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同工齡辦理退休全民計算有什麼區別嗎,享受待遇會一樣嗎?有何依據?

手機用戶6996148611


當然有區別啦,你視同繳費年限長,必然繳費年限短,人生最多42年(女士還短)繳費短個帳戶錢就少從計算公式上計算出來的退休金就少。若從一網站透露的河北消息看,今年調退金影響還不小,夠16年繳費漲9元,16至26年繳費的漲19元(我記不準啦,反正是這個意思)。你視同繳費長可能不夠16年繳費,只能漲9元,繳費長的漲19元。退得早,視同繳費長本來訂的就低,還漲的少。不止這一項還有河南按退休金0.5%漲,河北按1.4%,這不又拉大距離了嗎。本來按上年社平工資參考就是錯的,2000年與15年差幾千,別說20年(後5年社平工漲幅小)。沒辦法,咱又不是制定政策的。但希望社會保障部聽聽老同志的呼聲。


531317318312


樓主你好,視同工齡辦理退休全民計算有什麼區別嗎?享受的待遇會一樣嗎?有何依據?視同繳費年限辦理退休那麼計算的方式,在全國任何一個地區幾乎都是完全一致的,繳費指數都是採用130%~140%的水平來給予計算的,那麼享受的待遇也是完全一致的,都會單獨的按照過渡性養老金的方式來給予計算的。

只要自己符合視同繳費年限的認定就沒有問題,那麼都是能夠給予計算的,不過部分地區和部分地區之間的這個視同繳費年限的認定時間有一定的區別,因為有些地區是從1992年開始建立實際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的,但是最晚的地區是在1996年開始才建立養老保險的實際繳費年限,所以說這樣的話所對應的視同繳費年限的工齡是有一定的差別的,大概也就是在這4年左右是不統一的。

而且我們想要認定自己的視同繳費年限,必須要符合自己要在個人檔案中,明確清晰的記錄自己在工作單位期間的一些工作,實際情況比如說要有相關的招工表,還要有每一年工資的變動表,那麼只有這樣的相關材料才能夠認定我們的視同繳費年限,最終才能夠按照過渡性養老金的方式累加到我們總的養老金當中去。


懂社保


我認為,視同繳費年限辦理全民退休,不僅在計算方法上存在有較大區別,而且在享受待遇上,也必然存在著明顯的差異。

這個顯著的區別與差異,是客觀存在的。而且,極具政策與典型意義,主要反映並體現在企業退休中人和機關事業退休中人,養老待遇的計算方法與核定結果上。

一.關於企業單位退休中人視同繳費年限問題及享受待遇的計算。

企業退休中人,因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起步較早,視同繳費年限相對必然要較長一些。在企業退休中人過渡性養老金的計算過程中,視同繳費年限的繳費指數,20多年是統一按照整數1在忠實的執行著。

即不管企業退休中人是幹部還是工人;退前職務高低、工資收入多少,也不與實行個人繳費制度後,所實際形成的繳費指數相聯繫。因此,除了企業單位在平均工資水平上,低於機關事業單位外,在視同繳費年限繳費指數的使用與選擇上,也存在著明顯的區別與不同。

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中人視同繳費年限問題及享受待遇的計算。

大家知道,2014年以來的機關事業退休中人養老金重新核定工作拖延至今,久拖不決,其根本原因同調整與完善原企業中人計發辦法不無關係。這其中的重要一環,就是同調整與提高退休中人的視同年限繳費指數有關。

根據資料,在視同繳費年限繳費指數的調整過程中,現在已把過去處於隱形狀態,變成了走向檯面;把過去的整數1指數值,加大提高了權重與佔比;已把過去的單純小指數現狀,拓展細化為一組指數系列。

具體講,這個分解細分、加大份量的視同繳費指數,現在已經細化為職務指數、級別指數和調節指數三大項了。按照這個指數設計的預期分析,退休中人的職務、職稱與級別越高,他們的指數值也必然愈高,超過整數1那是常態趨勢,這也就意味著養老待遇水平因此會提高較多。

總之,在視同繳費年限辦理全民退休時,不僅在方式方法上,也在待遇計算結果上,必然會產生較大的差異與區別,這是不爭的客觀事實存在。對於這個在計發辦法上調整與完善的政策取向,各地區作為成熟的方案出臺,已指日可待了。但它什麼時候將會被企業單位移植與借鑑,還有待今後進一步的觀察與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