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兄說:大新渠塔橋村的變遷,銀川人又知道多少

#銀川身邊事#

#歷史冷知識#

銀川平原之所以被稱為塞上江南,是因為黃河母親的滋潤,維繫母親和孩子的就是那遍佈平原的縱橫交錯的溝渠,就如同血管一樣,給銀川平原送來源源不斷的血液(水),舊時“百渠流潤”還是寧夏舊八景之一,可見寧夏水利的發達程度。

“黃河害天下,首富寧夏”,這樣的說法實質是對寧夏黃河水的利用讚揚和引黃灌溉典範的褒獎。百渠流潤基本都是從南往北而來,從賀蘭山腳下到黃河邊,自西到東,流過銀川的渠眾多,有名的昊王渠,西乾渠,漢延渠,唐徠渠開鑿年份都比較早,有的至今還發揮著作用,不得不讚揚古人的智慧和力量,征服自然的力量。到後來,由於建城生活用水需要,從唐徠渠又引水到老城和往更東的地方,又連著開鑿幾條渠,大名鼎鼎的紅花渠,大新渠,漢(音)渠,黃渠,灌溉著銀川東部的田地。今天要講的就是大新渠。

詩兄說:大新渠塔橋村的變遷,銀川人又知道多少

《大新渠》

滄桑誰會至

風光湮塵寂

淤土埋渠道

落寞少人識

詩兄說:大新渠塔橋村的變遷,銀川人又知道多少

那日騎車去新東環溜達,看到邊上赫然一條大渠,初以為是紅花渠,但是一想,不對,紅花渠@桂臨塞上可是走過全程的,這裡里老城遠多了,好奇之下,看到一位老人在渠邊空地曬太陽,就順口問一下,沒想到打開了一扇關於這條渠和一個村的歷史過往大門。

詩兄說:大新渠塔橋村的變遷,銀川人又知道多少

據老人說。這條渠叫:大新渠。

在永寧縣的唐徠渠望遠段開口引水而來,那時候這裡是銀川城的東郊地帶,村落眾多,田地廣袤。大新渠就擔負著這片東郊的田地灌溉的任務,,據老人說,這條渠以前沒有這麼直,都是彎彎繞繞沿村而行,大約在上世紀的七十年代隨著田地的減少和城鎮化需要,大新渠東移到如今的位置,還變成了直渠。渠兩旁還種下了楊樹,如今的楊樹高大粗壯挺拔,綠樹成蔭。成了一處休閒安靜的去處。

詩兄說:大新渠塔橋村的變遷,銀川人又知道多少

大新渠從南而來,流經望遠,塔橋村,白鴿村,往北是大新村,一直到八里橋出口,流入典農河。塔橋村的來歷還有些意思,跟這條渠還有些關聯。

從前,從黃河過來之後要是去銀川南門進城,這裡是必經之路,渠上過去有座老橋,因為是主道,來往商賈眾多,橋面經常出現塌陷,慢慢地人們就將這裡叫做塌橋,人訛亦訛,口口相傳之下,最後叫成了塔橋。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據說那時候,這裡還真的有塔有橋,塔在橋邊,先有塔,後有橋,還是木橋,村以此命名,以前在塔橋村(老莊子)的一隊二隊位置邊上,也就是現在的前程家園處有一個廟,這個廟供奉的什麼神仙@桂臨塞上就不知道了,據說八十年代時候還能看到廟址遺蹟,一個土臺子什麼的,廟裡有兩座青石塔,廟外北邊還有一個土塔。東來西往的人都在此歇腳。那時候也是相當繁華的了。

詩兄說:大新渠塔橋村的變遷,銀川人又知道多少

隨著人口的增多,逐漸有了二隊,三隊一直到九隊。沿著大新渠左右排列,,曾經還把永寧的幾個村也划過來,一直排到十四隊。

詩兄說:大新渠塔橋村的變遷,銀川人又知道多少

隨著城市化進程,水田和土地的流失,大新渠也漸漸失去了灌溉功能,據說每年還有一個兩個隊有些天地需要灌溉,還會放水,那時候再來看看吧,渠邊的很多村子都在。一色的平房,頗有莊子的味道,只是應該都慢慢被徵用了吧。

詩兄說:大新渠塔橋村的變遷,銀川人又知道多少

看著渠的寬度,也能想象出它當年的榮光和美麗,它曾經也為美麗銀川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如今,種糧食早就退出了塔橋村人的生活,取而代之的是鮮花,一個個大棚,一個偌大的花卉市場,進出的人們都在自由選購心儀的花卉,美化著銀川人的家庭和陽臺。

詩兄說:大新渠塔橋村的變遷,銀川人又知道多少

渠裡的淤泥也在訴說著它的無奈,什麼時候這裡會恢復流水盪漾,風和樹蔭的清新模樣?時間會給出答案。

詩兄說:大新渠塔橋村的變遷,銀川人又知道多少

別過老人,一路向北,進入了繁華的石油城,石油城的傳奇也是一部新銀川的傳奇,只是您想知道嗎?

銀川歡迎您!

詩兄說:大新渠塔橋村的變遷,銀川人又知道多少

這裡是銀川!發現銀川之美!感受銀川之美!

我是@桂臨塞上!謝謝閱讀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