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座艙蓋不容小覷,俄軍現在都還沒搞定,蓋子上小物件有大用處

文/白夜

如今,軍事上的對比大多是紙上談兵,因為缺乏實戰經驗,做出的對比只能站在客觀的角度去評價,但有一點,武器的細節問題卻能體現其整體的製造水平。以美國的航母為例,暫不提其十萬噸的噸級差距,僅是核動力一方面就能體現整體水平,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我國目前的最先進的戰鬥機非殲20莫屬了,作為國產的四代隱形戰機,殲20的某些細節就能體現出其整體的製造水平,有一點我們已經和美國齊平,而俄羅斯的蘇式戰機卻還未搞定。

殲20座艙蓋不容小覷,俄軍現在都還沒搞定,蓋子上小物件有大用處

殲20“威龍”具備和美軍F-22“猛禽”戰機一樣的隱身性能和電子戰機能力,幾乎和其沒有任何代差,甚至在座艙蓋的設計上,殲20的水平已經領先世界。此前,在多次航展和軍演曝光的視頻中,軍迷們已經發現殲20的座艙蓋設計為改進型的一體化設計,這也印證了我國已經具有製造一體化座艙蓋的實力。要知道,一體化的座艙設計在國際空軍戰機體系中屬於高級別的設計水平,目前美軍的先進戰機F-22,F-35擁有,而俄羅斯最先進的蘇-57卻還是推進式的設計。

殲20座艙蓋不容小覷,俄軍現在都還沒搞定,蓋子上小物件有大用處

要知道,儘管滑蓋式和翻蓋式座艙蓋的技術已經相當成熟,並且被大部分國家的戰機運用,但這種方式的缺陷也是明顯的,那就是缺乏很好的密閉性,其接連的縫隙過大,會對飛行員的視野和戰機的隱身性能造成影響。不過一體式則不存在這種問題,一體式的設計會讓座艙蓋的密封性能更好,並且擁有極佳的視野通透和整體隱身效果。我軍的殲20就是在這種座艙設計基礎上,還增加了加強框,這種利用丙烯酸酯類材料和聚碳酸酯材料製作整體式座艙蓋的能力,目前只有中美擁有。

殲20座艙蓋不容小覷,俄軍現在都還沒搞定,蓋子上小物件有大用處

其次,殲20座艙蓋上的另一個小細節被軍迷們發現,那就是其座艙蓋上兩條對稱的彎管,因為就處於飛行員的頭頂上方,所以想不被發現都難。很多人認為其同樣是加固裝置,甚至有人認為是調節燈光的。事實上,這種彎曲的管子被稱為導爆索,也就是填裝了高爆破炸藥的材料,其作用是能在特殊情況下,將座艙蓋炸開以達到讓飛行員逃生的結果。座艙蓋的一體化設計固然是先進的,但電子系統總有出故障的時候,美軍先進的F-22就曾因電子故障打不開座艙蓋,最後不得已花費數小時鋸開。而殲20的這種設計便是為此考慮,其爆炸威力是設計可控的,不用擔心傷及飛行員,況且飛行員擁有一體化的頭盔保護。

殲20座艙蓋不容小覷,俄軍現在都還沒搞定,蓋子上小物件有大用處

除此之外,其整拋式的彈射裝置也是殲20的一大亮點設計,在緊急情況發生時,一體式座艙蓋會以極短的時間彈開,進而使飛行員進行彈射求生,可以避免來自彈射碎片的傷害。綜合來看,我們從中殲20的座艙蓋設計細節便能看出我國科技發展和軍工水平的提高,這也是“中國製造”的水平的體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