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至今,农民种60亩粮食收入30000元,十年过去咋收入没增长?

亲!请点右上“关注”,俺是回村歇歇,一个留守在农村的老农。三农问题多,永远聊不完。

今天整理博文,发现2010年一篇博文。那篇博文记录了当时邯郸农村小麦收购价格是1.03分。到今年刚好过去10年了,现在我们邯郸平原小麦收购价格是1.15元。

十年时间,小麦价格上涨了10%。而在这十年间,各种物价都是翻倍上涨,尤其我们县城的房价上涨了6倍多。

2010至今,农民种60亩粮食收入30000元,十年过去咋收入没增长?

下面,俺还原一下2010年正月十六日,和我们县已退休的农业局局长的闲聊。

因一个战友儿子结婚,同村刚退休的原县农业局长负责接待来贺喜的亲朋。酒席之前俺跟这位退休科级干部闲聊。

俺问:“老局长:您一个月能领3000多退休金么?”

老局长摇头道:“展现?没那么多,就两千六七吧!”

俺笑道:“难怪咱们国人都想当官呀!退休了,在家找孙子,还领俸禄,生活过得多好啊?”

老局长说:“现如今农民也不赖,不交公粮了,种地国家还有补贴,这是咱国家几千年没有的惠农啊!”

俺说:“是!年年一号文件都是国家重视三农的。可现在农民种地收入还是太低了。您一个月的退休金,比农民种四五亩地,一年的纯收入还多!”

老局长说:“咋有这么大的差距呢?”

2010至今,农民种60亩粮食收入30000元,十年过去咋收入没增长?

于是,俺扳着指头跟农业局长粗略地算了如下一笔账:

邯郸平原都是农业县,以种地为主的农民视土地如命根子。我们村农民人均耕地1.3亩;要靠这点的生存都难保证。因此,外出当农民工成了农民的主业。出外打工的村民,有嫌地累手。以每亩地400到500元价格流转给了不出去打工的邻居。

2010年前后,若是正常年份,小麦亩产量800斤来斤,卖800元;夏玉米有1000斤产量,卖800元,两季粮食合计:约1600元.

当时这种耕种模式,种一亩地需要农资投入:小麦种子50元;化肥底肥加追肥每亩200元;农机租赁秸秆还田50元;犁地40元,播种10元,收割机收小麦50元;小麦浇灌四水合计100元电费;农药每亩地5元;小麦从种到收每亩投资505元。

夏玉米投入:种子40元,播种10元,玉米浇灌出苗水正处在五月旱情最严重季节,亩需要电费亩40元;除草剂亩10元,一袋化肥120元;正常年份还要再浇二水,电费约25元(玉米棒子自己人工收获,不计机收成本)二季玉米共需要225元;

小麦玉米两季总收入1600元--(地租400+730元投资)=470元纯收入

2010至今,农民种60亩粮食收入30000元,十年过去咋收入没增长?

这样计算,因农户之间的差异,撑死了,上下不会有100元出入。这还不计算农户集资打井买水泵的维修折旧费。

这样一项项细算下来,退休农业局局长瞪大了眼睛。

咱再算退休局长养老金,月2600元;12个月退休金领31200多元。假象一下:一个农民要种60亩地全年纯收入还达不到30000元?

咱们地少人多,谁一个人能拥有60亩土地呢?

还有是吃皇粮的工资连年增长,有各种福利补助,从退休到人死后还能领一年的工资。而农民啥待遇也没有,种地没有资金还得自己去举债。

农民种地收入微薄,外出打工朝不保夕。过了60岁建筑工地就不要了,一个月100多月养老金,耕种着几亩地,如果说吃不饱,那是胡说。可种了一辈子地的农民,老了以后,要是子女有能耐又孝顺还好点。要是子女也靠当农民工生存,怎么还有能力孝敬爹娘呢?

也是赶巧了,前几天又在一次白事上,碰见这位已经74岁的退休农业局长,他退休金涨到了每个月3000多元。他还嫌涨了四五百元退休金,跟不上物价上涨,觉得生活没有以前宽裕了。

2010至今,农民种60亩粮食收入30000元,十年过去咋收入没增长?

俺和老局长说起2010那次算农民种地的事情,今年2020年,十年过去了。小麦从2010年每斤1.03分,到现在涨价到1.15元。小麦涨价了10%;化肥农机作业等涨价多少,咱就不计算了。

这么一比较,老局长笑了:我还是比农民种地强多了。

是啊!从2010年到现在,十年过去了,种地的收入原地踏步、2010年,我们县城的房价1200元,现在县城的房价近8000元了,涨价6倍多。

而在邯郸平原流转60亩地耕种,还是小麦玉米连作,一年耕种下来,纯收入还是达不到30000元,因为农资涨价,农机作业涨价,幸亏这十年,农业科技发展了,农民种地科技化程度也高了,小麦产量破了千斤,玉米产量更高。

要不是种粮食产量增长了,那么从2010年到今天,十年时间,种地收入还要降低很多。可种粮食产量增加了,收入却没有增长。您说这怪不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