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学生会成为心理问题的高发地?

据《光明网》2020年5月30日报道,近期徐州市相关高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9%的大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20%是轻度抑郁,7%是中度抑郁,2%是重度抑郁。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群体是一个心理疾病的多发群体,据调查大一和大三是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高发期。


为什么大学生会成为心理问题的高发地?

大学生,俗称为“天子骄子”,为什么会成为心理问题的高发地呢?分析一下,我认为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 青年期生理已经成熟,心理还未成熟,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

大学生活一般从十八九岁开始,这个时候青年的身体发育已经很成熟,但心理发育却还远未成熟。一般来说心理成熟应当已较稳定的世界观的建立为标志,这起码要等到二十五六岁的时候世界观基本定型。因此,这个时候的年轻人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就最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2、离乡背井,打破原来的生活舒适区,需要对环境的新适应。

很多孩子,从幼儿园到高中一直都是在父母的眼皮底下生活,早已经习惯了在父母关照下的生活模式。考上大学之后,很多孩子都是背井离乡到一个新的陌生的城市去生活、求学。从“依赖”到“独立”这本身就有一个断乳的过程。在一个新的环境中需要新的适应。


3、将社会差异巨大的孩子们集中居住,难免会产生性格习惯的碰撞与歧视。

目前大学内的住校制度本来是很好的,给大家统一安排住宿,便于管理,也便于形成一个集体的观念。但遗憾的是现代社会贫富差距太大,学生之间的消费很悬殊。各种不同家庭背景出生的孩子,会在性格及思想观念、消费习惯等各方面产生剧烈的冲突与歧视,这给本来就处在内心不稳定时期的青年带来更多的心理困惑。


4、在新的群体中,面临新的群体定位,会造成自尊心的严重挫伤。

作为“天子骄子”,大部分人在自己原来的中学同学中都是相当出类拔萃的“精英”人才。内心的自我定位往往都是比较高的,但很遗憾的是,一大堆的“精英”们聚在一起的时候,考试成绩不可能人人都是第一第二,因此,在新的群体里就面临着新的自我定位。这种从数一数二到“学渣”的变化,会对其本人的自信心、自尊心产生巨大的打击,会使其带来很大的挫败感。


5、追求友谊与爱情,会促使其心理崩溃。

青年正式荷尔蒙最旺盛的时候,也是内心最孤独的时候。因此,他们最需要友谊,也需要爱情。但对爱情与友谊的追求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尤其是对爱情的追求,更需要男女双方的共振,任何单方面的相思都不足以构成爱情。因此,求爱的过程被拒绝应当是最平常的事情。你有追求他人的权利,他人自然也拥有拒绝你的权利。但有不少青年却接受不了拒绝,被拒绝之后就会引发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还有因为与同性之间的友谊出了问题,造成嫉妒、破坏、攻击等各种心理疾病的也不罕见。


总之,因为各种问题,交织在一起就容易引爆各种心理问题。如何才能帮助大学生走出心理困境?这不但是每一个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者所要关注的问题,更是每一位大学生父母应当关注的问题。


因为高校中的心理辅导教师的配备数量严重不足,也不大可能会关注到每一位学生。而每两位家长大多面对的是一个孩子。因此,家长应当是更有精力去关照自己的孩子,而不用把心理问题都推给学校的老师。毕竟,万一孩子出了什么问题,对你来说是唯一的,对老师来说仅仅是万分之一。孰轻孰重应当一目了然吧?


但大多家长并非是心理专业的毕业生,怎么才能关心孩子呢?其实仅采用谈话的方法往往是很难深入的。“你近来好吗?”,“我还行吧”或者回答“马马虎虎”,然后,然后还能说什么呢?孩子心中有烦恼也是很难与你说的。这时候,怎么办?其实很简单,就是做一下心理测评。因为心理测评问的这些问题很深刻,针对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设置了方方面面的提问。从这些提问的回答中,就能够分析出应试者可能存在的方方面面的心理问题。并且标准化的心理测评,一般都是有常模可以进行参照比较,从而帮助你作出判断到底是哪方面的心理出了问题。


比如我们采用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它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郑日昌等专家研发的,包含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12个因子:(1)躯体化;(2)焦虑;(3)抑郁;(4)自卑;(5)社交退缩;(6)社交攻击;(7)偏执;(8)强迫;(9)依赖;(10)冲动;(11)性心理障碍;(12)精神病倾向。共计104个问题,测评时间约15分钟。可以说这是从各种各样的问题中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判断、进行比较,然后作出诊断。如果你需要测评,可以在公众号:第五层次开发(dwcckf)的历史文章中进行查询。


总之,大学生这个群体是一个心理疾病比较容易集中爆发的群体。要引起我们高度的、充分的重视。别人都可以不重视,家中有孩子正在上大学的你必须要重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