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從互聯網大廠出走的高管們……

那些從互聯網大廠出走的高管們……

離開何嘗不是為了更好的開始。心中有一團火的人們,總是能夠找到燃燒的舞臺。而這,也是商業世界不斷創新前行的重要動力。


文|高歡歡

編輯|周春林

頭圖攝影|王家樂


近日,小米副總裁常程陷入與前東家聯想集團的競業糾紛、仲裁被判賠償聯想五百多萬一事,引起廣泛關注。


10月11日,在外界質疑其能否繼續留任之際,小米雷軍在微博公佈小米集團高管團隊名單,常程是小米15名高管之一。雷軍還在微博評論中稱讚公司高管團隊,表示很多世界500強企業都有上百位高管,而小米只有15人。

事實上,常程的出走並非孤例。大公司高管離職,成為各領域創業公司的關鍵人物不在少數。但顯然,阿里、騰訊、百度等互聯網巨頭們在一步步建立自己的"帝國"生態的同時,並不止(甘)於“為他人做嫁衣”,也不惜餘力(重金)紛紛將友商或外企的大將納入麾下,雷軍甚至被稱為“高管收割機”。

這些從大廠離職的高管們並沒有停下前行的步伐,他們或選擇擔任BAT等互聯網公司高管,在自己熟悉的領域繼續戰鬥;或選擇投身投資事業,完成華麗轉身;或自立門戶、另謀出路,找到人生的新賽道。有的與老東家親密合作、拓展生態鏈;有的則存在激烈競爭、與原公司不相往來。

這些出走的高管們,其實很多還帶著過往的烙印。比如華為出來的人慣於談論華為在企業精神層面對自己的影響;阿里出來的人更樂於談論阿里的文化對自己的影響。畢竟,在大廠的那一段經歷,已經在他們的身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記。

湧向字節跳動的百度系

在媒體眼中,今日頭條與百度必有一戰。頭條的崛起,無疑給百度帶來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危機——信息流嚴重侵佔了搜索的生存領地。李彥宏也曾在公開場合開懟張一鳴個性化推薦算法的原罪,但百度、頭條的人才挖角戰暗流湧動,只不過這一場角力更像是百度的單向輸出。

2020年8月,據騰訊一線報道,於去年5月閃電離職的4名百度管理層員工,已有2人加入了字節跳動,分別是吳海鋒和孫雯玉。

離開百度後,二人共同創立了么零貳四科技有限公司,專攻醫療信息相關業務。如今,為期 1 年的禁業期已全面結束,吳海鋒和孫雯玉的公司整體並進字節跳動。

據瞭解,除了這兩員大將之外,吳海鋒手下吳曉輝、王曦、李萌、譚待、劉海浪等總監級人員也隨之一同加入字節跳動。其中譚待是百度搜索首席架構師,業內口碑頗佳。

一位知情人士稱,么零貳四尚未變更股東信息,成立公司只是過渡,重點是為了“人”。這個公司未來不排除直接註銷的可能。

更有媒體報道稱,整個今日頭條的骨幹人員幾乎是清一色的百度系。除此之外,百度的離職高管中還有一部分去了美團、滴滴等新晉的互聯網小巨頭。

大放異彩的阿里鐵軍

作為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之一,阿里有著龐大的業務佈局和廣泛的影響力。然而,近年來仍然有一些高管陸續選擇了離職。從阿里這個大平臺轉身,他們又選擇了哪裡?

孫彤宇曾是居於馬雲之後的阿里2號人物,曾任淘寶網總裁。2008年3月1日正式卸任淘寶網總裁一職,並前往包括倫敦商學院在內的海內外著名商學院休整學習。2008年5月,他投資博卡思教育軟件。2009年初,“盒子世界”兒童虛擬在線社區開始在線運營。

孫彤宇是阿里巴巴最資深的元老之一,從馬雲創辦中國黃頁就開始跟著,後來輾轉到北京創業,失敗後又跟著馬雲回到杭州創立了阿里巴巴,是阿里巴巴十八羅漢之一。

孫彤宇在阿里最大的貢獻莫過於創立了淘寶網。在他的帶領下,淘寶網僅用了兩三年時間,就把當時的C2C老大、由”神童“邵亦波創辦的易趣網幹趴下了,成為中國最大的電商網站。2007年,淘寶網的交易額達到400億,正發展兇猛時,當年12月孫彤宇卻被告知下課。至於原因,阿里給出的理由是高管輪崗學習,但孫彤宇離開後就再也回不來了。

後來,孫彤宇還成了拼多多的天使投資人,而拼多多目前可以說是阿里巴巴最大的對手之一。

天使投資人王剛曾在阿里巴巴任職超過10年,主管B2B北京大區、支付寶商戶事業部和集團的組織發展,花名“老聃”,2012年離開阿里,主要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本地生活、電子商務等領域投資。滴滴是在他離開阿里後孵化投資的第一個項目。

除此之外,還有最高擔任支付寶B2C事業部副總經理的程維,後創辦滴滴;陳琪,曾擔任淘寶網產品經理,後創辦蘑菇街;張良倫,曾擔任阿里巴巴高級產品經理,後創辦貝貝網;李治國,曾擔任阿里雲資深總監,後創辦口碑網;陳華,曾任阿里雲搜索負責人,後創辦唱吧;湯鵬,曾擔任淘寶機票研發負責人,後聯合創辦易到用車;吳志祥,曾任阿里巴巴銷售經理,後創辦同程網……

從阿里離職的員工,被稱為阿里系創業大軍,阿里堪稱是創業者的黃埔軍校。不過,阿里巴巴一般都不會投資離職的員工,這點和騰訊不一樣。據阿里巴巴的說法,是為了防止內外串聯,形成腐敗。

京東的“漏網之魚”

作為遊離於BAT之外的一個不容忽視的電商巨頭,京東給出其高管離職的原因出奇的一致,大多是個人和家庭原因。

侯毅原是京東物流負責人,因為經驗豐富,想法奇特,曾想把自己的重零售模式和京東的模式相結合。遺憾的是,劉強東對此表示了否決。失望之下,侯毅從京東辭職,有意思的是,辭職後的侯毅並沒有脫離電商的範疇,而是轉身投奔阿里。

東方不亮西方亮。和劉強東不同的是,馬雲在聽了侯毅的重零售方法後,直接表示了大力支持。就這樣,盒馬鮮生在侯毅帶領下正式誕生。

作為阿里旗下數據和技術並存的新零售平臺,盒馬鮮生一度成為新零售的代名詞。不知道放走了侯毅的劉強東,作何感想。

四處開花的微軟系

從百度公司退休後,張亞勤開啟了自己的人生3.0時代,而張亞勤人生的1.0時代則由微軟開啟。

從1999年1月加盟微軟中國研究院開始算起,張亞勤曾在微軟公司工作16年,歷任全球資深副總裁兼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兼首席科學家、微軟中國董事長、微軟移動全球副總裁等職務,他曾進入微軟決策層,成為比爾·蓋茨的智囊團核心成員。

2014年9月,張亞勤宣佈從微軟離職,加盟百度公司擔任總裁。彼時,搜狗CEO王小川曾評價這一變動“可以視為是互聯網研發模式對企業學術研究模式的顛覆性勝利”。

同樣選擇加入百度的微軟前高管還有陸奇。2008年12月,陸奇加盟微軟任執行副總裁,擔任微軟Bing項目的負責人。作為微軟在線業務部門總裁,陸奇是微軟四大業務部門負責人之一,掌管一支10000多人的技術團隊,並直接向CEO薩蒂亞·納德拉彙報。據稱,這是大陸華人在全球科技公司總部所任職位的最高級別。

2016年9月,陸奇宣佈從微軟離職。2017年1月17日,陸奇加入百度,擔任百度集團總裁兼首席運營官,主要負責百度的產品、技術、銷售及市場運營。2018年7月,陸奇卸任百度集團總裁兼首席運營官;2019年7月,不再擔任百度集團公司副董事長。目前,陸奇任奇績創壇中國創始人及首席執行官。

離開微軟後,馬維英也與張亞勤、陸奇一樣,選擇了擔任互聯網公司高管。


馬維英於2001年4月加入微軟亞洲研究院,擔任網絡搜索和挖掘組的主任研究員,領導在信息檢索、互聯網搜索技術、數據挖掘,多媒體管理和移動信息瀏覽方面的研究,後任職微軟亞洲研究院常務副院長。2017年2月14日,馬維英離職微軟,加入今日頭條,出任副總裁,管理今日頭條人工智能實驗室。

現如今,轉型投資人已成為企業家們“下一站”的最佳方向。拼搏半生後,憑藉在專業領域的多年經驗,他們以獨特的見解和敏銳的眼光發掘著下一個BATJ們。曾任職微軟高管的張宏江就選擇了這一方向。


1999年初,張宏江加入微軟,參加中國研究院(即後來的微軟亞洲研究院)創建;2000年,張宏江擔任微軟亞洲研究院副院長,負責自然語言和分佈式計算機系統等方向的研究工作。張宏江之後又創立了融技術創新、產品開發、研究成果轉換於一體的微軟亞洲工程院。


2011年10月24日,張宏江出任金山軟件CEO,在金山期間,他創建金山雲子公司併兼任CEO,並於2016年12月從金山退休。2017年4月20日,源碼資本宣佈,張宏江加盟源碼資本,任投資合夥人。


值得一提的是,除上述人物外,在今天的中國商界,還有許許多多的人曾在微軟任職。比如,天使投資基金阿爾法公社的創始合夥人CEO許四清曾是微軟公司華南區第一任總經理,商湯科技創始人湯曉鷗也曾是微軟亞洲研究院計算機視覺組的研究員。

搜狐走出的行業大佬們

自張朝陽創辦搜狐以來,出走的精英人士不勝枚舉,包括優酷土豆董事長兼CEO古永鏘、前酷6網創始人李善友、愛奇藝創始人兼CEO龔宇等互聯網精英。

除了跳槽的高管,離職搜狐轉而創業的更是不勝枚舉。2004年底,助搜狐在納斯達克上市的古永鏘以陪妻子去美國讀書為由,從搜狐辭職,並於2006年創立了後來的網絡視頻行業領軍者優酷,同年創立酷6的李善友在離開搜狐時更是用了“功成身退”四個字。

有業內人士這樣總結搜狐:最先做搜索,最先整合校內學生資源,但都沒堅持;在門戶網站中跨界最廣,每樣都不領先,但都能躋身前幾名。互聯網行業有它特定的“叢林法則”,而搜狐曾經擁有的大蛋糕,正在被日新月異的細分媒體平臺一點點蠶食,屬於張朝陽的高光時刻也已經過去。

從網易離職創業的高管們

李學凌,YY語音創始人,曾擔任網易總編輯。2005年,李學凌辭去網易總編職位,帶領不到10人的創業團隊,在廣州駿景花園一套三室二廳的房子裡開始創業,首個項目是遊戲諮詢門戶多玩網。李學凌曾表示,“我從網易辭職是對WEB1.0的背叛。”

方三文,雪球財經創始人,曾擔任網易副總編輯。2010年3月1日,方三文正式從網易離職。5月25日,方三文創辦的雪球財經,上線了旗下第一個網站:i美股。雪球的聯合創始人梁劍也來自網易。

李勇,猿題庫/粉筆網創始人,曾擔任網易總編輯,2012年4月離任。在李勇帶領網易門戶事業部的幾年時間裡,網易門戶的收入保持了較好的發展勢頭,丁磊曾開出優厚條件也無法挽留李勇。猿題庫核心高管李鑫、郭常圳、帥科也都來自網易。

2003年加入網易的唐巖,在被任命總編輯之前曾擔任網站部副總編輯,主管新聞、財經、娛樂和體育等內容資訊中心。2011年3月,唐巖創辦基於地理位置的移動社交產品陌陌。三年後,在陌陌即將於美國掛牌上市之際,他卻遭到了老東家網易對其工作期間不法行為的公開指責。



丁秀洪,雲辰科技(大可樂手機)創始人,曾擔任網易副總編輯。丁秀洪對丁磊的性格有過一番評論:“老丁做事情一般就是謀定而後動,一般不亂動,只要一動,他就跟你耗,就看誰能耗得起,他是最能堅持的那種人。但是他這種性格也必然導致會失去一些機會,比如微博。”

縱觀各公司高管辭職的原因,不外乎是“個人原因”“工作原因”“工作調動”等含糊其辭的表述,背後心照不宣的更多是個人發展需要、價值觀分歧、事業遇到天花板、激勵不足等因素。

離開何嘗不是為了更好的開始。細數那些離開的“老兵”,無一例外地選擇了一段新的征程。新的機會總在不斷的湧現,新的玩家也在輪番上場。心中有一團火的人們,總是能夠找到燃燒的舞臺。而這,也是商業世界不斷創新前行的重要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