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演講緊張的恐怖面紗,從根源上化解緊張

面對當眾講話、公眾演講,我們遇到最多的問題就是緊張恐懼。演講恐懼是與生俱來,是每個人都存在的一種正常的心理和生理反應。生理上本能的逃跑機制,在公眾場合心理角色轉換的缺失,以及自卑情結,都會讓人不受控制地緊張,或者感到很不舒服,覺得自己特別脆弱。與此同時,大部分人由於童年時代的經歷或者創傷後壓力綜合症的結果,長期的感受和注意交互影響,導致自己陷入恐懼-失敗-更恐懼的惡性循環中,從而形成了演講恐懼症。

揭開演講緊張的恐怖面紗,從根源上化解緊張

要想改變這一症狀,或者想成為一個真正的演說高手。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

第一,我們要改變對演講恐懼的認知。演講恐懼是客觀存在的事實。我們沒有必要為此遮遮掩掩,感到害羞或者不好意思。凡事會有解決之道,敢於正視問題是解決問題的前提。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借鑑森田療法,化解緊張恐懼。

第二,要突破惡性循環的怪圈。這一點的突破,多年的演說教練經驗告訴我,可以通過心理療愈的方法,從內心深處化解真正化解緊張和自卑,強大自己。

第三,提高公眾演說能力。緊張源自於對未知的恐懼,自信來源於實力!改變體驗是改變信念最好的方式!

我們常常學到很多化解緊張的技巧,那可不可以從根源化解緊張呢?

答案是肯定的。 在上個世紀初,日本東京醫科大學的森田正馬教授發明了一種舉世聞名的森田療法,用於幫助人們緩解緊張。當然也適用於演講緊張啦。它非常簡單,而又非常有效。 森田療法的基本治療原則就是“順其自然,為所當為”。順其自然就是接受和服從事物運行的客觀法則,它能最終打破精神交互作用,也就是我所說的惡性循環圈。而要做到順其自然,就要求當事人在這一態度的指導下正視消極體驗,接受各種症狀的出現,把心思放在應該去做的事情上。這樣,當事人心裡的動機衝突就排除了,他內心的痛苦就消失了。

揭開演講緊張的恐怖面紗,從根源上化解緊張

演講緊張是正常的自然現象,對於演講者來說,過度關注緊張會強化緊張。接受演講中會出現緊張這一客觀現象,不去過分關注它們,這就叫做“順其自然”。而把精力放在對演講本身的正常準備上,這就叫做“為所當為”。如果你過度緊張不能自控,那就停止演講準備,給自己一個緩解的時間。建議:你可以問自己這幾個問題:我那麼緊張是不是因為我想索取的太多而給予的太少?我為什麼一定要做這一場演講?我能為觀眾帶來點什麼? 信念改變,注意力開始轉移,緊張內化為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