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適老、智慧、宜居 老舊小區四方新村舊貌煥新顏

89幢樓房、5212戶居民,佔地面積68萬平方米的四方新村,是光華路街道最大的老舊小區。近年來,隨著老舊小區出新、小區環境整治、智慧小區建設、清潔家園行動等相關工作有序開展,曾經困擾居民的群租房、私搭亂建、殭屍車等老大難問題逐一解決,一個便民、適老、智慧、宜居的小區出現在世人面前。

老小區“通病”引發管理老大難

四方新村始建於20世紀90年代,常住人口近2萬人。“小區大,居民多,出租房多,難管理。”談及過往,四方新村社區主任梁軍感觸頗深。

作為徵收安置小區,許多業主將地下室出租給他人居住、經營。梁軍說:“我們做過統計,小區曾有258戶住人地下室和4家小餐飲地下室後場,存在重大安全隱患,排放油煙和噪音擾民也引發了居民多次投訴。”小區裡還有居民剷除草坪,“開荒種菜”,有的居民甚至在樓下圈舍養雞。街道雖已進行過多次整治,但是回潮現象很嚴重。小區硬件也日漸老化,道路坑窪不平,樓棟外牆汙損脫落,雨落水管破損老舊,路面破損積水……這些老小區的通病讓居民投訴不斷,四方新村也成為街道的“老大難小區”。

便民、適老、智慧、宜居 老舊小區四方新村舊貌煥新顏

持續發力 帶來滿滿幸福感

居民的“煩心事”,就是黨委、政府的“心頭事”。2017年4月,光華路街道針對小區地下室群租房問題,制定整治方案,做好群眾動員,全面啟動,相關部門積極配合。多部門聯合執法,100天的全面整治,徹底清理全部258戶住人地下室和4家小餐飲地下室後場。

2018年4月,作為當年南京市規模最大的老舊小區整治項目,四方新村綜合環境整治工程開工。街道以此為契機,持續發力,拆除800處違建,新建、改造休閒廣場25處,安裝樓道燈1838盞,整治出新老舊路燈,新增太陽能路燈32盞,規劃建設停車位1600個,新建非機動車車棚15處,安裝充電樁60個,新建汙水管10.4萬米、雨水管8451米、汙水檢查井1649座和雨水檢查井1062座……一系列的舉措打出了小區環境提升組合拳。

便民、適老、智慧、宜居 老舊小區四方新村舊貌煥新顏

針對小區老齡人口多的現狀,每個單元樓入口和門廳處設置無障礙坡道,安裝無障礙扶手和摺疊歇停座椅。“在小區裡散散步,聊聊天,座椅多,很方便,打心底裡感到高興。”73歲的小區居民劉鳴鳳說。

愛國衛生月活動開展以來,四方新村社區深入開展清潔家園行動,區機關黨員、街道社區志願者、社區居民齊上陣,參加勞動人次534人次,清理垃圾雜物29.1噸、小廣告307處,小區更整潔、環境再提升。

科技賦能建設智慧化小區

四方新村綜合整治還融入了物聯網+、AI等科技元素,打造智慧社區。目前已新增大門道閘1套、車行道閘6套、人行擺閘4套,安裝高清攝像頭135個,消防佔道球機5臺,新增人臉識別攝像機15臺,實現小區封閉式管理;同時安裝了289個電子防盜門,結合自主研發的大數據展示中心、物業管理PC端及掌上APP端,接入門禁系統、出入口人臉比對系統、出入口車輛管理系統、戶外信息發佈系統、報警管理系統、車位管理系統、智能檢測系統、智能快充系統、智慧雲櫃和智慧關懷等子功能,共同組成四方新村智慧社區系統,營造舒適、安心、高智能化的社區生活環境。

便民、適老、智慧、宜居 老舊小區四方新村舊貌煥新顏

“對於孤寡老人等特殊關懷的重點對象,他們的人臉數據錄入數據庫。他們在進入單元門或被人臉識別攝像頭抓拍時,數據會自動傳至數據庫。如果老人長時間沒出過門,系統會有提示,社區工作人員會及時上門瞭解情況。”梁軍說。另外,按照自願原則,36戶70歲以上的獨居老人家裡安裝了天然氣監測報警器,並接入智慧社區,物業、社區根據敬告信息安排人員上門處理,以防老人發生意外。

便民、適老、智慧、宜居 老舊小區四方新村舊貌煥新顏

據介紹,四方新村是以“便民適老、智慧宜居”為切入點,按照精品示範小區標準,對立面、屋面、內樓道、道路、車棚、圍牆以及配套設施進行的全方位整治,增設適老設施、無障礙設施、休閒廣場、健身器材,安裝智能化遠程監控系統,實現了長效管理。

來源:紫金山新聞,南京房產微政務綜合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