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雄起前的蒙古高原是一種什麼情況?

作者:陳二虎


成吉思汗雄起前的蒙古高原是一種什麼情況?


一、神奇的蒙古高原

神奇的蒙古高原,就是指自秦漢以來的漠北與漠南的遼闊的大草原,這裡自古以來就是北方各少數民族(遊牧與狩獵)的搖籃,也是他們縱馬拉弓的舞臺。

匈奴、東胡,鮮卑,烏桓,高車、柔然、突厥、回鶻、契丹、女真等都在蒙古高原興起,或者在這一地區建立過自己的統治,逐漸開發了我國的北方,創造了獨具特色的政治、經濟與文化,形成了奴隸制或封建制政權,由於遊牧經濟的不穩定性,加上北方各少數民族之間相互攻伐,還要與中原王朝發生戰爭,這些政權也是極度不穩定,像走馬燈似地你方唱罷我方唱,上演了獨具特色的歷史活劇。

隨著草原主人的交換更替,他們的名稱也在漢文史料中不斷變化,較早見於漢文史料的“北狄”就是匈奴與東胡。


成吉思汗雄起前的蒙古高原是一種什麼情況?

(東胡族)

大約公元前三世紀到公元一世紀末,匈奴族首先統一了大漠南北,征服了東胡、月氏、丁零等草原各部族,將不同族源、不同語言,不同發展水平的各部族歸於麾下,建立了一個與戰國七雄到秦漢王朝南北對峙的強大奴隸制政權,迫使戰國七雄的燕、趙等國在北部邊境修築長城,秦始皇統一中國,更是修築了萬里長城,憑此阻擋匈奴鐵騎的南下,隨之匈奴與中原王朝的和與戰成了當時重要的歷史事件。

漢高祖劉邦與匈奴的白登山之戰,衛青、霍去病對匈奴的反擊,飛將軍李廣,蘇武牧羊,李陵降匈奴以及昭君出塞等等,到後來匈奴分襲成兩部分,南匈奴附漢,北匈奴西去,又換了新的主人。

到了東漢後期,鮮卑人雄起,先後建立了北魏、東魏、西魏等政權,主宰了大半個中國。


成吉思汗雄起前的蒙古高原是一種什麼情況?

(鮮卑族)

二、信奉景教的克烈與乃蠻

隋唐時期,北方又成了突厥人的舞臺,隨後回鶻立國,契丹與女真更是建立強大的帝國,開始與中原王朝爭奪中原,也給留在蒙古高原的的克烈部、乃蠻部、塔塔兒部、蔑兒乞部、蒙古部等紛紛在廣闊的大漠興起,孕育了一場更加壯觀,震驚世界的輝煌。

這些部族有匈奴人、突厥人的後裔,又有東胡系鮮卑人的後裔,大家自成體系,各有領地。那麼,當時除了蒙古部族,還有哪些部族?

克烈部:就是《遼史》中的“北阻卜”,據《遼史》記載:“北阻卜”的首領磨古斯曾於大安八年八年(公元1092年)發動起義反遼,直到七八年後才平息下來,可見在遼代克烈部就很強大。

《史集》記載:“據說古代有個君王,他有七個兒子,膚色全都是黑黑的。”因此被稱為“客列亦惕”,居住在杭愛山與肯特山之間,也就是漠北的土拉河和鄂爾渾河流域,原回鶻汗國故地,是由六個部落組成的部落聯盟,實力十分強大。


成吉思汗雄起前的蒙古高原是一種什麼情況?


克烈部王罕的祖父叫“馬兒忽思”,曾與塔塔兒部發生衝突,馬兒忽思被塔塔兒人俘獲,獻給了金王朝,被釘到“木驢”上殺死。

著名元史專家韓儒林先生認為:克烈人似乎是最早西遷的室韋——達怛部落(九姓達怛)的後裔,由於幾百年來與突厥語種部落雜居,所以在習俗與語言諸多方面受到突厥人的影響,信奉景教,是統稱為蒙古人中的一支,與蒙古孛兒只斤部是近鄰。

乃蠻部:乃蠻部是突厥人的後裔,是南遷的黠戛斯部落,從葉尼塞河遷居蒙古高原西部,部族控制著阿爾泰山東西十分廣闊的領地,無論經濟還是文化都比蒙古部族先進,使用畏兀兒文字,與克烈部一樣信奉景教。


成吉思汗雄起前的蒙古高原是一種什麼情況?


據《史集》記載:“乃蠻部落及其君主都受人尊敬而又強大;他們有一支龐大而又精良的軍隊,他們的習俗與蒙古人相似”,其轄區包括今天的阿爾泰山、鄂畢河上游支流阿列依、察雪斯河兩河流域,額爾齊斯河一帶,北與乞兒吉思部比鄰,東與克烈、蒙古部落接壤,南達畏兀兒國邊境。

成吉思汗統一蒙古高原前,克烈的首領稱為太陽汗或塔陽汗,駐地平原附近,其弟不亦魯黑汗駐地在山區。乃蠻部長期與克烈、蒙古部爭奪草原的霸權,不斷髮生衝突。


成吉思汗雄起前的蒙古高原是一種什麼情況?


三、塔塔兒與三姓蔑兒乞

塔塔兒部:成吉思汗興起之前,塔塔兒部是漠北草原最著名的一個大部,塔塔兒部控制著呼倫、貝爾湖附近最富裕的草原,自唐代以來就是一個很強大的部族。

塔塔兒之名最早見於唐開元二十年(公元732年)突厥人所立的突厥文《闕特勤碑》,上面提到“三十姓塔塔兒”。

《遼史》中稱其為“阻卜”,《金史》稱“阻璞”,宋代稱之為“達怛”或“韃靼”,《史集》中說塔塔兒分為六部,“聲譽昭著、各有軍隊和君長的塔塔兒部落”,組成“兀魯思”,也就是“國”的意思,其中的“禿禿黑國兀惕部是塔塔兒部落中最受尊敬者”。

塔塔兒各部之間也經常相互爭鬥,並且與克烈部、蒙古部為敵,往往充當遼、金統治者鎮壓草原其他部族的幫兇,也曾經為了反抗遼、金政權的壓迫,以塔塔兒部為首與克烈、蒙古等部組成部落聯盟,由之,塔塔兒或韃靼曾經成為蒙古草原各部的通稱。


成吉思汗雄起前的蒙古高原是一種什麼情況?


蔑兒乞部:蔑兒乞部是蒙古語族部落之一。是《遼史》中的“梅里急”(密兒紀)。

遼道宗時,該部首領忽魯八參加了磨古斯發動的反遼起義,反遼失敗後,“梅里急長忽魯八等請復舊地,貢方物,從之”。

十二世紀後期,他們居住在鄂爾渾河至色楞格河流域。

《元史》中記載:蔑兒乞部“世居不裡罕哈里敦之地。其俗驍勇,善騎射,諸族頗憚之”。

不裡罕哈里敦即是不兒罕山,今蒙古肯特山,可見蔑兒乞的勢力範圍達到肯特山地區,是漠北強部之一。

《蒙古秘史》中襲擊成吉思汗的三姓蔑兒乞,極有可能是蔑兒乞的三個部落,《史集》中說蔑兒乞有“四個分支”,即兀合思、木丹、禿答黑鄰、只溫,其全稱寫作“兀都亦兒惕蔑兒乞惕部”。有關蔑兒乞的族源,有的說是漠北迴紇一個小部與其他遊牧民族混合而成;有的說是突厥語族;有的認為是“蒙古語諸部落之一”。


成吉思汗雄起前的蒙古高原是一種什麼情況?


四、五大兀魯思

克烈、乃蠻、塔塔兒、蔑兒乞與蒙古部族當時並稱草原上的五大兀魯思。

兀魯思,漢意為“人眾”或“國家”,與這五大兀魯思同時並存的還有幾十個部落(氏族),比較著名的還有汪古部、乞兒吉思部、斡亦剌部,巴兒忽部等部落。汪古部居住在陰山之北,他們自稱是沙陀人後裔,是替金朝守衛邊壕的;乞兒吉思部居住在葉尼塞河一帶;斡亦剌部居住在庫蘇爾湖以西,介於草原遊牧民與森林狩獵民之間的部民。

這些部落大小不一,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政治、文化也有差異,一些史學家將當時(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草原之前)分為“林木中百姓”與“有氈帳的百姓”兩大類,也就是森林狩獵的與草原遊牧的,也有一部分鄰近漢地的部落,已經開始定居生活。


成吉思汗雄起前的蒙古高原是一種什麼情況?


蒙古草原之北,西至鄂爾齊斯河,東起貝加爾湖,屬於森林地帶,居住在這些地區的部落被稱為“槐因亦兒堅”(林木中的百姓),其餘屬於遊牧民。

漢族人根據這些部族漢化程度的高低把蒙古草原上的部族分為白韃靼(熟韃靼)和黑韃靼(生韃靼)。《建炎以來朝野雜記》中說:“韃靼之人,皆勇悍善戰,近漢地者,謂之熟韃靼”,“遠者謂之生韃靼”,汪古部屬於白韃靼,蒙古部屬於黑韃靼。

成吉思汗從統一蒙古諸部到統一蒙古高原,然後走向世界。


成吉思汗雄起前的蒙古高原是一種什麼情況?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推薦:

娜木鐘原是蒙古林丹汗的大福晉,如何成為清太宗皇太極的妃子?

古代官職詳解:古代縣令和現在的縣長級別一樣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