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餓死,不要怕!

所有人都被教導,也在教導別人該怎樣去活著:“你要用功學習”、“你要努力賺錢”、“你要認真工作”、“你要結婚生子”、“你要養家餬口”……在這許許多多的要求中,生存是人在世上的第一要務!要想活著,需要一定的物質,當錢幣成為了一般等價物後,有錢就有了物質的保障。

世間有如顏回者“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也不改其樂”,也有如和珅、嚴嵩、楊國忠者,“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既然簞食瓢飲就能養活人,那麼人為什麼還要大肆斂財呢?——因為恐懼。人有對於未來,對於無常的恐懼,也就是怕不能活下去。錢財的累積可以保障生活所需的物質,可以保證人未來的吃穿住用行,滿足人的生活需求,讓人擁有安全感。這也是馬斯洛需求的第一層次。

於是帶著對“好好活著”的期望與恐懼,人們想盡了辦法賺錢。“世人慌慌張張,不過圖碎銀幾兩,偏偏這碎銀幾兩,能解世間萬種慌張。”車貸、房貸、奶粉錢、化妝、保養、奢侈品……有錢成了人最大的底氣,沒錢讓人無限焦慮。但“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物慾的滿足真能讓人就此超脫嗎?年薪十萬的仰望著年薪百萬的,年薪百萬的嚮往著年薪千萬的,然而家財萬貫的馬雲卻說“他對錢不感興趣”。自己無法企及的卻是別人不屑一顧的。因為層次不同,需求不同。可見財富並不是讓人幸福的唯一條件,很多人反而因為對物慾的過分追求勞心傷身,耗盡生命的精氣。

其實一直以來人們總是習慣以聲名、財富來判斷人的價值。有名者可以謀利,有財者利用已有的資源,進而利滾利,累積起更多錢財。聲名財富就像樹的枝葉一樣,招搖顯赫,於是大家一眼就看到,也容易生豔羨之心。但是位、祿、名、壽的顯耀是依傍於大德的。

生物學上說樹的枝葉部分和地下的根系是一樣大的,看樹的枝葉覆蓋有多大就可知它的根系扎的有多深遠。同樣人的位、祿、名、壽也是與人的德行成正比的。很多人會犯一個毛病人,就是隻見賊偷吃,不見賊捱打。只欣羨別人的榮華富貴,卻不知別人背後的付出。功名利祿,高官厚爵固然有一定的價值,然人之追求若總在名利上打轉,也就是隻為了活的好,那結果必定不盡人意。因為取法乎上,僅得為中;取法乎中,僅得為下。

當下的社會,讓人有三餐溫飽是不難的,即便身有殘疾不能勞作者也有國家幫扶,總之餓不死。要讓一條魚活著,只需用水擦滿魚全身就行,可要想讓魚活的自在,就需要一片水域,水域的大小則要看魚的胃口。為名為利者,都是胃口很大的魚,他們孜孜以求心中想要,可是方向不對努力白費。公卿大夫,聲名利祿等乃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棄其天爵,則惑之甚者也,終亦必亡而已矣。是以人當先立乎其大,修仁義忠信,樂善不倦的天爵,人爵自然從之。

佛家雖說眾生無明,但也承認眾生皆有佛性。人的佛性就是清明之心,清明之心就在良知之中。人之所以昏沉,並非不知禮儀,而是怕“力不足也”,故而隨波逐流。推脫力不足者也未必真是力不足,而是自己畫地為牢了。大道甚易知,卻甚難行,因為人總是脫不開現實的束縛。

未知和無常讓人恐懼,所以人總想抓住一些東西,給自己安全感。努力學習是為了找個好工作,努力工作是為了賺錢,努力賺錢是為了有好的生活。於是從出生的那一刻,每個人就向著未來前進,人們根據社會上“成功人士”的標準給自己制定一個完美的藍圖,所謂“生涯規劃”。然後就匆忙的從一個“計劃”奔向下一個“計劃”。看似一直向前,其實一直在物質的原地打轉。而且因為被恐懼支配的心態而追逐,人們往往忽略當下的重要性。有的人保險可以買到六七十歲,眼光不可謂不長遠,可是為了賺買保險的錢,卻是以生命為代價換取的,等到身體因工作不堪重負時再用用命換來的錢續命,如何的本末倒置啊!

生存是生命的第一要務,但是隻靠生存本身並不能保障生存,生命需要發展。任何生命的發展成長都需要營養和時間,現在的人營養已是不缺了,但人們卻鮮有耐心去等待了,速食、快餐、速成……一切的選擇都想要立刻呈現結果,但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即便已經窺見了大道之門,卻也會因為心急而功虧一簣。還是那個問題,對未知的恐懼,因為看不到結果就不能放心,心不定便搖擺,一搖擺就偏離了大道。

其實當下的每一步都會成為過去,也會造就將來,過去的不可改變,將來是當下的積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計劃終歸趕不上變化,那便堅定的立足於當下,盡了人事,若還有缺憾,就還諸天地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