋寧宗入奏提議罷免韓侂冑。

後人比作秦檜二世,逝後諡號與檜相同,如此稱呼為哪般?

皇后和太子全部勸說宋寧宗罷免韓侂冑,但宋寧宗卻對其不予理睬。史彌遠清楚想要通過正當途徑除掉韓侂冑已是不太可能,於是決定鋌而走險,其與楊皇后假造宋寧宗的密旨除掉韓侂冑。史彌遠將密旨拿給時任統帥的夏震,夏震見到密旨曰"君命也,震當效死"。開禧三年(1207)十一月韓侂冑被殺於玉津園。

史彌遠見機行事,將朝上大權獨攬於自己手上,自此專相十七年之久。

三、矯詔立帝

當年協助史彌遠殺害韓侂冑的太子,於嘉定十三年(1220年)逝世。次年宋寧宗立趙竑為太子,而當時專政的史彌遠瞭解到趙竑對其手握實權感到不滿,於是準備潛謀廢立。他找到寧宗的侄子趙昀照料,嘉定十七年(1224年)寧宗病逝,史彌遠派人讓趙昀先進宮,再召趙竑進宮。在朝上史彌遠篡改寧宗遺旨為廢除趙竑太子封為濟王,立趙昀為太子,繼承王位。自此史彌遠完成太子的廢立,趙昀繼承皇位,是為宋理宗,史彌遠此後又專權長達九年。

後人比作秦檜二世,逝後諡號與檜相同,如此稱呼為哪般?

歷史都具有其兩面性,除以上提及史彌遠也做出過讓後世稱讚之事。宋朝曾爆發"慶元黨禁"一事,理學被定為"偽學",史彌遠當政後,為其正名,在朝上起用理學派官員,扶持理學發展,提升理學地位。

後人比作秦檜二世,逝後諡號與檜相同,如此稱呼為哪般?

(朱熹為理學派代表人物)

紹定六年(1233年)史彌遠病逝,自此其獨攬大權長達二十六年就此結束。宋理宗封其為衛王,諡號忠獻,與秦檜相同,這並不完全是偶然,應是討論諡號的官員認為其與秦檜相似。

當朝太學博士真德秀曾如此評價史彌遠:"金人慾多歲幣之數,而吾亦曰可增;金人慾得奸人(指韓侂冑)之首,而吾亦曰可與;至於往來之稱謂、犒軍之金帛,根括歸朝流徙之民,承命惟謹,曾無留難。"

後人比作秦檜二世,逝後諡號與檜相同,如此稱呼為哪般?

《宋史》在傳中形容其"迨寧宗崩,廢濟王,非寧宗意。立理宗,又獨相九年,擅權用事,專任儉壬。宋理宗德其立己之功,不思社稷大計,雖臺諫言其奸惡,弗恤也。至於為何史彌遠沒有被列入奸臣榜中,可能是後世的史學家考慮到其提升理學地位一事,遂未編入其中。

歷史的迷人之處就在於人物的善惡是非每個人心中都有不一樣的評判標準。

參考資料

《宋史》

《朱文公文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