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壇馬太效應明顯!小國聯賽缺錢缺球迷,抱團取暖或可快速崛起

近日英國《泰晤士報》披露了一項名為“名人計劃”的調查報告,該報告是歐足聯委託著名的會計事務所德勤調查的。報告揭露了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以英超為首的五大聯賽正在破壞其他國家的聯賽,小國聯賽在未來面臨著無觀眾和無收入的窘境。

足壇馬太效應明顯!小國聯賽缺錢缺球迷,抱團取暖或可快速崛起

五大聯賽全方位KO小國聯賽,收入差距或持續擴大

這份報告主要從聯賽的電視轉播收入,五大聯賽的轉會支出來評價各大聯賽。報告沒有披露具體的數字,但是他們調查分析,以英超為首的五大聯賽在收入上居然超過了歐洲其他50個國家的聯賽。拉開差距主要是電視轉播收入,這也是高水平聯賽收入的大頭。2008年的時候五大聯賽總收益比小國聯賽多41億歐元,2017年則擴大到96億歐元。

足壇馬太效應明顯!小國聯賽缺錢缺球迷,抱團取暖或可快速崛起

除了電視轉播收入的差異,轉會市場的投入也在擴大。2008年的時候五大聯賽的轉會支出為14億歐元,佔全歐洲的56%,但是2017年這兩項數據已經變成了35億歐元和65%。五大聯賽幾乎挖走了歐洲所有的人才。

足壇馬太效應明顯!小國聯賽缺錢缺球迷,抱團取暖或可快速崛起

更讓人揪心的是,過去一些青訓不錯的國家會通過出售巨星來獲得大筆收入。但是隨著球探體系的發達,五大聯賽除了自己加大青訓力度外,已經開始挖掘各個國家的青訓苗子。這意味著依靠青訓已經很難致富了,小國聯賽收入又會下降一大截。

小國球迷不看本土聯賽,歐冠讓豪門收益更多

報告還給了一組有趣的數據,北歐三國去年付給英超聯賽的電視轉播費用為1.3億歐元,歐冠則為8000萬歐元,而他們三國給自己國家的聯賽之和只有1.2億歐元。許多其他國家也有這個現象,這說明了什麼?

首先,許多國家對本國聯賽並不熱衷,他們更喜歡高水平的聯賽。

其次,本國聯賽的收入銳減,未來還可以辦得下去嗎?

最後,歐冠這種歐洲級別的賽事,受益的往往是五大聯賽的豪門球隊,這不但拉大了五大聯盟和小國聯賽的差距,還讓五大聯賽中的普通球隊和豪門球隊的差距也在拉大。因為歐冠走到最後的肯定是豪門,他們肯定會拿到大部分的電視轉播收入。

足壇馬太效應明顯!小國聯賽缺錢缺球迷,抱團取暖或可快速崛起

五大聯賽的運營者顯然知道他們在海外有多受歡迎,所以他們還特意把比賽從週五到週一安排的滿滿的,如此一來同時開球的本國聯賽自然一點活路都沒有了。這一點在中國也特別的明顯,英超許多比賽的開球時間都在黃金時間,中國五大聯賽球迷遠比中超球迷多,英超和蘇寧的轉播收入也比中超要高。不過好在中國畢竟是市場廣闊,大量的企業可以支撐得起中超,而且五大聯賽開賽時間其實和國內比賽是有一定時差的,但是歐洲小國自然無法和五大聯賽背後龐大的資本力量去扳手腕。

歐足聯將著手改革,小國聯賽抱團取暖也許是妙招

目前歐足聯打算繼續增加歐冠和歐聯的名額,以此讓更多的小國家球隊可以獲得跨國賽事的收入。不過以英超為首的五大聯賽反對這個方案,因為他們的賽程已經很多了。除此之外,歐足聯除了財政平衡法案好像沒有其它好的招數。

大家都知道足壇馬太效應是不好的,但是具體想改革其實非常的困難。畢竟歐洲有50多個國家,每個國家經濟人口都不一樣,想一刀切做到絕對公平是不可能的。對於各種轉播收入,如果平分收益顯然對於大聯賽也不公平。

足壇馬太效應明顯!小國聯賽缺錢缺球迷,抱團取暖或可快速崛起

其實有一個方案我們可以大膽的嘗試,那就是小國可以合併聯賽,統一管理,公平的平分收益。我們都知道捷克聯賽肯定無法比肩德甲,但是捷克、奧地利和斯洛伐克這三個國家一起搞一個聯賽呢?看起來是不是就有點希望了。北歐四國都是人口小國,但是如果四國一起合作搞一個北歐超級聯賽,是不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英超的影響呢?

同樣俄羅斯周邊許多國家其實都是通用俄語,如果可以合併搞一下東歐超級聯賽,那麼這個聯賽的規模對於西歐五大聯賽會不會是一個挑戰?畢竟,東歐國家經濟不行,但是人口多,高水平運動員多,一起抱團肯定可以和西歐聯賽有一定的抗衡能力。

足壇馬太效應明顯!小國聯賽缺錢缺球迷,抱團取暖或可快速崛起

當然該方案只是假設,許多國家的政策和各國的歷史恩怨問題都有可能會導致方案失敗,但是從經濟角度來說,這也不失為一個好的方案。畢竟只要可以一起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就沒有什麼困難是無法克服的,歐元都可以發行這麼多年,一個足球聯賽也可以一起抱團取暖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