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5個核心原則”,父母在家也可以輕鬆對寶寶進行思維訓練!

聲明:

本文內容適合0~6歲寶寶的思維啟蒙及專項訓練,核心內容根據個人育兒及早教經驗總結,歡迎大家互相交流、指正!

前提:

人們在工作、學習、生活中每逢遇到問題,總要"想一想",這種"想",就是思維。它是通過分析、綜合、概括、抽象、比較、具體化和系統化等一系列過程,對感性材料進行加工並轉化為理性認識及解決問題的。

無論是學生的學習活動,還是人類的發明創造,都離不開思維,思維能力是學習能力的核心,因此每個父母都期望能抓住孩子思維培養的關鍵期,使孩子領跑於同齡人。

然而,現在市面上各種早教機構,關於思維教學的課程和相關書籍數不勝數,父母到底該如何甄別其是否如宣傳一樣有效(畢竟正確的方法在教育孩子時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父母該如何找到科學、系統的理念與方法來對自己孩子開始思維能力鍛鍊及潛能的挖掘?

本文將從思維訓練的核心原則、主要訓練內容及具體步驟、方法來進行逐一說明。

掌握“5個核心原則”,父母在家也可以輕鬆對寶寶進行思維訓練!

寶寶的思維發育過程:

發生認識論創始人皮亞傑認為:根據兒童的心理發展特點,可以將思維發展劃分為四個階段:

(1)感知運動階段(出生至2歲)

這時嬰兒只具有“感知運動性智慧”,他們通過動作感知外界,這時的嬰兒開始能區分自己和物體,並進一步瞭解到動作與效果的關係。此時的嬰兒處於思維“萌芽期”,這個時期的寶寶正在為思維發展“蓄能”。

(2)前運算階段(2~7歲)

孩子的表象和語言的信號性功能出現,開始能用表象和語言來描述外部世界。

表象:是在感覺和知覺的基礎上形成的,具有一定概括性的感性形象,這是感性認識的高級形式。是對感覺、知覺的重組和加工,在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它還沒有超出感性認識的界限,仍是感性的具體形象。

此時,孩子的思維具有具體形象性、不可逆性、以自我為中心等特點。還沒有“守恆”的概念,存在“泛靈性”的思維,即認為萬物皆有生命。

(3)具體運算階段(7~12歲)

孩子有了具體運算能力,出現了“守恆”和“可逆性”。“運算”是皮亞傑的智力成長理論的核心概念。

所謂運算是指為了某種目的而變換信息的一種特殊的智力程序,而且它是可逆的。

這個時期,孩子的思維明顯的具有了符號性和邏輯性,能進行簡單的邏輯推理,克服了思維的自我中心性,但仍侷限於具體事物和現有經驗,缺乏抽象性。

(4)形式運算階段(12~15歲)

他們已有形式運算能力,其心理水平已接近成人。

所謂“形式運算”,是“使形式從內容解放出來”,思維超出了所感知的事實或事物的具體內容,而朝著非直接感知的或未來的事物的方向發展。如根據假設對各種命題進行推理,解決問題等。

掌握“5個核心原則”,父母在家也可以輕鬆對寶寶進行思維訓練!

充分了解孩子的思維發展特點,是父母和教師對孩子進行思維啟發、培訓、鍛鍊的前提條件。因為,只有在尊重孩子成長規律的前提下進行的教育才是真是適合孩子發展的,否則,就會很容易出現揠苗助長的情況,最終事與願違,適得其反。

寶寶思維訓練的5個內在核心原則。

根據皮亞傑的兒童心理及思維發展的四個階段,可以總結出孩子在思維訓練過程中應該堅守的5個原則。

(1)尊重孩子思維發展特點,訓練過程體現“兒童的自發性”。

因為學齡前兒童的思維特點是以自我為中心,所以他們考慮問題時是不會按照成人的邏輯“拐彎”的,因此,在與孩子溝通交流時,應充分尊重孩子這一特點,不要勉強孩子順從自己的思維邏輯。

比如,在進行一項思維遊戲時,孩子提出停止的要求,我們應該順從孩子停止遊戲,然後在合適的時機(不宜時間過久)詢問孩子要求停止的原因,沒意思還是有難度,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

與孩子進行思維遊戲的訓練,整個過程應該是動態化的,根據孩子的狀態與表現而不斷調整的。相關內容的設置應該儘量豐富多彩,能夠調動孩子積極主動性。一旦孩子覺得乏味,責需要反思是否準備不夠充足,或者未尊重孩子的主觀意願,過於強求。

掌握“5個核心原則”,父母在家也可以輕鬆對寶寶進行思維訓練!

(2)重基礎而非拼速度。

對於0~6歲寶寶進行的思維訓練應該追求的是基礎穩固,保持保量,而不是拼速度,而且,對於思維訓練也沒有“速成法”。

父母應該清楚,我們期待抓住0~6歲孩子思維能力培養的關鍵期的意義是什麼?

根據皮亞傑的認知及邏輯思維理論,我們已經知道孩子在具體運算階段(7~12歲)才能達到思維能力的基本標準,而且即使是具體運算階段孩子的思維能力依舊不夠完善。

那就意味著,對於0~6歲的孩子進行的思維啟蒙及訓練是思維真正成型的“基礎”,而“基礎”最重要的意義是穩固。

而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發展是以這三項能力為基礎的:動作、語言及表象認知。

  • 動作能力:

在孩子2歲前,應充分挖掘孩子的動作發展能力,包括大運動和手部精細動作,這是孩子獲得感知力的必要條件之一。

  • 語言能力:

2歲~3歲的孩子進入了語言發育的敏感期及爆發期,這時的父母應充分利用好孩子最適合學習語言的時機,豐富他們的詞彙量,鍛鍊他們的的表達能力。

  • 表象認知能力:

3~4歲的孩子,初步具備了表象語言,能對自己見過的事物開始進行簡單的歸類,概述。比如:知道蔬菜和水果是不同的,知道哪些動物可以飛,哪些動物可以遊。

思維訓練,並不是抱著一本思維書,和孩子坐下來給他進行啟蒙、培訓,對於學前孩子來說,父母更應該做的是將語言、表象、動作能力充分發展,將三者相互結合,形成合力,去為思維力發展蓄能、充電。

掌握“5個核心原則”,父母在家也可以輕鬆對寶寶進行思維訓練!

(3)秉承去繁求簡的原則。

現如今,父母對孩子教育程度的重視真的是讓人驚歎,幾乎每家都有一個孩子的專屬書架,每個媽媽都幾乎“勝過”了好老師。

而自認為,書越多的家庭可能父母越有焦慮傾向,因為畢竟你的孩子還處於學前階段。這個時候的他們世界就應該充滿童趣,以玩為主。我們的教育遵循的原則也該是“做中學,做種教,做中求進步”。

如果有心的父母用心去分析相關思維訓練課程,它的內容無外乎四類:數學與空間、語言與交流、分析與判斷、觀察與認知。

而這些內容可以通過生活日常進行,可以通過親子游戲進行,也可以通過桌面教學進行,它的教育形式並不是單一的。

父母不該被繁雜的思維類教育書籍迷惑,應該做到對自己孩子自身情況瞭然於胸,不焦躁,不攀比,去繁求簡,追求教育者內心的該有的一份寧靜。

掌握“5個核心原則”,父母在家也可以輕鬆對寶寶進行思維訓練!

(4)循序漸進,將目標細化,分步驟進行。

學前兒童的思維訓練可以根據孩子的三個基礎能力情況(運動、語言、表象認知)及入園前必備技能準備情況分為不同的細化目標:

第一步:瞭解自己孩子的基本情況,找不足之處,使自己的教學更有針對性。

最好的方式就是帶孩子多與同齡人玩耍,通過觀察的方式找到孩子需要提升的能力,然後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課程設置(常見內容主要可分為四類:數學與空間、語言與交流、分析與判斷、觀察與認知)。

第二步:針對孩子的實際情況,設置夠得著的目標,不要揠苗助長。

前蘇聯教育家維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對兒童的發展能起到主導作用和促進作用,但需要確定兒童發展的兩種水平:一種是已經達到的發展水平;另一種是兒童可能達到的發展水平,表現為“兒童還不能獨立地完成任務,但在成人的幫助下,在集體活動中,通過模仿,卻能夠完成這些任務”。這兩種水平之間的距離,就是“最近發展區”。

掌握“5個核心原則”,父母在家也可以輕鬆對寶寶進行思維訓練!

(5)思維訓練重在“動態”中進行,“方法”的傳授,要重視“聯接”的作用。

思維訓練,重在使孩子的大腦運動起來,因此,它的整個過程對大腦而言一定是動態的,而不是靜態知識的傳授。

而且,在孩子12歲之前,思維能力都有著具體形象性的特點,他們是不具備抽象思維能力的。因此,一定杜絕說教式教學,多設置可以使孩子大腦運動起來的豐富遊戲式課程。

實踐表明,孩子在一項活動中,能串聯起來的已知表象認知越多,越能促進孩子大腦發育,由此也可以說明,孩子的生活氛圍應該儘量避免單一。

掌握“5個核心原則”,父母在家也可以輕鬆對寶寶進行思維訓練!

總結:

1、孩子的思維能力發育是有著自身規律的,然而正確的方式、科學的方法卻可以不斷的挖掘孩子的潛力。

2、孩子的思維能力啟蒙及培訓是應該被重視的,但卻不應該成為孩子的“負擔”,應該秉承去繁求簡的原則,遵循最近發展區理論,使孩子快樂、陽光的接受父母愛的教導與指引。

3、孩子的思維能力不是一門專項課程,它是有三個基礎促進的,4個內容組成的。它也是可以在生活中,遊戲中進行的,重要的是父母應該對孩子的實際情況瞭然於胸!

我是貓咪媽媽,期待與您共同交流育兒心得,陪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423頭條知識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