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腦特工隊》:折射出的簡化心理學

人的頭腦到底有多複雜,其中隱藏了多少秘密。我們如今的科學如此進步,可以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但是卻探尋不了我們內心深處的深海。

《頭腦特工隊》這部動畫電影卻以平易近人的形式展現了一個女孩從出生到12歲這段時間內頭腦內所經歷的變化。這部動畫即使是青少年觀眾也可以看懂,皮克斯工作室富有創意地將心理學的概念擬人化、視覺化,打造出了一個繽紛多彩的頭腦世界。小朋友看了之後既能夠學到一些心理學知識,也能夠受到感情上的薰陶,可以說是一部近乎十全十美的作品。

《頭腦特工隊》:折射出的簡化心理學

現在的神經科學還沒有發達到能夠解析我們大腦中每個神經元,每個電信號,從而解開情緒、記憶運作方式的地步。而我們的心理學學說也只侷限於理性的設想和推演,和有限的經驗性觀察和總結。

心理學相對於其他現代科學來說並沒有形成一個嚴謹的體系,它的許多理論和概念都存在著爭議,對於非專業人士的心理學科普也就存在著很大的難題。對於一個心理學現象的分析往往會帶出龐大而複雜的理論結構,更別說其中還有一些概念存在著爭議。所以如果對心理學作簡化的科普,對於概念的闡釋往往不夠可靠,還有可能引起很大的誤解。

《頭腦特工隊》:折射出的簡化心理學

《頭腦特工隊》的創作團隊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面對這個問題他們選擇了最保守的方式,將心理學研究中最經典、最具有普適性的概念通過視覺化呈現出來。因為這畢竟是一部商業性質的動畫電影,它的受眾是兒童、青少年最多到年輕人。

影片並沒有選取心理學中最高深最有說服力的理論,也不需要嚴謹地將整個心理學圖譜都呈現給觀眾,而是選擇了最能為電影和思想整體服務的那種理論。雖然在這部電影中觀眾看不到現在比較新的學術成果,但依舊能通過電影初步瞭解我們大腦運作機制。

電影的心理學呈現

影片的開頭是一個嬰兒的誕生,她的頭腦被具象化為一個控制室。前方的屏幕就像是她的眼睛,顯示出她父母充滿關愛的臉。影片在一開頭僅僅做了初步的頭腦機制的具象化建構,而真正引入整個故事的是女主角萊莉十一歲時面臨的生活變遷。

萊莉在美國明尼蘇達鄉下渡過了一個天真而快樂的童年,然而在她十一歲的時候因為家庭原因要搬去陌生的舊金山,開始一段新的生活。

《頭腦特工隊》:折射出的簡化心理學

影片選取的故事發生背景是11歲,這個年齡正是瑞士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提出的認知發展理論中的重要節點。皮亞傑認為兒童的認知發展大概在十一歲的時候是一個關鍵過渡時期,兒童從七到十一歲處於具體運算階段,在十一到十五歲時處於形式運算階段。這一過渡階段表現為兒童對情緒和行為變化的適應障礙,影片中的萊莉恰巧就出現了以上的問題。

《頭腦特工隊》:折射出的簡化心理學

《頭腦特工隊》涉及了許多的心理學要素,要說其中在電影裡最重要的還是情緒和記憶。在影片中,大腦的核心有一個控制室,這個控制室是由五中情緒所誕生的具象化人格掌控的。他們的職責就是在控制室指揮人的行動,通過行動產生出不同的記憶,用記憶來構建人類大腦領域的複雜結構。

情緒和記憶

電影將這五種情緒擬人化了,讓他們成為了人類行動的操作員。他們分別為:代表快樂的樂樂,代表悲傷的憂憂,代表厭惡的厭厭,代表恐懼的怕怕和代表憤怒的怒怒。實際上我們仔細思考一下,這五種情緒似乎並不能涵蓋我們日常生活中所體現出來的情緒。

美國心理學家羅伯特·普魯奇科對人的情緒做出了一個比較完整的分類:人共有八種基本情緒,這八種情緒分別組成兩兩對立的關係。快樂對應悲傷,信任對應厭惡,憤怒對應恐懼,驚訝對應期待。

《頭腦特工隊》:折射出的簡化心理學

萊莉頭腦中的控制室生成記憶,記憶具象化為一個小球。五個情緒小人所在的控制室在心理學上也就是人腦中的杏仁核,這些小球對應的就是短時記憶,這些小球最終要進入大腦的長時記憶區。

電影把人類處理短時記憶的方式比作一條流水線,當萊莉睡覺的時候這些記憶球就會被髮送到儲藏室,儲藏室對應的也就是人腦中的海馬體和周邊腦區。儲藏室就是一個對記憶處理和加工的地方,對應著人類睡眠時大腦的工作狀態。人類的遺忘對應著儲藏室裡工作人員來清理沒用的記憶球,將它們丟進垃圾場,最後垃圾場裡的東西會漸漸消失,也就是被我們所遺忘了。

五位人格化的情緒將會影響記憶球的形態,這段記憶是由樂樂主導的,那麼記憶球就是金黃色。有的記憶球會成為核心記憶球,這些核心記憶球是最萊莉影響最大、最珍貴的記憶,這些記憶奠定了萊莉的性格基調。人類性格的基調來源於一些記憶,這是我們察覺不到的,電影則暗示了這種記憶對情結形成的影響。這些核心記憶會根據自身情況形成一個個性格島嶼,強化人的個性偏向。

《頭腦特工隊》:折射出的簡化心理學

萊莉在記憶中還擁有一個幻想中的童年玩伴:冰棒。有研究表明,七歲以下的孩子有65%的比例有過自己的幻想朋友,這些孩子可能擁有超出其他人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但是這種幻想朋友是童年心智不成熟時期的產物,當一個孩子過了十歲這種幻想朋友就會消失。

童年玩伴的消失也體現了兒童認知發展的規律,影片中有一個抽象思維區域,這個區域非常危險,任何東西進去都會被扭曲、分解。首先他們變成了抽象畫一般的多邊形,然後變成二維的平面,最後變成集合圖形和一條有顏色的直線。這代表這十一歲的萊莉開始具有了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的能力,冰棒說他以前安全地來過,正是因為那時候萊莉的思維還沒發生階段性轉變。

《頭腦特工隊》:折射出的簡化心理學

萊莉在十一歲之前的核心記憶都是快樂的金黃色,但是在她十一歲時這個情況發生了改變。經歷過天真童年的萊莉幾乎沒有遇到過悲傷的事情,當她來到舊金山時身邊的許多事物都讓她感到悲傷。

大腦內的五個情緒小人一直以來都認為快樂是最重要的,而代表悲傷的憂憂往往發揮不了什麼作用。因此他們盡力避免藍色的記憶球出現和進入長時記憶區。現實的變化使得這種認識迎來了一次危機,悲傷情緒的泛濫導致萊莉之前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內心世界漸漸崩潰。

隨著電影故事的行進,觀眾和這五個小人明白了一個道理,人的記憶不能只有快樂一種情緒。記憶的滋味往往是各種情緒混雜在一起的,最後我們可以發現萊莉的記憶球開始有了兩種以上顏色的交匯,也代表著她真正成長了。

《頭腦特工隊》:折射出的簡化心理學

結語:

現實世界中,萊莉的經歷比較簡單,就是搬到陌生城市後從一開始的不適應到釋放自己的悲傷之後終於釋然。但是在她的頭腦中可是經歷著一場頭腦風暴。不得不佩服這一群創作者的想象力,把心理學的概念提取出來變成一個故事,再把它具象化為動畫呈現出來,這是一部寓教於樂的好電影。

文|精彩Yee沃


分享到:


相關文章: