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漫解 第18篇 巧言令色,孔子當年的批判仍舊適用於當下

《論語》漫解 第18篇 巧言令色,孔子當年的批判仍舊適用於當下

《論語·學而》第三章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國學”譯文:孔子說,花言巧語,裝出和顏悅色的樣子,這種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先插一句題外話,古文翻譯成今文,好端端一句話,很多“國學”編著者硬是把它翻成一堆生硬的怪味胡豆,全無文學辭章之美。中華語文博大精深、精彩華美,而古人講話又非常藝術,今天把這些傳統全弄丟了。現在的年輕人大多不喜歡古文,為什麼?無論是教綱還是各類社會出版物,都有這個毛病,所以年輕人不愛讀,兼之把傳統文化的巨大寶藏塵封冷藏了。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文化深引為憾的事。

談到文學翻譯,無論是古文譯今文,還是外文譯中文,是件很嚴肅、很高超的工作。譯者不但要懂兩種語言,更重要的是兩方面的學養都要充分足夠,這才能把握其神韻精華。並非粗通幾門外語就可以不自量力。很多世界名著譯本,裝幀豪華精美,一冊在手,分量不輕。可是一翻開簡直不忍卒讀。通篇的夾生不熟、不中不西,根本文句不通、似是而非。教人直接懷疑,就這水準還叫名著?其實不是原著的問題,是譯者太沒水平,急於求成粗編濫造,把一壺美酒摻水攪渾,抹殺了原著的華美與精深。

譯者學養不夠輕易不可動筆,這本是為學之人應有的覺知。而讀者也要善於鑑別原著與譯作的深淺。文化傳播是架設橋樑的人類文化溝通工程,如果不慎,不但溝而不通,反倒豎起阻斷交流的堵截之門,都是千秋功罪繫於一念之間。

《學而》前一章,有子提出學問之根本在仁,而仁的起點從孝悌入手,釐清仁與孝悌在哲學上的體、用關係和修養進階的入門之法。而本章就直接用孔子自己的話說明什麼是“仁”。

首先,孝悌只是行仁的基礎,還不是仁。那麼到底什麼是仁?孔子沒有正面解答,他只告訴你:巧言令色的人,極少有仁德之心。正如北宋大儒程頤對本章的解讀:“知巧言令色之非仁,則知仁矣。”孔子告訴你什麼是不仁,讓你自己得出什麼是仁。為取悅於人而偽裝辭色,投其所好,這樣的人必非仁者。

孔子其實在《論語》中多次提出“巧言令色”必非仁,說明老夫子在極力強調對偽善者的防範識別,並卻夫子還有一層意思:喜好接受“巧言令色”的人,此亦非仁。所謂狼狽為奸、沆瀣一氣,往往就是這兩種角色一拍即合

。反過來,孔子的中心意思就非常清楚了:致力於修身之道的人,除了自己不做巧言令色的偽善之徒,也應當警惕被迷人的巧言令色所構陷,這就接近“仁”的實質了。

然而,以大家的現實體驗,俗言“千穿萬穿、馬屁不穿”,高帽子你只管送,多的是人樂意接,被孔子一批再批的巧言令色其實仍舊大行其道,佔盡風流。這就是世相世法,跟孔子當年面對的社會現實差不多。所以孔子這些言論都不是空穴來風、無的放矢,他有著明確的現實針對性,而且直指人性深處。故而提醒我們意識到,近兩三百年來,科技文明突飛猛進了,而道德人性卻數千年來還在原地打轉,並無起色。這是科學跟哲學尚難匯流的人類終極性認知困惑。

面對這個局面,道家的思想是“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在適應中消解之。儒家的精神是態度明確、立場堅定,堅持不同流合汙。《學而》第一章孔子就埋下伏筆、打好預防針:堅持修習做一個仁人君子,不要害怕不被理解,不要害怕沒有同道,“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

這就是一個價值信仰缺乏和內心立場鬆軟的問題,既古老,又年輕。在財富意識膨脹,價值紛亂多元,社會普遍充滿壓力和焦慮的當下,應當重新引起重視和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