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回顧1929到1933年的美國10年大蕭條

大蕭條

1929年股市崩盤後,美國經濟陷入了一場將困擾美國10年的大蕭條。


讓我們回顧1929到1933年的美國10年大蕭條


概述

  • 大蕭條是美國曆史上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它始於1929年,直到1930年代末才減弱。
  • 1929年10月的股市崩盤標誌著大蕭條的開始。到1933年,失業率達到25%,5000多家銀行倒閉。
  • 儘管赫伯特·胡佛總統試圖通過重建金融公司等措施刺激經濟增長,但這些措施並沒有解決危機。
  • 富蘭克林·羅斯福於1932年11月當選總統。羅斯福新政於1933年3月就任總統,為解決大蕭條問題提供了新途徑。


通用領域生物醫藥

1929年的股市崩盤

在1929年10月24日“黑色星期四”股市崩盤開始前的18個月裡,由於投機買盤的瘋狂,美國股市的價值幾乎翻了一番。就在這一天,也就是10月29日的“黑色星期二”,數百萬股股票以不斷下跌的價格交易,引發了恐慌。

1929年10月的低迷只是市場崩潰的開始。到11月中旬,股票市場已經損失了9月份價值的三分之一,到1932年市場觸底時,股票已經損失了90%的價值。1932年,美國鋼鐵公司(US Steel)的一部分股票在崩盤前曾以262美元的價格售出,當時的價格為22美元。

股市崩盤標誌著大蕭條的開始,但它只是大蕭條的許多根源中的一個因素。銀行體系的疲弱、已經很低的農產品價格的進一步崩潰以及工業生產過剩,都是造成經濟衰退的原因。1930年災難性的霍利-斯莫特關稅(將平均稅率提高到近60%)導致美國的國際貿易伙伴通過提高美國製造商品的稅率進行報復。其結果是國際貿易萎縮,全球經濟進一步衰退。

大蕭條

隨著大蕭條的影響在美國經濟中蔓延,數百萬人失業。到1930年,有430萬人失業;到193180萬人失業;到1932年,失業人數上升到1200萬人。到1933年初,將近1300萬人失業,失業率高達驚人的25%。那些設法保住工作的人經常減薪三分之一或更多。

失業的美國人填長麵包線,乞討食物,或在街角賣蘋果。芝加哥的一位社工寫道:“我們看到窮困潦倒和絕望在街上行走,而我們的朋友,明智的,節儉的家庭,則淪為貧困。”

讓我們回顧1929到1933年的美國10年大蕭條


在1929年之後的三年裡,超過三分之一的國家銀行倒閉了,銀行外絕望絕望的人們排成長隊,希望取回他們的儲蓄,這很常見。許多普通市民在銀行倒閉時失去了畢生積蓄。

這場危機對農民的打擊尤其嚴重。在農作物價格下跌的同時,俄克拉何馬州、得克薩斯州和堪薩斯州的一場毀滅性乾旱還引發了一系列沙塵暴,稱為“沙塵暴”。在南方,白人和黑人的佃農忍受著極度的貧困和幾乎難以想象的退化。由於普遍存在的種族主義,非裔美國人的失業率明顯高於白人。


金融危機不僅限於美國。歐洲和世界各國都經歷了大蕭條。希特勒在德國掌權的部分原因是經濟放緩,整個1930年代,隨著全球經濟衰退,國際緊張局勢加劇。


讓我們回顧1929到1933年的美國10年大蕭條

美國總統:埃德加·胡佛


胡佛對危機的反應

胡佛總統最初是從他長期堅持的自願主義原則(即他相信政府對經濟的干預最小)的角度來應對經濟衰退的,他還堅信直接向個人提供公共救濟會削弱個人性格,使人們遠離職業道德,並引導他們發展對政府救濟的依賴。到1931年,胡佛改變了先前的做法,接受了政府對經濟的干預。1932年重建金融公司(RFC)批准向銀行、鐵路和其他私營公司貸款20億美元,1932年7月,聯邦政府撥款3億美元用於國家的第一批救濟和公共工程項目。


然而,對許多人來說,這些行動太少,太晚了。在全國各地的公共公園和空地上,由於失業、無力支付抵押貸款或租金,人們被趕出家園,臨時棚屋的棚戶區被輕蔑地貼上了“胡維爾”的標籤,因為總統在面對危機時無所作為而受到厭惡。掏出褲兜表示裡面缺錢的是“胡佛旗”。無家可歸者用來取暖的報紙是“胡佛毯子”。

1932年11月,富蘭克林·D·羅斯福以壓倒性優勢當選總統,以57.4%的選票勝於胡佛的39.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