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每個朝代定都的選址,是以什麼為基礎的呢?

在唐代之前,以東西對立為主,關中地區憑藉地理優勢,輪番上演武王滅股、秦翦山東六國、漢勝西楚、景帝定吳楚七國、北周收北齊等歷史進程。此時的都城主要在長安一洛陽一開封這條橫線上遷移。唐代之後,以南北對峙為主,如五代與十國、契丹與北宋、金與南宋、蒙古族與南宋、明與蒙古及後金、清與南明等。相應的,都城在北京一開封一南京一杭州這條縱軸上變遷。

在中國歷史上,每個朝代定都的選址,是以什麼為基礎的呢?

南宋是北宋滅亡後,宋室南遷在江南建立的政權。杭州成為都城後,也成為中國古代相對統一的政權下最南端的都城,同時也是經濟中心與政治中心合一的典型。但必須注意到,南宋是偏安政權,都城實現政治中心與經濟中心合一併不奇怪。如果是統一王朝,這種現象則可能是一種禁忌。在中國歷史上,就統一政權而言,國都建在全國經濟最富庶地區的例子並不多見,可能只有當時的東漢、西晉定都洛陽和明初定都南京,以及中華民國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等。漢唐時期的長安其實並非帝國的經濟中心,雖然關中也別富裕,但在漢朝河北河南一帶才是經濟最中心,隋唐以後更是往南方轉移。大多數歷史時期,存在著政治中心與經濟中心相分離的現象。東晉王導說過,古之帝王不以豐儉移都。出於穩定國勢和向外發展的需要,以並不十分富裕的地區作為都城,是一種常態。這樣才能保持經濟與文化的流動性,避免畸輕畸重,有利於整個國家的協調發展。以此觀之,即便再給南宋十個岳飛,也不可能收復中原。從歷史地理學的角度分析,從南宋定都富庶之地的那一刻起,就埋下了日後蒙難的宿命。

在中國歷史上,每個朝代定都的選址,是以什麼為基礎的呢?

政治中心與經濟中心必須分離,這是一條不成文的法則。但是,政治中心又與軍事重心必須重疊,這是另一條不成文的法則,歷代君王都謹守不違。稍有差池,就是血淋淋的教訓。兩者一旦分離,身處軍事重心的統帥若心懷異志,起兵相向,處在政治中心的帝王們就權柄堪憂。這種事歷史上已經發生過好幾次,比如唐“安史之亂”、明“靖難之役”等。這也從側面解釋了中原王朝都城隨邊疆形勢遷移的規律:邊疆形勢是中原王朝的防禦重心,即軍事重心所在。而軍事重心的改變,必然帶動政治中心的改變。漢唐都長安、北宋都開封、明朝都北京都是這一規律的具體體現。

在中國歷史上,每個朝代定都的選址,是以什麼為基礎的呢?

譚其驤教授曾精闢地提出都城選擇的軍事條件,即制內御外的性質和作用。內製與外拓是國家政權的兩項大事。國都選址必須是從全局來考慮,審時度勢,縝密考慮每一地區國防地理位置的得與失、優與劣。自1153年金海陵王定都中都(今北京市)之後,北京就成為中國北方乃至全國的首都,歷經元、明、清,迄今850多年,地位沒有第二座城市可與之比肩。中國三千年歷史也只有唐朝之前的長安能與之媲美。

在中國歷史上,每個朝代定都的選址,是以什麼為基礎的呢?

為什麼?用譚其驤的理論進行分析,北京作為帝國的優勢就特別明顯:一是在南北對立格局中,北方比南方有絕對優勢,都城必須在北方;二是唐宋以後,東北地區及蒙古高原的少數民族陸續興起,致使地處東北、蒙古高原和中原三大地區樞紐位置的北京城成長為全國首都。其實還有一個很大的經濟原因,京杭大運河頂端就是北京,其交通非常便利,跟南方的交通來往和吸收南方財富與漕糧比較容易。保守估算,從明成祖遷都北京起,再到蔣介石將南京定都為止,北京連續做了500年的首都。期間,儘管有遷都之議,但從無遷都之實。明英宗出征被蒙古人攜了去,不遷都;李自成破城在即,崇禎帝寧可吊死,不遷都;八國聯軍入京,慈禧、光緒“西獰”,不遷都…所以說,每一座都城的上位,都是應運而生的產物。沒有一座都城能夠隨隨便便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