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輕人,比你想象的還要窮

很多年輕人,比你想象的還要窮

很多年輕人,比你想象的還要窮。

近幾年,知乎上關於五花八門的消費貸討論熱度劇增。

25歲女身無分文負債累累怎麼辦?壓力好大!95年,負債7萬,很迷茫,求指導。93年,女,欠債20萬拆東補西,該怎麼樂觀的活下去?


提前消費,這個貌似很洋氣的事物,或許正在吞噬著本就捉襟見肘的部分年輕人,夢想未起步,祖國花朵的翅膀下卻墜上了鐵疙瘩。

正在刷抖音的村口大爺聽聞此事很是氣憤:消費貸款害人不淺呀,什麼時候開始年輕人花錢形成了貸款依賴?房子車子大眾消費可以理解,衣服包包日常支出也靠貸款?準備一輩子當負翁?!

負債消費這件事情,刀刃向內。

01


經濟的韁繩上曾經栓了三匹馬:投資、出口、消費,但投資和出口近些年得病了,投資這匹馬得了肥胖症,出口這匹馬被“逆全球化”閃了腰,於是,大家不約而同的把經濟跑馬的重任勒到了消費這匹馬的身上。

你菌爺的好友村口大爺說:“這邏輯乍一聽真是唬人,但抽著菸袋鍋仔細想想,人們的荷包不鼓咋消費啊”?

經濟下行嗎?收入不高嗎?沒有信用嗎?NO!這一切都不是問題,沒有人能阻止年輕人敢花的魄力。

當資產的高牆越築越高,那群沒有資產加持,無存款保佑,收入又是平均線上的部分年輕一族們卻要扛起消費的大旗嗎?

筆者半夜驚坐起!

我們很遺憾的看到,從2015年企業端和地方政府都在彎腰省吃儉用去槓桿的時候,廣大居民端部分年輕人卻在“消費主義”的浪潮下唱著“及時行樂”的快樂讚歌。

更有無良商家各種“貸”誘導,刺激攀比,營造包裝,散播炫耀價值觀,什麼美容貸,什麼校園貸;更有什麼XX貸。大爺的!在收入崴了腳沒趕上的現實下,超前消費這個美麗的陷阱卻正在吞噬部分年輕人的夢想。

所有當下越讓你爽的東西,未來的痛苦必將會加倍奉還。比如人性復讀機“抖音”,比如各種負債的提前消費;比如主動放棄獨立思考的“思想餵養”。

眼巴前的“爽”和長遠功成名就,不可能既要又要。

我們聽到太多太多的急功近利式的宣傳,曹德旺先生說的很對:“我們當前的問題是所有人的問題,大家需要一起過緊日子扛,一個都不能少”。

但市場依然有“及時行樂”的妖言:

消費能救經濟,光明正確;消費時代就要全面到來了;抓住消費時代才是未來企業的藍海;超前消費是一種時尚!人家歐美不買房,特別注重消費。


簡直要倒了。

我們一生中所面對的現實是,如果沒有重大機會降臨(概率幾乎為0),每個人一生所創造的財富是大致恆定的。那麼這就會直接決定一個問題,如果年輕時提前透支,那就意味著後續生命裡更加緊的日子降臨,而加槓桿負債透支更會加速這一宿命。

歐美消費主義的華麗外衣下,我們不能只看到他帶來的短暫“爽快”,債務陷阱是硬的,該還的時候一毛都不會少。

曾經我們看到太多的優質父母一心一意為子孫,省吃儉用,居民作為一個經濟單元在這樣的文化下,資產負債是越來越好看的。但如果消費主義盛行之後,我們將看到的是一部分家庭經濟單元的資產負債表正在變得惡化,或者部分年輕人將選擇不婚,以前結婚看人,未來結婚前可能先看的對方的信用狀況。

理解。畢竟,誰也不願意跟一個一堆爛賬的人在一起過日子。

02

2018年年底的金融調查顯示,90後的一大批年輕人平均負債10萬+,也就是在這經濟轉型的短短几年裡,我們眼看著年輕人從曾經的“月光族”進化到了“負翁族”,說句實在話,眼下部分年輕人的財務狀況確實十分令人擔憂。

當個人越來越趨近於“信用人”,公司化的個人,請一定一定要關注自己的財務狀況。就像一個公司剛開始的創業期,絕不是天天花天酒地就能夠幹成事的,年輕人要有創業期的定位與認知,浮華不是現實。

當進口豪車連連降價;當各種0元購充斥整個互聯網;當各種“貸”的大灰狼每時每刻的誘導你的上套;當消費主義陷阱的花環閃了又閃,作為年輕人請注意,請好好的關注自己能力的成長,多泡泡圖書館,儘早的結識一些你敬佩的人,多關注一下獨立思考的培養,一切當下的痛都會成為未來托起你成功的閃光點。

越是經濟轉型期,越是存量博弈期,社會財富的流動多會呈現出“此消彼長”的狀態,共贏少了,欺騙也就越多了。

就像降價促銷這件事情一樣,無非是把居民端的存款變為企業端的存款罷了,社會三大角色政府、企業、居民,三者財富之間的輾轉騰挪而已。當某一天,又高喊降槓桿了,大家應該最先想到的是誰要加槓桿,沒有破產製度的現實下,債務不會消失,只會轉移,而且是加個更高成本的轉移。

2019年你的收入大概率不會有明顯改善,而你的存量財富就是個人和家庭的護城河。但當你的存款,為了超前消費變為企業的救命錢,至於你收入下降了,債務提高了,日子過的緊了,人家才不管。

改革期,無共贏。

03


近幾年操盤手的一波複雜操作,造成的直接的結果:國企利潤上升、金融系統直接關閉影子銀行,槓桿全面下降、中西部三四線地方政府債務過關,中央財政厚實起來。而這些逆週期操作成果全面構成了我們當下降準。減稅降費的本質基礎。

但有一點是需要注意的,債務基本盤只是結構性的穩住了,地方政府撒歡負債的歷史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基建要講求有效供給了,錢花出去是要見到效益見到回頭錢的,企業端尤其是下游企業負債這幾年基本是有增無減的,上中游去產能生產原料價格猛漲,分走了一部分利潤,現在終端需求又差,再割掉一部分利潤,沒有利潤,拿什麼還債?

而經濟基本盤的這一現實,就是催生下游消費端企業產品各種貸的基本土壤,、房子、汽車、家電、美容院都是這個邏輯。

房子降價優惠,刺激消費是明顯的,好房子有錢人目前還是願意“多多益善”,但目前雖然一城一策了,各城市還是選擇羞羞答答遮遮掩掩的,畢竟容易捱罵。

大眾消費品這東西,有了就是有了,大家不會去“多多益善”,因為車子一家一輛差不多就夠了吧;空調,總不能一個屋子裝仨吧;手機剛買的華為,VIVO又出旗艦款了,都差不多吧不換了……

轉了一圈,商家會發現啥都沒有,啥都還是新鮮的年輕人是唯一的“沃土”,買不起嗎?0元購!幹不幹?

越是內心不安定的人,越是想依靠外在華麗包裝。

每個人都年輕過,每個人也都曾為了一些浮華躁動過,面對年輕人空虛不安分的心,商家認為是絕好的生意,對於年輕人自己何嘗不是一支很爽的“安慰劑”。

一拍即合中,債務輾轉挪窩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